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東莞粵劇博物館作文

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也是我市粵劇博物館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作為20xx年“走進東莞文明”活動系列的重頭戲,“粵暉園杯”粵劇曲藝私伙局大比拼也在今天啟動,為粵劇博物館一周年生日增色不少。於是,學校組織我們去粵劇博物館參觀。

我們來到粵劇博物館。當粵劇兩個字映入我眼中時,我想起東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李春浩說過:“各界對粵劇博物館比較重視,一年來搞得比較活躍,比較有聲有色,許多年輕人對粵劇不是太懂,通過看粵劇博物館,他們可以了解到粵劇是我們嶺南的文化瑰寶,逐漸喜歡粵劇,為振興粵劇具有促進作用。”果然如此,通過參觀,我知道了粵劇的名稱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兩大派系。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的由藝人成為農民起義領袖的。首任粵劇“八和會館”會長鄺新華,不但是“同治中興”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過《蘇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陳情》等名劇。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于海內外。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相提並論。三十年代在粵劇史上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薛先生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全面,生旦淨醜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小生為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馬師曾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醜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港澳兩地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也深受歡迎。

正當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同學打斷了我的思路,說:“走快點,別慢吞吞唷。”原來,來到了何非凡展櫃前。這是我們道滘南城村的何非凡。他為了演好粵劇《紅樓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竟天天待在工作室里廢寢忘食地演戲。我心裡想:何非凡演戲這么勤奮,我們學習想要取得好成績,不也要像他那樣努力嗎?想著想著,我們又不知不覺來到一塊獎牌前,校長介紹說:“我們道滘鎮被評選為‘中國曲藝之鄉’的牌匾。”我心裡泛起了一陣自豪感,真想不到我們道滘鎮竟然能夠獲得這么高的榮譽啊!我們走過一條走廊,看見了許多劇本與記載著道滘粵劇界榮譽的證書。

參觀完南韻館,我們依依不捨地走下樓去,準備參加“粵暉園杯”東莞市粵劇曲藝私伙局大比拼的啟動儀式。觀眾們剎那間安靜下來了,表演者們柔美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令人陶醉。有些觀眾看得如痴如醉,還時而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們要離開了。我依依不捨地坐上了汽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今天的參觀活動培養了我對粵劇的興趣,使我了解到粵劇是嶺南的文化瑰寶,真是讓我大飽眼福,受益匪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