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學生三下鄉個人日記三篇

三下鄉,是一個幫助人的旅程,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專學生三下鄉個人日記,歡迎欣賞與借鑑。

大專學生三下鄉個人日記【篇一】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充分鍛鍊大學生黨員的社會實踐能力,三下鄉團隊設立了臨時黨支部,學生黨員帶頭下鄉搞實踐,入黨積極分子緊跟幫扶做調研。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多名老黨員的先進事跡。

第一名則是90歲退伍老黨員,青蔥歲月里,他毅然拒絕利益的誘惑,苦等共產黨報名參軍;戰火紛飛時,他回響號召獻身前線;槍林彈雨中,他不懼生死勇立戰功。如今,李柏發已是耄耋之年,但當他說起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經歷時,仍是激情飛揚。志願者們臨離開老人家裡時,國旗護衛隊肖文豐,用一個標準的軍禮,向老黨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未想到,老人從椅子上顫顫巍巍站起來,回敬一個軍禮,儘管老人的身軀有些佝僂,儘管老人的手掌有些顫抖,但這就是精神的傳承,這就是模範榜樣的力量;

原合市鎮崇麓村敬老院2院院長謝裕金長期紮根基層,終身致力奉獻家鄉建設;黨員胡長勝,當年帶領當地村民種植黃梔子,使得合市贏得黃梔子之鄉的美譽,現如今,他致力於當地特色茶油產業的發展,通過成立合作社,帶動當地村民發家致富。

大專學生三下鄉個人日記【篇二】

花開盛夏又是一年七月,伴著甲子湖的荷蓮飄香和青龍山的飛燕掠過的倩影,濟南大學一年一度的三下鄉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始了,濟大青年志願者聯合會的志願者們也整裝待發來到濟南火車站為乘客們做為期一月的志願諮詢。

清晨六點,東方的魚肚白還微微亮,籠罩千年古城的霧靄還未散開,一群朝氣蓬勃精神抖擻的青年志願者們就已經在新西門集合,隊長向大家說了今天的任務,同時,青年通訊社的視頻中心和微電影團隊的各一名同學開始做錄像工作。一切準備工作完畢後,大家一起往火車站出發。

一個小時的車程來到火車站後,志願者們立即換上工作股,請工作人員分配工作崗位。同學們在各自的崗位一直堅守到十二點,在值班過程中對需要幫助的乘客的熱情耐心的態度讓乘客們無比滿意。

火車站是濟南市人流量的地點之一,誠誠懇懇樂於助人的志願者們成為了火車站最亮麗的風景線,體現了我校學子品德兼優、服務社會的良好精神風貌。為提升我校地區影響力、擴大優秀生源率都有積極的意義。

大專學生三下鄉個人日記【篇三】

在這裡休息過一晚的我們一個個都精神飽滿,早晨7點便開始了新一天的志願工作。村委會的阿姨等我們洗漱完畢後熱情地領著我們來到附近吃飯的地方,途中阿姨簡單地給我們講解了他們這個村的情況。

通過阿姨的講解我了解到隨著扶貧工作的開展,本村目前將部分田地集中在一起進行生產養殖業,已建成並投產多個菌類,蔬菜科學生產大棚,葡萄基地,養豬、養雞廠房,經濟效益相比往年有明顯提高。

吃過早飯,我們就開始了今天的活動。今天我們主要是進一步深入村中留守兒童的生活圈,給小朋友們贈送了在三下鄉出發之前我院學生為他們寫的祝福賀卡。在今天的活動過程中我們詢問了孩子們目前的心愿,他們最多的回答就是希望爸爸媽媽早點回家,希望有他們陪在身邊。爸媽不在家他們都很乖,周末在家裡寫完作業還會幫爺爺奶奶做一些家務,陪他們聊聊天。爸媽不在家,陪在他們身邊更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了,這幫孩子在一起都能玩得很開,有什麼小秘密或者是開心的小事都能彼此分享,看著他們嘴角揚起的簡單而燦爛的微笑會讓我們一時覺得這些孩子生活的還好,不像想像中的那種孤僻而寂寞。

我們還了解到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的問題就是學習得不到輔導,雖然熱愛學習,但是這裡的教育水平還是有限的。按照之前的計畫,我們打算將附近的孩子們集中起來為他們輔導一些功課,同時為他們準備一些有趣的小活動,希望更多的小朋友能夠積極的參加進來。

來到這裡兩天了,走在巷子裡,見到最多的便是這裡的孩子和照顧他們的老人,青年人的身影很少能見到。我想就我們幾個人的力量肯定是有限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到這個村子,來關注留守兒童,關心這裡的的空巢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