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兒童作文動機的培養

(一)重視培養兒童作文動機

甲:心理學研究指出,需要通常以意向、願望、動機等多種形態表現出來。涉及到作文心理發展問題上,起動力作用的需要形態主要是動機。可以說,實際上作文動機是兒童作文活動的直接推動者,其強弱直接關係到兒童作文的成敗。

乙:據說,對什麼是動機,什麼是需要,兩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人們的理解不盡相同。袁老師,您的看法呢?

甲:可以說,需要是動機的前提,需要驅使個體趨向某個目標,變為動機。也可以說,動機以需要為前提,為基礎,動機是由需要轉化來的,當然,人們有時即使有了需要,卻並沒有激發出動機。但在一般情況下,需要與動機兩個概念不必細分,許多著述、文章都把兩者等同起來。

為了有效地促進兒童作文心理能力的發展,我們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怎樣激起學生新的作文需要,怎樣使之產生強烈的作文動機。

乙:怎樣通過教學激起學生產生作文的需要和動機,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下面我們可否就著重討論這個問題。

(二)作文教學要從原有的作文水平出發

甲:好!首先,作文教學必須從兒童原有的作文心理水平——這一兒童作文實際出發。要求要適當,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漸進。這樣才能使兒童原有水平不斷提高,使合理的新要求變成學生作文的新需要產生動機。

乙:許多老師也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要求低於原水平,就不能引起新的需要和動機。要求過高,兒童畏避,也難以產生新的需要和動機。

(三)依據兒童作文動機特點培養作文動機

甲:其次,要根據兒童年齡特徵和作文動機的基本特點,在作文的具體實踐活動中培養和激發他們的作文需要和動機。

兒童年齡特徵在這裡主要指的是,兒童的腦在容量、重量方面雖已接近成人,但在神經系統的複雜化方面發展還很不完全,還不能擔負高級的抽象思維任務。兒童對社會的認識還不成熟,所以對他們作文需要和動機的培養、激發,在進行目的教育的同時,應儘量放在各種形式的具體的作文實踐活動之中。

乙:在組織各種形式的作文實踐活動時,我們應該認真考慮兒童作文動機的哪些基本特點呢?

⒈特點之———求知慾、好奇心、認識興趣

甲:第一個基本特點:求知慾、好奇心、認識興趣是兒童作文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

從心理調查中表明,兒童觀察未知事物時的好奇,獲得新知後的滿足,傾吐感受時的愉快,這些對個人有吸引價值的動機,確實成了他們一次次作文活動的直接的巨大的動力。

乙:談到這一點,我倒想起一個實例。

對剛人學的一年級國小生來說,學校里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十分新鮮,他們渴求了解學校、認識學校。閻文慧老師就根據兒童的這一心理特點組織他們參觀校園、認識環境,同時進行說話訓練。

作文訓練紀實

一、(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在校園裡邊觀察、邊思考,一個個爭著回答老師的問題)

師:這裡是大廳,大廳上那幾個鮮紅鮮紅的大字寫的是我們學校的名字。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學校叫什麼名字嗎?

生:(七嘴八舌地)我們學校叫北京東路國小。

師:亮晶晶的噴泉、清清的池水,襯著美麗的紅牆和金色的校徽,細細看看,我們的校徽中間是什麼?整個校徽像什麼?

生:校徽中間有一隻小鳥。

生:校徽中間一隻小鳥正張開翅膀向前飛。

生:我覺得這隻小鳥像漢語拼音字母“B”。

生:校徽外面好像是個人造衛星。

生:校徽外面也像是個拼音字母——“D”。

生:……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的校徽上是有兩個拼音字母,一個是“北”的第一個字母“B”。另一個是“東”的第一個字母“D”。

在校徽上,“B”又變成了小鳥,“D”變成了人造衛星。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啊,都能用衛星的速度,天天進步,學好本領,像小鳥那樣,到祖國的藍天上展翅飛翔。,小朋友們,你們想做那隻。小鳥嗎?

生:想!

二、(教師領小朋友到平台觀察)

師:樓頂平台上有“娃娃氣象站”,氣象站里有許多觀測天氣情況的儀器,小朋友,你們以前見過嗎?認識嗎?誰能說給大家聽聽。

生:那個像幾個小圓碗一樣的、風一吹就打轉轉的叫風速儀,我在電視上見過。

生:那個鐵桿頂上的會打轉轉的箭頭,我在畫報里看見過,叫風向標。

生:這是百葉箱。

師:讓我們打開百葉箱看看,裡面還有什麼。(老師打開百葉箱門,讓孩子們輪流觀察裡面的儀表,……)

師:百葉箱裡有氣溫表、濕度表,它們可以告訴我們,今天的氣溫有多高,空氣乾燥不乾燥……

三、(教師領孩子們到教學樓的走廊里,欣賞牆壁上掛的學生美術作品)

師:牆上掛的都是大哥哥、大姐姐們畫的畫。你最喜歡哪幾幅?畫上畫的是什麼,請小朋友們散開,自己看看,然後說給你旁邊的小朋友聽聽。

(孩子們四散開去,各自選擇自己喜愛的畫幅,邊看邊說,教師巡視,了解,提示,指導)

四、(全班小朋友隨老師來到操場)

師:這是什麼地方?

生:(齊答)操場!

師:對!操場是我們小朋友做遊戲、鍛鍊身體的地方。現在大哥哥、大姐姐們正在上體育課。看,凡個爬竿的同學多勇敢、多靈活,誰能說說,他們哪個爬得最快?他是怎么爬的呢?

生:那個穿藍格子衣服的小哥哥爬得最快。他膀子一用力,兩腿一蹲就爬了好高。

生:中間的那個大哥哥爬得快。他兩腿把竿子夾得緊緊的,一下連著一下,就爬上去了。

生: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參觀了校園。你對我們學校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如果爸爸、媽媽問你,學校是什麼樣子,你準備怎么介紹呢?

生:(略)

已經下課了,可孩子們還是爭著講,爭著說。要知道,談自己對新學校的了解,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喜愛的學校。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國小生來說,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啊!顯然,按老師的要求表達,在這裡已成了兒童在生活中獲得新知後,“鳴發內心感受”的需要。

甲:為了說明問題,讓我們再舉一個中年級的教學實例吧。

這是一節“欣賞音樂、想像作文”訓練課。讓學生欣賞鋼琴曲《蝴蝶》,展開想像,練習表達。一上課,教師先啟發學生回憶:“蝴蝶是什麼樣的?”“你在什麼地方見過蝴蝶?”接著,老師演奏鋼琴曲《蝴蝶》,指導學生傾聽、欣賞。第一遍演奏,讓學生整體感知。一曲終了,請學生說說樂曲的主要意思和層次。然後,老師再次彈奏樂曲,引導學生欣賞。當美妙的樂曲聲迴蕩在教室里時,合著樂曲的鏇律,梁旭燕老師邊彈奏、邊啟發描繪。

課堂實況 片斷一

甲:在這次訓練中,教師提出的說話要求,也成了兒童藝術欣賞後“鳴發內心感受”的需要。所以孩子們練習說話的積極性非常高。從這兩次不同年級、不同類型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從平時心理調查中都可說明,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慾、認識興趣,這些最現實,最活躍的動機成分確是兒童作文(說話、寫話)活動的直接推動者。

乙:由此,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教師應根據兒童作文動機的這一重要特點,努力把作文訓練同兒童生活中其他各種實踐活動,如班隊活動、科技活動、藝術活動、體育活動、各學科課外活動,衛生清掃、生產勞動等有機地聯繫起來。積極組織學生參觀、調查、考察、實踐,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大自然、認識世界,陶冶性情、開闊視野、鍛鍊能力。在各類活動中注意培養、激發兒童認識、傾吐的需要,並運用遷移的規律,把兒童對自己己所喜愛活動的興趣遷移到說話、寫話和作文活動上來。以培養具體、生動、直觀性強、情緒色彩濃的初級階段的動機,為以後逐步形成高級的理性的動機打下基礎。

甲:你說得很有道理。

⒉特點之二——好勝心、求成欲、威望需要

讓我們接著討論兒童作文動機的第二個基本特點——好勝心、求成欲、威望需要是兒童作文動機中的重要成分。這是一種追求他人對自己尊敬並希望獲得他人讚揚與肯定的成就動機。它實質上是一種取得成就和獲得在集體或朋友中的威望的一種需要。

根據兒童作文動機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作文的工具作用,把作文訓練與科學實驗、手工製作、小發明、小創造、繪畫、種植、飼養等能體現學生聰明才智、展示成就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孩子們運用作文傾吐自己成功的喜悅,滿足他們威望的需要。

乙:郁桂蘭老師、周健老師和李正老師各自執教的一堂作文課在這方面就很有特色。

他們首先運用種種教學手段激起學生做小實驗、小製作的濃厚興趣。孩子們在他們的啟發指導下認真實驗,精心製作,勇於創造,一個個奇妙的實驗成功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問世了。孩子們滿懷成功的喜悅,多么想讓夥伴們分享自己的歡樂,看看自己的才華啊!這時,老師們因勢利導,布置了練習表達的要求。譬如,李正老師就曾這樣設計——

課堂實況 片斷二

乙:成就動機、威望的需要和遷移規律在李正老師組織的作文訓練中發揮了神奇的作用。孩子們在集體中介紹自己心愛的作品,不論說者、聽者,一個個興致都很高。

甲:根據兒童作文動機的這一基本特點,我們教師還應該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在作文上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使作文水平不同的兒童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都能得到公正的評價和熱情的鼓勵。

國小生對作文技能的掌握和自己水平的提高,常常是意識不到的。如果教師能及時發現並加以肯定、引導,往往可以促進他成就動機和興趣的形成,成為他發展的強大動力。

乙:這就是說,我們的作文批改和作文講評就應該堅持“長善救失”、“鼓勵為主”,要有利於讓學生髮現自己的才能。實踐證明,得到鼓勵不僅有利於成就動機的形成,而且可以引起愉快效應。心理學指出,愉快效應可以增強聯結的力量,建立牢固的行為模式。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愉快效應是處於主導地位的,從而那種依*強制甚至懲罰手段迫使學生就範的做法則常常事與願違。

甲:說得好!根據兒童成就動機的特點,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可以積極開展各種作文課外活動,譬如,像陳常艷、何秀英、郭紅莉、宋紅斌等老師在自己任教的班級中“按能力分檔次編組。記錄集體觀察日記”,“開展作文競賽”,“編寫作文報”,“編選個人的小組的、班級的優秀作文選”,“參加兒童報刊組織的徵文活動”,“創作童話、故事、兒歌,小劇本”等做法就饒有新意,富於童趣。實踐證明,在這些課外作文活動中,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威望、求成的需要往往比平日更強烈,因此,更有利於激勵處於各種作文水平、層次的兒童積極向上的心理。

3.特點之三——責任感、自覺性、交際需要

乙: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感到,兒童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也是他們作文動機的重要成分。由於兒童受到家庭、學校、社會所進行的學習目的教育和團隊精神薰陶,從而逐步產生了社會責任感和學習自覺性。特別是高年級學生,他們常常想到祖國四化建設中、日常生活中處處要用到作文——這一交際工具,所以“從小要練好作文”。因此,可不可以認為,責任感、自覺性,交際需要也是兒童作文動機的基本成分?

甲:當然可以。隨著兒童年級的升高,“責任感、自覺性、交際需要”將越來越成為他們作文動機的基本成分,這正是兒童作文動機的第三個基本特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對廣大兒童來說,他們尚未直接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所以他們的責任感不能與成人相比。我們應根據兒童的特點和說話、作文的交際工具作用,設計一定的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努力使作文成為生活中一次現實的言語交際,使學生既感到責任在肩,又認識到作文是生活中的一種需要。這樣,他們就會有興趣,就會自覺地而不是被動地、積極地而不是消極地去完成。

讓我們回憶一下薛恆泰老師組織的那次以社會考察為內容的作文訓練活動吧。

乙:這次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孩子們的態度都非常積極、非常認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們有明確的任務,有了責任感,有一種實際交往的需要。他們不是僅僅為了完成說話、作文任務去說話、作文的,而是布置展覽進行宣傳的工作需要促使他們非寫不可,非說不可。正是這種責任感,這種交際需要激發了學生說話、作文的強烈願望。

甲:是這個道理。這類訓練活動還告訴我們,根據兒童作文動機的這一基本特點,我們的作文教學就應注意按照言語交際的需要進行改革。不僅記敘文寫作訓練應密切聯繫學生實際,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日常會話、打電話、即席發言、轉述等口頭表達訓練,以及寫信。寫海報、賀詞、公益廣告、製作說明、實驗報告等實用文的練習,注意發揮作文的社會功能。

乙:今天我們的討論,都是圍繞如何根據兒童年齡特點和兒童作文動機特點,在作文的具體實踐活動中培養和激發他們作文的需要和動機。我覺得除此以外,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也是引起兒童作文需要與動機的一個重要途徑。

甲:不錯,教師的學識、品格,對事業的熱愛和追求,教師對兒童作文成功的由衷的高興,都能激起兒童強烈的情感,成為推動他們作文心理發展的一種力量。由於時間關係,這方面的問題,我們以後再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