髙一年級記敘文800字:我外婆的家

一條崎嶇的水泥路通向了外婆住的那個山村。連山擁著一條狹長的谷地,人們在這裡的河床邊築屋居住。所幸外婆的家就在這兒,如果在山上,那對兩個花甲之年的老人來說,這可就太艱辛了。

外婆的家是三層小樓。一二層是住人的,三樓則是個大陽台,沒有拱形的層頂。這裡用來曬農作物的。正巧現在是金秋,我身旁正有四大筐收穫的黃豆。一顆顆圓鼓鼓的,兩季的沉澱讓它們顯得分外的金黃飽滿。那靠在圍牆角上的一筐白雪,正是棉花,一簇簇的白絨像天上雲,潔白柔軟。

三樓陽台,不僅僅是用來曬莊稼的,更是我用來學習的地方。

一張桌子,一把竹椅,一個人,一本書,多么愜意。點點陽光灑在身上,在地上映出一個陶醉於書香的身影。抬頭望,青山翠柏近眼前,裊裊炊煙上雲天。想來五柳先生所期望的生活,可我正巧享受於此。這種親近自然的生活任誰都要羨慕我幾分啊。

一二樓住人,擺設都很平常,到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要說那就要說說門口的這條小巷了。

農家的房子都是挨著建的,兩邊門對門,中間隔開一條三米左右小巷子。出行都要走過這巷子間。通過大門看巷內的行人,行人也通過大門看你。外婆家習慣早吃晚飯,一家人圍在桌前,時不時耳邊傳來幾聲“叮叮噹噹”的銅鈴聲。接著一位老伯牽著一頭黃牛從門前經過。老伯對著外公喊道:“三叔,今天又搞什麼好吃的啦?”接著笑著走遠了,也不管外公是否回答什麼。黃牛脖子上的銅鈴叮噹地響遍巷子,消失在巷子的盡頭。

戴望舒的雨巷帶著淡淡的愁悵,和它比起來下雨時的小巷子卻是快樂的活潑的。

大雨太過迅急,少了分生氣,暫且放開不談。就說小雨吧!小雨朦朧,巷子裡漫著水氣。濕漉漉的感覺並沒有澆滅小孩子的那朵快樂的火苗。因為是巷子,所以小雨沒能將路面全部打濕,有一邊卻是乾的。這兒本是孩子的天堂,三五一堆,刨個小坑蹲地上打起彈珠玩。 也有扇卡片玩的,把袖子擼得長長的樣子,使勁一揮,藉助袖子帶來的氣流沖翻卡片。他們各個笑聲不斷,全不顧自己已是灰頭土臉。孩子的笑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能洗淨一切污濁,如同雨瀝輕塵。

我外婆的家在一個連山圍繞的地方,一條小路連通著內外,這是桃花源,這兒是福地洞天。我愛這兒,因為這兒有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