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議論文 :柔者成剛

柔者成剛

古人曰;夫金者,天下之至剛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雖剛矣,折之而不可續;水雖柔矣,斬之不可斷;則水柔能成剛,金剛不輟其弱也。

水,通常在詩人充滿熱情的詩句中代表著溫柔的天使,在畫家充滿奇幻的畫中象徵著柔和的曲線,在小說家充滿情調的語句中代表著寂靜的背景,在......總而言之,在大多數人眼裡,水是柔弱的,可我認為它也能成剛。

水,它是細流的一部分,流入海洋便是它一生的追求。它剛從源頭流出時,只是一涓溪流,在實現追求的途中,它的身體曾被猙獰的大石頭無情的劃開過,它也曾被陡崖殘忍的“摔傷”過,但它毫不灰心,馬上又匯聚在一起,繼續奮勇前進,它在不斷的壯大,它在不停息的奔騰,在經歷過了種種磨難後,最終水看到了那廣闊的、蔚藍的大海,它投入了大海的懷抱,這不是體現了一種剛嗎?

在山澗中,常常會有水滴不斷的從岩壁滲出,它不斷地滴在石頭上,石頭是很堅硬的,一滴水落在上面,看起來是毫髮無損好,水想在石頭上“打”洞,這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以卵擊石”“飛蛾撲火”,可是,還是會有變化的。一天天過去,水滴不放棄,它在努力著,終於石頭的表面漸漸出現了一個小凹陷,又不知過了多少個日夜,小水滴終於從石頭的底部溜了出去,這便造就了“水滴石穿”的故事,這難道不是一種剛嗎?

從小便學過詩仙李白的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飛流直下山千尺”,這體現了水的勇猛的氣勢。一涓溪流看似柔弱,可它凝聚了少有的力量,接納了其他的溪流,不斷的積蓄著自己的勢力,終有一天它浩浩蕩蕩向遙遠方奔去,那么,我們會看到它的剛。黃河便是這樣流入大海的。

水,是靈動的,在山野里有它蜿蜒的身影,在岩石縫裡有它倔強的精神,在大海邊由它勇猛的氣勢。它雖柔,卻刀斬不斷,可見它有一種剛。

我相信柔者成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