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關於文明的作文預測:中國元素

中考將至,語文作文占據了很大的比分,應該重視。小編整理了作文預測,快來看看吧。

【作文材料】

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給世人一個驚喜。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瑰麗雄奇的中國元素,為“人文奧運”作了最好的註腳與詮釋。請以“中國元素”為話題,展開文筆,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詩歌、戲劇除外)。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選文體;④不得抄襲。

我的中國印

小時候,常常聽到哥哥姐姐們唱這樣一句“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當時很有些迷惑,一個人關在衛生間,脫光衣服,對著鏡子,在身上仔細地尋找,總是找不到身上的中國印。現在長大了,我才明白,那鮮紅耀眼的中國印,不是烙的身上,而是烙在了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裡!

你看,原本該煙籠霧鎖的南國風光,也變得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老天爺一時糊塗,把本該送給華北大地的豐年瑞雪,全部投到了華南。交通受阻,電力中斷,困在途中的旅人歸心似箭,家裡的親人正盼著自己能趕上春節闔家團聚呀,但又寸步難行,饑寒交迫,緊要關頭,大家捧著一顆關切的心,到車站、到途中去慰問被困的同胞,為他們送去溫暖的被褥、可口的飯菜,送上家庭的溫馨、親切的問候!

考驗還在繼續,南方雪災後的重建正在緊鑼密鼓中,汶川地震再次把同胞推向深淵,屋舍倒塌,山體滑坡,堰塞成湖,整個西南,一片廢墟,瓦礫下,是上萬上十萬命在旦夕急盼求援的脆弱生命,瓦礫外,是剛和死神擦肩而過驚魂未定的骨肉同胞。危急之中見真情,溫總理親自到抗災一線,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大家齊聲吶喊“汶川加油!中國加油!”吶喊震驚全球,世界關注東方,一名美國美聯社的記者,被四川災區抗震救災的廣大官兵、人民和中國同行所感動,他寫到:“看似一盤散沙的中國人,驀然間變成了鋼板一塊,這太可怕了!以前,總是弄不明白韓戰失敗的原因,現在終於明白了,答案就在這裡。”

不只旁觀者明白了,我們更明白,我們是龍的傳人,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是烙在內心深處的鮮紅的中國印!13億中國人團結在一起,我們能創造出世界上的任何神奇。

看,奧運聖火傳遍全球,在鳥巢上空熊熊燃起,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發展中的中國需要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來引導,百年奧運更需要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來助他升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因為有了中國元素的加入,奧運文化更完美,奧運精神更博大;北京奧運會更是中國民族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愛國主義大凝聚、大展示,在向全球展示中華民族的和諧、人文與科技進步的同時,20xx,已成為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新起點!

我驕傲,我自豪,黃皮膚黑眼睛只是我的外表,我的血管里奔流著長江、翻騰著黃河,我要放聲歌唱: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

中考作文指導:

每一個考生都想努力做到作文材料新鮮,給閱卷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當然不錯,但材料本身的新鮮還要運用得精巧,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所向無敵。

素材活用通常包括:一材多用法、反彈琵琶法、組合排比法、避熟求生法、故事新編法等。

1.一材多用法。同一個素材,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去發散思考,整合提煉,就會有不同的妙用。這些角度可以是情感的、哲理的;可以是實用的、科學的、審美的;還可以是歷史文化的、地域風情的……

2.反彈琵琶法。同學們使用素材時多是用材料本身所表現出來的方向,或正面,或反面。這是素材運用的一般技巧。反彈琵琶,是運用逆向思維,對素材的內涵加以延伸發掘後,從反面的角度對素材進行重新使用。

3.組合排比法。是指將同類材料進行精要的表述,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說明同一論點。其好處是顯得滔滔不絕,材料充實,理直氣壯,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組合時,語言表達要精要整齊,要按時間先後、由遠到近、由主到次等順序排列。

4.避熟求生法。是指材料選擇上儘量避開大家熟悉的,使用大家不熟悉的。這些材料能夠反映時代精神,給人以新鮮感。當然,有些材料,從它誕生的時代看,未必屬於新材料,但是由於人們知之不多或用之不多,因而也具有相當的新鮮感。

5.故事新編法。是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選取人物、情節並作一番改造,形成新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總體改變不大,大致保持原作風貌。這樣的故事既可以避免胡編亂造,又可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使故事增加許多趣味性,令人愛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