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成事在人》觀後感範文5篇

成事在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曼德拉當選南非總統後,如何將南非黑人、白人等各個種族人民團結在一起的故事。在整部片子裡面,充滿著曼德拉的的領導力與人格魅力,讓人對他從心底折服。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成事在人觀後感600字

最近很多夥伴都學習了汪老師北大的EMBA課程《真誠領導力》

其中對於南非總統曼德拉那段人生經歷記憶猶新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20xx年7月18 日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大酋長家庭,先後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當過律師。曾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主席。非國大執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他成功地組織並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於1994年至1999年間任南非總統。曼德拉曾在牢中服刑了20xx年,在其40年的政治生涯中獲得了超過一百項獎項,其中最顯著的便是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南非首位黑人總統(任期:1994年-1999 年),被尊稱為南非國父。

1920xx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的一個大酋長家庭。1938年進入黑爾堡大學,因抵制校方選舉學生代表活動,被中止學業,之後就讀威斯特斯蘭大學,獲法學士學位。1944年曼德拉放棄繼承父親的酋長地位,參加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參與創建國民大會青年聯盟,並於1951年擔任主席。 1961年,曼德拉組織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擔任國民大會軍事總司令,轉入地下從事武裝鬥爭。1962年,曼德拉被捕,以“煽動罪”和“非法出國”被判入獄5年。1964年在獄中又被控以“陰謀暴力推翻政府”改判無期徒刑,後被逐放、關押在大西洋的羅本島,在獄中堅持鬥爭。

1990年在羅本島監獄被監禁20xx年之後,曼德拉被戴克拉克政府無條件釋放,並再次當選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1993年,曼德拉和當時的南非總統戴克拉克共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1994年,非國大在南非歷史上首次多種族共同參加的大選中獲勝,曼德拉當選總統。1999年,曼德拉結束五年總統任期,副手塔博·姆貝基接任總統。曼德拉卸任後積極參加呼籲愛滋病防治活動,並參加在南非德班舉行的第13屆世界愛滋病大會。20xx年5月8日,美國眾議院將曼德拉從恐怖分子的名單中剔除,並解除其入境限制。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會平坦》、《鬥爭就是生活》、《爭取世界自由宣言》、自傳《自由路漫漫》

曼德拉 - 經典之語

“讓黑人和白人成為兄弟,南非才能繁榮發展。”

成事在人觀後感600字

“在那漫長而孤獨的歲月中,我對自己的人民獲得自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對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獲得自由的渴望。”——曼德拉對戰爭與和平擁有獨特的認識。

“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一樣需要獲得解放。奪走別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見和短視的鐵柵囚禁著。” 曼德拉

“我已經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了非洲人民的鬥爭,我為反對白人種族統治進行鬥爭,我也為反對黑人專制而鬥爭。我懷有一個建立民主和自由社會的美好理想,在這樣的社會裡,所有人都和睦相處,有著平等的機會。我希望為這一理想而活著,並去實現它。但如果需要的話,我也準備為它獻出生命。”——1964年被判終身監禁時,曼德拉將審訊法庭變成了揭露種族隔離制度罪惡和喚醒廣大民眾的講壇。他那長達4個小時的聲明是這樣結束的。

“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我們看見了美國和布希的一舉一動,到底誰是世界的威脅?!”——曼德拉譴責美國總統布希肆意踐踏伊拉克主權。

“你(柯林頓)如果不高興就跳進游泳池去吧!”——曼德拉最不喜歡別人對南非指手畫腳,1998年3月柯林頓訪問南非,在聯合記者招待會上,曼德拉公開表示南非將與古巴、伊朗、利比亞保持密切關係,並宣布不久將出訪伊朗,令與其並肩站在一起的柯林頓大為尷尬。

“我已經演完了我的角色,現在只求默默無聞地生活。我想回到故鄉的村寨,在童年時嬉戲玩耍的山坡上漫步。”——退休後的曼德拉甘願做一個平民。

“我想用樂觀的色彩來畫下那個島,這也是我想與全世界人民分享的。我想告訴大家,只要我們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戰,連最奇異的夢想都可實現!”曼德拉84歲時曾在南非舉辦了個人畫展,作品主題是監獄生活。在20xx年的鐵窗生活中,曼德拉用木炭和蠟筆繪畫來打發時間,漸漸形成了獨特畫風:線條簡單、色彩豐富。他最喜歡用畫筆講述自己的鐵窗故事,但並不選用“黑暗、陰沉”的顏色,而是明亮輕快的色彩,以此來表現自己樂觀積極的心態。

“別擔心,放輕鬆,要快樂!”——85歲的曼德拉依然精神矍鑠,性格開朗。在這位嘗過近30年牢獄之苦的老人心中,自由就是幸福。·“從今往後,我的生活添加了兩個重要內容,第一個是格拉薩,第二個是到莫三比克吃大蝦。”——曼德拉與莫三比克前總統遺孀相伴晚年。

成事在人觀後感600字

參加領導力第二階段培訓,又一次來到美麗的深圳,由於有重要的活動,所以當天的培訓沒能全程參加,只是下午三點鐘才到培訓現場,僅聽了岳偉老師兩個小時的演講。

晚上七點鐘,培訓公司給我們播放了一個影片“成事在人”,輔導老師讓我們看完後,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於是兩個小時的電影播放,讓我們所有的學員都感到強烈的震撼。當影片到了最後場面,南非橄欖球隊和紐西蘭橄欖球隊爭奪冠軍比賽進入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團隊的精神、頑強的鬥志和必勝的信念,讓南非橄欖球隊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時,現場就不時響起了培訓學員的激情的掌聲,而頑強的南非隊最終獲得了冠軍之後,所有的學員站起來給南非隊橄欖球隊鼓掌,給南非黑人總統曼德拉鼓掌。

而我為影片中主角曼德拉總統那兩句台詞在思考,“我,是我命運的主宰者,我,是我靈魂的掌舵人”。曼德拉一個偉大的智者,具有強大的意志,不屈服於命運,用德行約束自己,感染部下。我在想,一個人活著如果沒有靈魂,那就相當於行屍走肉,實際上他已經死了;一個團隊如果沒有靈魂,那就是一盤散沙,實際上就沒有戰鬥力;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靈魂,那就是混亂,實際上就是落後和被人欺辱。

曼德拉,這位南非黑人偉大的傳奇,就是南非這個國家的靈魂。長達二十多年的牢獄服刑,在不大的黑牢空間裡,他以堅定的信念,不屈的鬥志,塑造了一個偉人偉大的靈魂。正像曼德拉在獄中讀過的那首英國著名詩人的詩一樣,《不可征服》,“透過覆蓋我的夜色、我看見黑暗層層疊疊。 感謝上帝賜予我,不可征服的靈魂。就算被地獄緊緊拽住,我,不會畏懼,也決不叫屈。遭受命運的重重打擊,我滿頭鮮血,卻頭顱昂起。在憤怒和悲傷的天地之外,聳立的不只是恐怖的影子,還有,面對未來的威脅,你會發現,我無所畏懼。無論命運之門多么狹窄,也無論承受怎樣的懲罰。我,是我命運的主宰者。我,是我靈魂的掌舵人。”

成事在人觀後感600字

曼德拉出獄後,懷著大愛的胸懷,以身作則,以德報怨,沒有一些人希望的秋後算賬,睚眥必報,寬恕所有過去迫害他的敵人。而且用真情和國家利益征服了身邊所有的白人和黑人。影片的曼德拉在成為南非總統之後,日理萬機為國家工作,他的內心裡就是要消除人類種族的隔離與歧視,通過給一個白人統治下的帶有種族歧視標誌的橄欖球隊注入了新的靈魂,最終通過體育比賽這個事件,凝聚了南非人心,消除種族歧視,泯滅了民族的仇恨。

影片以曼德拉出獄後為起點,以感人的細節刻畫了曼德拉內心世界,他目光深遠,他的胸懷,就像他出獄後的一句話,“當我走出監獄的時候,我知道,如果我不放棄種族的仇恨,那我雖然出獄了,我仍然還在監獄中”,一個領袖的風範就在於此。影片中很多細節都是描述如何做好一個領導者,如何指揮一個團隊。當橄欖球隊處在頹廢的時刻,曼德拉以偉大的人格感染和說服教育,征服了不贊成曼德拉當總統的球隊的隊長。而改變的隊長,通過榜樣力量讓自己的橄欖球隊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再一次印證了岳偉老師所講的偉大的團隊需要強將指揮,需要精神支撐,需要情感激發。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曼德拉竟然別有意識的叫上了球隊每一個人的名字,這是一種激勵員工向上、得到最大尊重的領導藝術,值得我們企業領導者學習。

當然影片的情節有些誇張,一場體育比賽怎可能消除幾百年種族的仇恨,現實中的南非種族歧視仍然存在,白人和黑人貧富依然差距很嚴重,曼德拉也不可能真正徹底解決過種族歧視問題。影片的主題情節過於理想化。

我認為在激烈動盪的年代,過於仁慈不可能帶領一個國家走向富強,曼德拉絕對是一個好人,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智者,但他絕對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者。一個領導者必須恩威並重,必要的時候,就要採取鐵的手腕,方可能掌控紛亂複雜的局面,從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我覺得曼德拉很像中國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就是明朝“土木堡事件”的犧牲者,明英宗皇帝。他在土木堡事件中,被瓦刺俘虜,也經過了漫長的牢獄。但是在監獄中,他能感化看押他的獄卒,能感化所有仇視他的敵人,最後連瓦刺的高官都成了他的朋友。而這位明英宗出獄後,歷盡挫折回到祖國,還能忍受新皇帝的歧視,承受著各種痛苦和折磨,奇蹟的是,若干年之後,他又一次當上皇帝。歷史上明英宗是一個絕對仁慈的好人,但是他絕對不是一個好皇帝,明帝國就是在他手上走向沒落。

不過曼德拉確實是一位感召力很強的政治領袖,他的人格魅力,他的領導作風,仍值得我們學習。所以影片結束後,我們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們,還是爭先恐後的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電影《成事在人》觀後感

近日,綠城集團旗下的《北京御園匯》會館組織全體員工集體觀看了美國電影《成事在人》。說是作為20XX年8月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要我們每個人都寫一篇關於電影的觀後感。電影《成事在人》主要的是講述了經歷多年牢獄之災後成功競選南非總統的納爾遜·曼德拉與率領南非球員贏得19XX年橄欖球世界盃的球隊隊長弗蘭克斯·皮納爾,如何化解種族仇恨的故事。曾經倍受種族隔離制度摧殘的曼德拉毅然支持一支以白人為主的球隊代表國家出戰,而這支球隊則用無差別的體育精神感染了原本內心存在隔閡的隊員們以及全體國民。這也更加彰顯了納爾遜·曼德拉的偉大及其人格魅力!

納爾遜·曼德拉的一生是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作為酋長的兒子,他本可以衣食無憂,安享一生,但他卻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了另一條布滿坎坷和兇險的道路——消除種族的隔離,為此他不惜付出了近三十年的牢獄之災。但他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光明永遠屬於熱愛祖國,人民和生活的人……影片中所傳遞出的大愛,團結,協作及其所產生的民族凝聚力。就企業而言,我想談談如下幾點感想——

1,人格魅力:影片中納爾遜·曼德拉的人格魅力是我最受感動的,在經歷了二十七年的牢獄之災之後,他並沒有囿於個人恩怨,當選總統後不但沒有報復對他迫害的種族主義者,反而重用白人做自己的保鏢,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么我仍在獄中”。若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來說,這樣的人格魅力也當有借鑑作用。用人之道也是一門藝術,孔子在《論語》憲問篇第十四就曾這樣說:“上好禮,則民易使也”。說的就是上級對下級若多一些禮遇,那么下級就容易指使了。反之,則疏。即使當面恭敬,也將敬而遠之,離心離德!用人之道不光是要用聽話的人,個性的人也要適才而用,清人顧嗣協在《雜興》一首詩中就曾這樣說過“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取短,智高難為謀。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意思是說用人要揚長避短,不要求全責備。

2,集體凝聚力:凝聚力對於做任何事情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企業。只有在企業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之後,才有可能欣欣向榮,可持續地發展,才有可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如果企業喪失了凝聚力,人心渙散,那後果是可想而知。凝聚力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他需要有持續的企業文化做滋養,也就是這個企業的創始人的人格魅力所決定的。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影片中曼德拉的人格魅力,就影響了他周圍的人,國家,甚至全世界。所以他就能在他的國家消除種族隔閡,就能讓白人球隊代表國家出征,而成為黑人和白人團結融合的紐帶。至於我們的會館,我想就凝聚力方面做的也很不錯,比如定期給員工過生日,組織員工去旅遊等,事情雖小,意義非常。這樣不光給員工休息和交流的機會,也給企業文化增添了濃重的一筆。當然如果能夠經常的組織一些書法,歌詠,體育之類的比賽活動,效果當更妙!

3團隊協作精神:影片中跳羚隊的團隊協作精神也是值得稱道的,在遭遇了人心浮動和一連串的挫折之後,痛定思痛而重新振作起來,最終取得了勝利。做企業也是如此,如果也效法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那將是企業的悲哀,也是企業家的短視。在這方面被稱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做的相當成功。雖然他的企業用人“終身制”也有著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但在穩定員工隊伍和企業的長期發展中還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也是一個很謙和的人,見誰都禮貌在先,他的經營哲學就是:“首先要細心傾聽他人的意見”。當然員工也要以企業為榮為榮,以企業為辱而辱,這才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要知道一個企業的內部不團結,上下猜忌,員工經常的跳槽,定將是企業的悲哀!有一個精誠團結,互相協作的管理,生產和經營團隊,就一定能夠讓企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好了,最後就讓我在寫給曼德拉的一首詩作為本篇觀後感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