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返老還童》觀後感:蜂鳥隔著窗玻璃在飛

:《返老還童》改編自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形象的班傑明·巴頓,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變得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態,並在蒼老的戀人黛茜懷中離世的奇異故事。下面小編分享了《返老還童》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好端端的,把163分鐘交給班傑明,交給開始長得醜陋的,到後來返回到一個英俊少年,再到抱在手裡的一個嬰孩的,一個返老還童的男人那裡,交給一個聆聽回憶錄的美國老女人那裡。午後的閒暇時光隨著影片的故事情節在倒流在逆轉,有流回童年的感覺。一顆心,著實被片中的倒計時時鐘撞擊到了。它想將我引向哪裡?

美國電影《返老還童》,講的是人生輪迴的故事,講人的前世今生,講人從無中來,再到無中去。講班傑明的愛,黛西的愛是超越時空的愛,超越生死的愛。可以說是大愛,無言的愛,也是無奈的愛。

這是表面的,深里的東西,需要探險家的眼光。讓班傑明當海員設計,像設計一個人的人生,注定與風浪有關,生生死死需要與風雨,與厄運相搏。

結尾,一隻蜂鳥嗡嗡地,隔著窗玻璃在亂飛。它不知道玻璃是透明的,或許它以為它有能力飛過去,能穿過去。它在想不停地穿越。可見,導演的眼光水準是佩服了得的。

走出電影,窗外的天空背景一片空白。內心是嘆氣的,也是深思的。

其實,每個人從出生,以一條射線式,直衝過去,入世。有沒有誰對一個人出世時勇敢地這么說,這孩子開始進入倒計時了!由幼到老,這是一個似乎漫長的過程。但是,由老至幼算不算得人生過程另一類?記得數年前,聽人笑侃,假如人到60老時再結婚生子,留置下孩子於世,人就歸屬西天,也許可以減輕做人的許多苦難。看似笑談,論及如此大的人生課題,不得不引人深思。

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來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沒有的。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懂得時間的含義,也不知道它的珍貴性到底在哪裡。

有些人,就住在河邊,慢慢長大。然後結婚生子,打魚,曬網,吃飯,睡覺。

有些人,可能在山上放牛,在路上開車,在樹下躲雨,不經意,被閃電不幸擊中,他們趕巧了。

有些人,對音樂有著非凡的天賦,他的歌聲迷倒無數人,他還會舞蹈,雖說不是跳得很出色,但至少如黛西,說她是跳舞的流浪者。

有些人,天生會游泳,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有些人,懂得紐扣的意義。如班傑明的親生父親,一輩子與紐扣打交道。影片是不是想延伸觀眾的思索,不能肯定。肯定的是,紐扣的使命是把左面右面的衣服歸籠在一起,防寒遮羞。影片的另一層意思,指父子,家人如紐扣,生死交織在一起,不分開。

也有些人,是母親,慈悲的眼睛散發並收攏著一生一世的滄桑。如班傑明的養母奎妮,一個偉大的黑人女性。有時黑人,似乎是善良的代名詞。

也有些人,天才舞者,在人生航海的甲板上,在心靈的指縫間,舞得令人心碎,跳得觸目驚心。如那隻蜂鳥,隔著窗玻璃總在飛。

更多的人,面對死神,他們恐怖,掙扎,嘆惜,絕望。而晚年的黛西,躺在病榻上與女兒的對話卻是:

“媽媽,你害怕嗎?”

“……不,我好奇。”

人生,充滿許多好奇。連死也是。那么,死,就不可怕了。

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