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散文讀後感

巴金散文用他自己書寫方式將自己的內心感受和理想追求一一袒露出來。那么,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巴金散文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巴金散文讀後感篇一

上海是一個快節奏的大都市,我們享受到了繁榮帶來的便利,同時城市的喧囂也會帶來浮躁的心情。讀書,帶給我很多快樂,能讓自己靜下心來。

最近,看了一本《巴金散文集》,巴金是我們80後崇拜的文學家,其中一篇不起眼的散文吸引到了我,這篇散文的主人公就是巴金的夫人蕭珊。 我被巴金和蕭珊之間的真愛所震撼,那是一種能將自己的生命交給對方的愛,那是一種可以為對方犧牲的愛,雖然文章在用詞上相當的樸實,但巴金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感情沒有一點的修飾,沒有一點的虛偽,讓我覺得相當敬佩之處。

每當巴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作為妻子的她總是親切地在丈夫的耳邊說:“不要難過,我不會離開你,我在你的身邊。”讀到這裡我的眼睛早已濕潤。她性格剛強,忍辱負重,富有犧性精神。同樣,當我們在一線工作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的時候,家永遠是我們的港灣,是自己最愛的人和最愛自己的人給了我們堅持下去的勇氣。當我們被患者不理解、被每天充斥的醫患關係緊張的媒體曝光感到無奈的時候,還是我們的另一半給予我們溫暖。

請允許我把這篇讀後感獻給每一位奮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的愛人們,沒有你們的愛和包容就沒有我們醫務工作者的成就。

巴金散文讀後感篇二

在上一個學期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特別是在做摘抄時,在上學期我做摘抄都是選用《巴金散文》,這裡面講了很多故事,也有作者平生經歷的事,也有許多作者的感受。在巴金的散文上我學到了許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在巴金的很多文章寫到“愛國”二字,他還多鼓勵那些青年多讀書,在他的許多文章中都有比喻的修辭手法,他向我們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他用他那生動的語言來給我們描述當時社會之黑暗,在他寫到愛國詩篇時,又是那樣的激情彭湃,很快就能讓人聽到他的心跳聲,看見他的赤誠血液在流淌著,那時我們的心是相通的,我們的心緊緊的抱在了一起,我們超越了時光,仿佛我也回到了他的那個年代,在我苦悶時他的文章又激勵我前進。我們甚至超過了年齡的界限,我們成了一對要好的朋友,忘年交!

我雖趕不上巴金的文筆,但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精神,一種我從沒見到過的精神,一種近似愛國又高於愛國的精神,這樣的精神不是人人都有的,不!應該是說這樣的精神是為數不多的人才擁有!那些沒有真正的愛國情操的人是不配擁有這種精神的。作者是一個無神論者,他不信鬼神,不怕妖魔。但在他的文章里還是寫到了妖魔鬼神,不過他是把他們暗喻成一個個社會的黑暗。這就是我們的巴金,一個看見什麼就說什麼的人,他還寫過很多悼念他人文章。他寫這樣的文章時就不那么憤慨激昂了,而是那么的嚴肅。從文章的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悲痛的心情,這是顯而易見的。

這就時我讀過巴金文章後的感想,相信你們讀過後一定也會有這些感想的!

巴金散文讀後感篇三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巴金散文集》。

有人說,好的散文清新得像萋萋芳草,絢麗的如同璀璨的霞光,純真得猶如初生嬰兒般的吻,深邃得仿佛韻在骨子裡的事。

巴金寫的《再見罷,我不幸的鄉土喲!》帶我進入了巴金他心靈深處的那一片深深的愛國情懷,文中開頭兩段:說了故土對巴金的養育之恩,故土給了巴金的扶持﹑給了巴金的衣食﹑給了巴金的苦樂﹑給了巴金的親人﹑給了巴金的朋友﹑給了巴金的幸福﹑給了巴金知識後痛苦的源泉……寫的最後一段話:再見罷,我不幸的鄉土喲!我恨你,又不得不愛你。這句話巴金把他的內心世界,說的十分透澈。恨他,是因為要離開他,卻不能挽留住;不得不愛他,是因為巴金對故土十分的喜愛。矛盾的心理,不得不讓巴金走進痛苦的深淵。

還比如說:讀巴金寫的《我的夢》,帶我進入他那堅持寫文章的理想。巴金他也有放棄的想法:有一個心理在阻擋他前進的理想,在敲擊 他心中豎立的信念,在關上窗戶,迎來“放棄”的客人,把“信念”趕走在門外。但是巴金從不受心中的阻攔,把那個阻擋的心理推開;把豎立的“信念”修的更加堅固;打開窗戶,迎來“信念” 的客人,把“放棄” 趕走在門外。為了寫出更好的文章,巴金放棄了常人所擁有的:光明﹑愛﹑自由﹑幸福,把這些美好的東西全都拋棄了。而選擇了整天在書堆中,勤奮的寫文章,為了寫出更好的作品,不斷的努力、堅持、奮鬥、克服……我認為巴金他堅持寫文章的想法是那么偉大!讓我不得不十分敬佩巴金。

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許多這樣的例子,有不計其數的人也像巴金一樣,有著永遠不放棄的信念,為了考上好的大學而努力學習,為了找到好的工作而努力奮鬥,為了登上高峰而努力堅持,為了心中的夢想去克服困難……

我希望每個人能像巴金一樣,有著永不抹滅的信念,去面對生活中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