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民情日記三篇

篇一

今天,我來到自己聯繫戶家中,目的是非常明確地,就是要和農戶之間商定近期的發展計畫。

來到關卜嶺村,先和村支書、村主任聊了一下村上的發展規劃,正聊著,我鄉鄉長來到村上對我們的工作進行督查,同時與我們和村班子成員一起聊起了關卜嶺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子。鄉長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幾條思路,包括村內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勞務技能培訓和村內道路硬化等。村支書聽說領導提到村內道路硬化時非常激動地說:“道路是困擾村民出行的一大難題,祖祖輩輩都未能得到解決,如今領導提出來,全村老少真不知道該怎么感謝政府的幫助和關懷。”緊接著村支書又提出幫助村上解決苜蓿子問題、幫助村上發展養殖業。我們答應一定將村上的困難和問題帶上去,認真加以研究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逐步解決。

與村班子結束交談後,我們又深入農戶了解其脫貧致富、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思路……入戶結束,感受頗多,農民朋友勤勞、善良、樸實、憨厚,他們缺技術、少文化、短資金的現狀讓我感觸頗深,但他們對改變生活的美好目標和十足信心卻在我的腦海里久久定格了下來。

走訪下來,我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更加重了。要幫助農民朋友脫貧致富,最根本地是要改變他們的傳統思想和觀念,讓他們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積極自主地找出路、想對策、增收入,最終脫貧致富奔小康。

篇二

今天,我和組織部全體幹部來到組織部的聯繫點—華江瑤族鄉同仁村委,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活動,順便為村里送去了一些春耕生產物資。

首先是到同仁村查看村委辦公樓的維修情況,並和同仁的村幹部、村民代表、企業代表就目前民眾收入、企業經營發展及農村公益事業建設進行了座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他們提出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村級道路硬化。二是農村黨員管理。三是目前華江的毛竹產量較低,一些企業的加工原料還需要從外地購買,造成加工成本大。通過座談,使我了解到當前我縣行政村一級黨組織存在的優勢和不足:優勢是通過公推直選產生的村“兩委”幹部普遍工作熱情高,責任心強,有敢想、敢創、敢幹的創業精神;同時也讓我看見了不足的一方面是:民眾工作難做,加上村級集體經濟和辦公環境落後,村幹部想幹事但又無權幹事、無錢幹事,這樣一來必將很大程度上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如何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村幹部的待遇,給他們為民眾辦事搭設一個良好的舞台成為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我們組織部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鄉政府,我們還與華江的三家班子進行了座談,鄉黨委書記唐東明、鄉長歐陽勇對目前全鄉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簡單匯報之後,提出了幾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林業生態安全和林權改革問題,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和管理。二是華江鄉自來水廠的管理收費問題。三是鄉鎮黨員幹部隊伍交流問題,他們認為應該加強各鄉鎮幹部隊伍的交流學習,以激發乾部隊伍幹事的積極性和增強各個崗位的綜合工作能力。四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矛盾糾紛逐漸增加,工作難度也越來越大。五是基層黨組織建設問題,特別是企業黨員和流動黨員的管理問題。最後是毛竹的病蟲害防治問題。針對他們提出的問題,能夠解決的,我們當場都一一進行解答,對於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表示將向縣委、政府匯報,協調有關部門儘快解決。同時鼓勵他們繼續發揮好帶頭作用,以打造服務型鄉鎮黨委為目標,結合華江“生態立鄉、竹業富鄉、旅遊名鄉”的發展路子,儘早確定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學習主題,創新思路,抓出亮點,為興安縣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樹立榜樣。

通過與基層幹部座談,我了解到了鄉鎮幹部的真實想法。華江有它的優勢,自然資源豐富,竹木是民眾的主要經濟來源,林權、生態、病蟲防治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但是受到文化知識、素質等的限制,加上很多民眾又有“小富即安”的想法,民眾工作難做,增收的難度加大,發展的途徑更為困難,政府幹部的工作就更難做。所以,作為聯繫點領導,我們需要加強和他們的溝通交流,幫助他們整合社會各方面的資源、信息技術、資金和力量,真正使華江鄉今後能夠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篇三

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我們**的草原確權工作已完成總工作量的95%,打點、繪圖、簽字、上報工作都已進入收尾階段,無論從打點和繪圖的準確度、解決矛盾的力度、簽字完整度、牧民的認可度哪個方面來講,我們**都已走在了蘇木10個村的前列。

今天晚上敖日格樂隊長個人做東在**活動陣地旁邊的私人蒙古包舉行攤帳,一是為了慶功,讓大家放鬆一下,二是為了正式歡迎我的到來。月圓的草原夜晚寧靜甜美,觥籌交錯間,攤帳的氣氛達到了頂點!大家載歌載舞,談笑風生。草原幹部性格中的簡單、豪爽、大氣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深深陶醉在其中,美中不足的是,66度的蒙古燒酒,讓我當了逃兵。我走出蒙古包,領略著草原美景,腦海中不由地產生了一個問題,我在一個月里有哪些收穫?借著酒勁思考梳理出一些頭緒。

這段時間,讓我對牧區基層幹部工作生活狀態更加了解。沒有來蘇木以前,有人和我講,牧區幹部的時間意識差,責任感不強,工作強度小。事實證明,那是誤解,至少這個團隊一個月的緊張工作可以證明這一點。一月來,工作組成員每天早上5點起床,晚上12點休息,絕大多數吃住在牧民家,一套衣服七天不離身,每人胳膊上都能看到被草原蚊子叮的密密麻麻的坑,遇到沙化嚴重的草原,大家徒步一走就是大幾公里,幹部腳上經常出水泡,有的幹部都磨出了老繭,有時還要承受個別牧民毫無道理的埋怨,有的幹部貼著自己的車和油,載著大家在沙漠裡打點,有的女幹部家裡小孩重感冒,家都沒回,一直堅持在崗位上。就是這樣的條件,大家從沒有抱怨,都在各司其職的工作,一個月來,工作組行程近5000公里,跑遍了40萬畝草場的每個分界柱,走訪了150戶牧民家庭,解決歷史頑固矛盾糾紛30多起,可以說,超計畫的完成了任務。只有親身經歷,才有發言權!我為腦海中存在過的一絲絲誤解感到後悔,哪怕只是一絲絲!

這段時間,讓我感覺到做好基層工作是講究方式方法的。我們的工作能夠順利完成,除了大家的辛苦努力,還得益於我們實行的“五當”工作法。我們在工作啟動之初,就規定,一般情況下,都要實行當事人在,當場打點,當時簽字,當晚繪圖,矛盾糾紛調解當場紀要的“五當”工作法,成功了避免了其他**出的問題(有的是打點時,牧民不在,有的是打完點牧民沒有簽字,有的矛盾糾紛調解沒有記錄等等),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段時間,讓我感覺到基層幹部特別是村幹部壓力是蠻大的。爭取好政府資金項目是**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每年**工作的重頭戲。經過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密切接觸和項目爭取上積極參與,我發現,現在爭取項目很難,爭取好項目更難,爭取資金都到位的項目難上加難!這主要因為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級政府財政收支日漸困難,各級政府為了降低財政赤字,大力壓縮各領域項目資金,有的甚至要剋扣項目資金,導致苦苦爭取來項目資金要不到位,要不到位一部分,而這些項目依靠這部分資金是無法完工的,有時為了項目的順利驗收,村幹部只能自討腰包墊付。此外,牧民對**村幹部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一面是要兌現**發展和牧民增收的莊嚴承諾,一面是當前經濟環境下暴露出種種問題,雙重壓力考驗著當前的村幹部。

這段時間,讓我對農村牧區黨員先進性的發揮有了新的認識。這次草原確權工作,牧民之間矛盾糾紛還是不少,不好調解,但是我發現一個現象,如果是矛盾雙方有黨員,矛盾一般就好解決,一般都是黨員一方做出讓步。在這裡,我講一個故事,一戶蒙古族老黨員家和一戶牧民家存在草牧場分界糾紛,由於一些客觀原因導致沒有準確評判依據,就在調解陷入僵局時,老黨員說了一句話打到了我:“我是黨員,我讓點”。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卻樸實無華地將黨員最本質的先進性自然地展現出來!調解結束後,我和這位老黨員聊了聊,我問他對**黨支部工作有啥建議,他說最希望**黨支部多組織一些黨員教育培訓,儘量用蒙語,講一講黨的xx大以來中央的新政策,他很想聽。我當即回答,我們馬上要搞,到時候您提意見!臨走時,我準備了500元錢,代表**黨支部慰問了這位蒙古族老黨員,錢不多,但代表組織的一種關懷吧,這位老黨員沒說話,只是目送著我們遠去。如何去保持和發揮黨員的先進性,這個老命題,卻帶來了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