鄉鎮走基層的民情日記

9月初,蓬安縣委書記溫桂彪剛一走進新河鄉張灣村,就被村民唐聯富拉住。唐聯富家10多畝核桃剛開始掛果,請溫桂彪“一定嘗嘗新再走”。這樣的事放在以前,張灣村的幹部想都不敢想,因為人均收入不高,幹群關係一直緊張。幹部們清楚記得,去年12月,溫桂彪第一次到村上時,“民眾都冷漠得很,站得遠遠的”。轉變,開始於當地領導幹部帶頭“走基層”。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蓬安縣委常委會要求,班子成員要帶頭“走基層”,要以《民情日記》為抓手,做好“議賬”、“結賬”、“曬賬”工作,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走”出實效。

《民情日記》“捅出”136個問題

“以前公共廁所少,出門連水都不敢多喝,實在憋不住只能往商場跑,急死人。今年‘五一’以後,縣裡在繁華地段、綠地廣場建了很多公廁,出去散步再也不用心急火燎找廁所了。”9月19日,正在蓬安縣老廣場跳壩壩舞的楊奉嬌講起身邊的變化,一臉興奮。楊奉嬌不知道,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公共服務配套不足,如何改善民生”是溫桂彪《民情日記》中記錄的第一問題,類似問題還有“士氣低沉,如何提振信心”、“基礎薄弱,如何邁步前行”、“機遇在前,如何跨越發展”等。

在“走基層”活動中,蓬安縣主要領導帶頭,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裡,先後到訪全縣39個鄉鎮,重新摸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真實情況。縣委常委會上,幹部們匯總的《民情日記》令人大吃一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滯後,幹部民眾信心不足,尚有116個貧困村、9.24萬個扶貧對象,有153個行政村沒有通水泥路,16萬多民眾缺乏安全飲水,城區還有部分低收入民眾住在低矮、潮濕的棚戶區,民眾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住房難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

發展不足、發展不快,是蓬安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圍繞產業、城市、交通、民生等重點工作,蓬安將《民情日記》匯總的問題梳理出136個,並依此分解落實成136個項目,其中就包括張灣村的道路改造和楊奉嬌關心的城市公廁建設。

下評上、民評官,責任倒查

“鎮上實行代辦制度後,我家建房跑手續自己沒出一趟門,也沒花一分錢,幹部就幫我把事情辦好了,連車費都是他們自己出的。”上個月,馮家坡村村民黃康成在村支書蘇春的《民情日記》測評上毫不猶豫地填了一個“優”。這是今年以來,蓬安開展的“下評上、民評官、基層評機關”的民眾評議活動中的一幕。

“走基層”是入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經常性工作,如何完善制度,讓幹部深入持久地“走”下去?蓬安縣組織部部長張邦剛介紹,除定期評比《民情日記》外,當地同時啟動責任倒查機制,落實《民情日記》的“議賬”、“結賬”、“曬賬”工作。

“圍繞‘民眾期盼的民生實事有哪些,如何辦好’、‘最讓民眾不滿意的工作有哪些,如何改進’等問題,定期倒查全縣黨員幹部走基層記了哪些民情,怎樣協調解決,以此督促黨員幹部下基層、聽民聲、解難事。對《民情日記》反映的問題實行辦理責任制,對民眾合理訴求該辦不辦、能不能辦、矛盾上交的,將追究相關責任單位的責任。”張邦剛說。

根據要求,蓬安縣124個機關單位都必須確定一個村對應幫扶,全縣6000名黨員幹部每人確定1名貧困戶結窮親。今年以來,全縣黨員幹部在“走基層”活動中,共為民眾辦實事好事940餘件,化解矛盾糾紛102個,確定民生項目130餘個,籌集幫扶資金67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