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在菜葉上發現了一隻“巨型”蝸牛,正緩緩地在菜葉上蠕動,後面留下了一些液體。於是好奇心驅使著我要去看個究竟。
我跑去問爸爸:“爸爸,爸爸為什麼蝸牛爬過的地方會出現一條長長的液體,而且粘粘的。?”爸爸微笑著回答:“喜歡問問題,是好事。但是你應該自己去弄個明白。”我點點頭,似懂非懂。我跑去“問”隱形的老師一一十萬個為什麼。我恍然大悟,原來蝸牛留下的液體叫粘液。怪不得蝸牛能垂直走上牆呢。因為這些液體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我心裡又起了一個問題,既然蝸牛是小蟲子,那是害蟲還是益蟲呢?我採取了用各種食物引誘蝸牛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找來:蟲子、菜葉、漢堡、麵包把他們圍成了一圈,在把蝸牛放入中間,蝸牛毫不猶豫的走向菜葉,大口大口地嚼了起來!我立即斷定蝸牛是大害蟲。在蝸牛吃東西的時候,我的心裡再一次的出現了很多個問題:蝸牛是怎樣進食的?他有牙齒嗎?有多少顆?蝸牛吃好東西是怎樣排泄的?這一連串的問題使我疑惑不解。我再次拿起了那位“隱形老師”一一十萬個為什麼。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過來一會兒,我終於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解開啦,原來蝸牛是通過嘴巴進食的他有好幾萬顆小牙齒。蝸牛是通過服上的小孔孔排泄的。
通過這一眼穿的實驗,真是收穫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啦一個道理:要想以後有所發明,必須從小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