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中國夢(建國60年徵文)

爺爺奶奶的家,在山下的一個小村莊,是一座帶著小院子的青磚房。

爺爺是一名共產黨員,受過日本鬼子的毒打,也坐過國民黨的監牢。解放後,他成了一名國家幹部,白天騎上腳踏車去縣城的財政所上班,下班後當地道的老農民,到莊稼地里勞作。

奶奶一生養育了七個兒女,用她勤勞的雙手操持著這個大家庭。她一生要強,極愛乾淨。無論家裡還是穿衣打扮,永遠都是一塵不染。爺爺和奶奶一生恪守“勤儉持家,誠懇待人”的訓誡,並把這個訓誡當成做人的準則傳授給了我的父輩。

我父親和我兩個伯伯四個姑姑,都是農民。他們除了從爺爺奶奶那裡繼承了勤儉持家的思想後,幾乎沒有得到任何物質上的支援。好在他們的盛年,趕上了改革開放。勤勞的父輩們,在種地之餘,搞起了副業。大大伯憑著自己的技藝成了村裡的專業電工,還搞起了商品小賣部。二大伯,貸款買了中巴客車,做起了運輸生意。我爸爸和媽媽,創業的經歷十分坎坷,他們做過木工,種過大棚蔬菜,爸爸還跑過長途運輸。那時候家裡窮,根本買不起汽車,只能和人合夥買了一輛拖拉機,有時候冬天爸爸出車,天氣太冷,車發動不起來,在冰天雪地中過夜的事情也常常遇到。

後來,爸爸轉行做起了麵粉加工生意,憑著一流的麵粉質量和良好的信譽,生意越做越好,我們家的經濟條件才逐漸好轉起來。大伯們的生意也都做得不錯,每到過年的時候,一大家二十多口人都聚集在爺爺奶奶家,熱熱鬧鬧地吃年夜飯。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夜飯酒桌上的酒一年比一年高檔。先是“老白汾”,後來就換成了“劍南春”,聽說今年的年夜飯,要換成“五夜液”了。

到了我們這一輩,沒有念多少書的父輩們,已經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他們盡全力支持我們讀書。我是我們家第一個念大學的人,接著妹妹也考上了大學。大學生活,讓我們領略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也改變了我們的人生。家裡的堂姐堂弟們,延續父輩基業,也都成了生意人。其中堂姐的服裝產業,越做越大了。

去年,大哥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從而成了我們家族第一個飄洋過海的人。妹妹如今正在北京一所著名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十分優秀。弟弟家今年生孩子了,是一個十分漂亮的女兒。這是家裡的第四代,一家人歡喜非常。

昨天大哥給家裡打電話,弟弟說,將來能不能也帶他出國開開眼界。大哥笑了,能,一定能!我相信,有了我們三代人努力的基礎,我們的未來一定更精彩。

我們家是祖國大家庭中如此平凡的一個小分子,她伴隨著祖國的發展歷程,見證著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在我們家族一代代人的努力中,逐漸走上了富強的道路。

我的中國夢,她是讓人滿懷憧憬的,充滿希望的夢,也是一個如此瑰麗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