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築夢中國觀後感

【篇一】

根據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關於組織學習收看黨員教育片〈築夢中國〉相關工作的通知》精神,市文聯高度重視,周密安排,認真做好《築夢中國》的學習宣傳工作,確保學習宣傳工作取得實效。

據悉,《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是為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台、國家博物館聯合攝製的一部歷史文獻紀錄片。該片共7集,分為“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每集時長30分鐘。該片於6月30日至7月6日每天20:30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播出,每天播出1集,並在共產黨員網、共產黨員微信(易信)和全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專用頻道集中展播。《築夢中國》一檔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展現中國風采的全新勵志專題節目。該欄目以權威、實用、紀實、靈活的視角解讀在新時代、新背景下各地方、各行業、各領域在推進現代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進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新思路、新亮點、新方法,用發現的眼光和視角傳遞中國夢的正能量。

為完成好此項工作,市文聯立即召開黨組會,安排部署此項工作:

一是召開專題會議,傳達檔案精神,並要求機關黨支部把學習觀看《築夢中國》作為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學習計畫;

二是要求全體黨員嚴格按照播出時間,認真組織學習觀看,並在收看後對該片進行討論交流,認真撰寫心得體會;

三是要求黨員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觀看,結合學習體會,認真總結,擬定下一步動作打算。

 【篇二】

每集為30分鐘的《築夢中國》電視紀錄片共分為7集,並將持續播放。播放的第一集中,講述了近代鴉片戰爭至中國近代化開始這一時期中國的落後及中國人民的艱辛探索歷程,讓我們明白了落後就被看不起,落後就被受欺負的道理。

在認真觀看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時,我對紀錄片為什麼用“築夢中國”作為題目,而不是“中國夢”?

我是一個散文作者,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從而對“築夢”兩個字進行了探討。“築”,古字為“築”,既代表搗土的杵,又是建造、修建的意思,築應該解釋為 “構築”;“夢”是指睡眠時身體內外各種刺激或殘留在大腦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動,是一種虛幻的夢想。英語“dream weavers”的意思為追求夢想,電視片中“築夢”就是“構築夢想”,“築”與“夢”從動作和目標兩個方面表達了這部紀錄片的內涵 與精神。

“築”是一個動詞,體現著奮鬥的過程,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為,需要眾人的齊心合力。“構築夢想”展現著中國人民在以xx為首的黨中央的引領下,同心協力走向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實現中國夢的動人場景。紀錄片《築夢中國》以歷史線索展開,真實反映華夏兒女不甘落後,不受欺辱,奮起復興的史實,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一天起,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我們正處在追逐夢想的築夢年代,我們的先人在數千年的風雲歲月中,留下深深的逐夢足印,積累了太多太多激勵奮發的痕跡,在追尋、失敗,開始再失敗,始終保持著不氣餒不畏難的決心。電視片《築夢中國》也讓我回到起自己的少年逸夢、青年織夢、中年撼夢、老年逐夢。

少年時常做斑斕瑰麗的夢幻故事,青年在四時交替中追尋夢想,中年時在失敗和努力的搖動中,堅實自己的理想,老年時更堅定自己的信念,追逐理想,實現理想,圓自己的夢,六十六年,我的夢想就是我中藥世家的使命——傳承中藥文化,弘揚中藥傳統,這同樣是中國夢的一部分。雖然已是奔七老人,然而我將繼續在 “傳承中華魂,共築中國夢”中奉獻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