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民情日記三篇

真心實意為扶貧 盡職盡責做工作

20xx年9月8日 星期六 天氣晴

自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為了確保扶貧工作的成效,針對不同的致貧原因,分類指導,制定不同的幫扶措施。紅格圖村的致貧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學致貧,有的因病致貧,有的因為住房不安全,有的是沒有勞動能力等,我們根據貧困戶們不同的致貧原因,經過逐戶研究,制定了各戶的幫扶計畫,每周我都抽兩到三天時間去貧困家中走訪,不斷地去引導動員他們,從內在先改變他們,起到扶貧先扶志的效果。

前些天西溝自然村貧困戶馮忠緒在家突發腦梗塞,由駐村工作隊協調送往卓資縣人民醫院,因為送的比較及時,沒有耽誤他的病情。最近比較忙,今天特意抽了一點時間,帶著駐村工作隊成員潘利明,幫扶責任人王建新來到縣醫院看望馮忠緒。到了病房,馮忠緒臥病在床,兩眼無神,看到我們進來之後,他的眼中才有了一絲色彩。我們一行三人問候了他的病情、和生活起居。張忠厚對我們說:“住院條件很好,吃飯也很方便,病情倒是得到了控制,但是醫生說以後怕是半身不遂了,這個家才剛剛有點起色,我又得了這種病,哎!”我們聽後,心中都是沉甸甸的,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呀。去年10月份把他兒子送往烏蘭察布特殊教育學校就讀,解決了多年來困擾他的問題,今年7月也領取了異地搬遷樓房鑰匙,剛剛把他鼓動起來,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了嚮往,充滿了幹勁,這才不到兩月,他就病倒了,原本就很脆弱的家庭再一次的受到創傷,況且他這種病還需要專人照顧,怕是剛剛上了不到一年學的兒子要輟學照顧他。隨後我安慰了馮忠緒,並對張忠厚說:“有什麼困難就告訴我們,我們儘量幫你們解決,解決不了的也及時溝通有關部門予以解決,我們工作隊也會經常的看望你們,讓忠緒多做恢復運動,避免癱瘓,如果能不讓孩子輟學儘量別輟學,這樣上學的機會不多。”張忠厚握著我的手激動的說:“感謝黨、感謝扶貧工作隊,忠緒的日常起居我來照顧,決不能讓侄兒念不成書。”再次地鼓勵了馮忠緒,安頓他要聽醫生的話,注意日常飲食生活後,我們離開了醫院,繼續奔赴到扶貧一線上。(卓資縣紅召鄉紅格圖村第一書記 *飛)

傾全力 著力改變貧困現狀

20xx年8月20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星期一,迎著朝陽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一路談笑風生驅車趕往忻州夭村,路邊綠綠的田野給農村增加了濃濃的生機和活力,這是農村最美的季節。到達駐地,簡單的收拾了宿舍,開始了本周的工作。按照計畫隊員們繼續走訪20xx年識別的貧困戶,今天來到家住忻州夭自然村的一戶貧困家庭,戶主叫孫利文,共有4口人,妻子和小兒子都有殘疾,大兒子正在上幼稚園。看到我們過來,他把我們迎進了院門,整個院落顯得空曠蕭條而缺乏生氣,他家的條件很艱苦。妻子也是殘疾人,行動不便,坐在炕上看見我們進來衝著我們打招呼,灶台邊放了很多木棍,便於妻子生火做飯,家裡全憑孫利文每天放牛回來收拾。孫利文說:他家種了10畝地,養了5頭牛,他和妻子享受著農村低保,這就是這家人的全部收入來源。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小兒子,孩子才3歲,從小就是“鬥雞眼”,走路總是摔跤,又沒有時間和門路帶孩子看病,家裡僅有的幾頭牛也捨不得賣,自己也沒去過大城市,有些擔心。我們勸說道: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千萬不能耽誤治療,現在才3歲正是治療的時期,再等長大了機會就錯過了,治療的效果就不一定好了,作為父母要拿主意,下決心,儘早給孩子治療,我們駐村工作隊會積極幫助聯繫醫院,提供的便利,讓孩子儘早接受到最及時的治療。妻子聽到這,眼中滿含淚水,欲言又止,孫利文若有所思,其實我們都能看出來,錢是貧困民眾看病的軟肋。我們繼續勸說道,孩子的治療不能再耽擱了,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童年和完美的人生,現在國家健康扶貧的力度很大,住院治療的費用報銷比例能達到90%,看病花不了幾個錢,只是在外地醫院看病必須得先期墊付,可是為了孩子也要下定決心啊。孫利文雖然應承著,但能看出男人的不易,深吸了口氣,說:等秋天地里的莊稼收割了,再賣上幾頭牛,一定帶孩子去看病。(豐鎮市元山子鄉忻州夭村駐村第一書記 陶金)

精準扶貧 改善民生

20xx年9月12日 星期三 天氣晴

5月——8月底以來,主要工作就是對貧困戶重新研判以及貧困戶動態調整。在鄉黨委政府班子成員的指導下,我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成員對全村的144戶常住戶進行了拉網式的摸底排查,積極宣傳貧困戶的識別標準,挨家挨戶的和農戶交談並了解情況,看看有無大額支出,有無實際困難,並對每戶的詳細收支情況進行核算。這項工作傾注了工作人員的大量心血,有時為了更有效的做工作,常常晚上9點左右才能等到村民回家,回到村委會宿舍已是11點多。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辛苦工作,全行政村的大摸底、大排查基本結束,在對全行政村的摸底數據進一步匯總分析以後,由鄉包村領導主持,駐村工作隊、村兩委以及各自然村村民參與,召開了行政村民主評議大會,在大會上嚴格按照國家貧困識別標準,對所有的常住戶按實際家庭情況給予了民主投票,對不符合標準的已識別貧困戶予以清退;對已超過脫貧標準的予以穩定脫貧;對貧困的家庭予以納入;對已脫貧但由於特殊情況有大額支出的予以回退。最終經過民主評議新識別7戶18人,清退8戶17人,穩定脫貧1戶3人。(卓資縣大榆樹鄉陽坡子村第一書記 張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