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篇精選

時隔20xx年,“維吉尼亞號”重新響起航行的汽笛,“1900”再次手撫琴鍵開始了他的永恆表演。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在11月17日全國公映的第3日,票房逆襲到了冠軍位置,這部“21歲”的老片在技術修復後重新煥發出光彩,其經典魅力得以充分證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海上鋼琴師》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11月15日,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登入全國院線。此前的11月12日,《海上鋼琴師》超前鑑賞會在惠州壹洲國際影城舉行,獲得好評如潮,不少觀眾被影片感動,在結束時留下了眼淚。“每個人都能從電影中看到不同的東西。”有觀眾在觀影后表示。

《海上鋼琴師》1998年上映後立即風靡全球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在1998年推出的一部文藝巨作,上映後立即風靡全球,斬獲美國金球獎等全球各類大獎22項,中國權威影評網站豆瓣給出了9.2分的高分,影片中悠揚動人的鋼琴曲以及動人心弦的海上傳奇故事打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雖然過去了20xx年,《海上鋼琴師》仍然顯示出了其跨越時代的生命力,這部電影充滿了浪漫拉丁色彩,沒有激烈精彩的槍戰打鬥的場面,也沒有俊男靚女,只講述了一段平凡人的傳奇,卻意外成功地打造了美國式的平民英雄1900,獲得了眾多口碑與讚譽。

《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被拋棄在“維吉尼亞號”頭等艙鋼琴上的棄嬰1900在蒸汽船上成長為一名以海為家的天才鋼琴師,並最終殉船于海底的故事。在看似虛構的一個藝術家的悲劇中充滿了人的生存隱喻,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命和存在的無盡的思考。

4K技術修復還原了影片原始色調

據了解,這部經過4K技術修復後的《海上鋼琴師》版本,採用先進數位技術,解析度大幅度提升,將多年磨損的影像和聲音恢復到了當年被捕捉時的樣子,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被完美呈現,光影層次變化細膩美好。同時,此次修復還原了影片原始色調,將色彩飽和度調試至最適宜銀幕觀看的程度,完美保留了數字電影所沒有的膠片質感。畫質與電影感並重,讓走進影院的觀眾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流淌的鋼琴鏇律、在與海共舞的酣暢淋漓中體會影片散發的最極致的浪漫。

觀眾稱“這是一張遲到了20xx年的船票”

《海上鋼琴師》在1998年全球公映時,曾和國內大銀幕緣慳一面。這次4K修復版登入國內院線,有影迷稱“這是一張遲到了20xx年的船票。”

據介紹,《海上鋼琴師》於11月9日、10日舉辦了全國超前點映,上座率場均第一,領跑整個11月檔期中其他新作,使得電影獲得淘票票電影41萬觀眾的“想看”期待指數,淘票票點映開分更是高達9.6分,不負經典傳奇口碑。《海上鋼琴師》還在全國50城舉辦了媒體業務看片會,觀眾們也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在社交網路第一時間分享觀後感:“這部經典的作品從小到大已經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每次看完都會被深深地感動。一艘船,代表了一個天生的音樂精靈的全部世界。”

超前鑑賞會上,有影迷感嘆,曾經一度不能理解男主角1900始終不下船的抉擇,而如今隨著閱歷的增長,終於看懂了電影所蘊含的哲理:“十幾年前在宿舍看的時候,怎么也理解不了他為何不肯下船。現在再看,忽然明白堅守比突破可能更需要勇氣。”更有人表示被1900的勇敢徹底戳中了淚點:“我們沒有你的勇氣,我們只能依舊在人海中沉浮,抓緊或者鬆手,相逢或者失去。”

《海上鋼琴師》觀看心得

時隔20xx年,“維吉尼亞號”重新響起航行的汽笛,“1900”再次手撫琴鍵開始了他的永恆表演。

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於11月15日登入全國院線,這部公認的影史傳奇,在技術修復後重新煥發出了光彩。作為首席行銷平台,淘票票也在今年連續推廣《綠皮書》、《波西米亞狂想曲》、《何以為家》、《徒手攀岩》等奧斯卡獲獎(提名)影片之後,再次將一部影史經典推薦給中國觀眾,為電影市場提供了多樣化的優質外片內容。

“謝謝你們,在20多年後賦予我的電影新的生命。非常感激!”作為一手締造《海上鋼琴師》的傳奇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此次特地為中國觀眾寫了一封親筆信並錄製問候視頻。他在視頻中表示,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海上鋼琴師》可以進入中國的電影院和中國觀眾見面,是給了電影第二次生命,他感到非常的幸福。

上映以來,《海上鋼琴師》展示出了其作為經典的魅力。這部於1998年首映的影片,此次在登上淘票票平台後開分即達到9.6分,收穫了超過45萬的想看人數,目前累計票房近5000萬元。不少淘票票用戶留下評論道:“哭暈在了電影院,這輩子看過的最好的電影”、“這是我為數不多願意‘N的n次方’次重溫的影片,難得有4K修復”。

在這個周末,除了去影院重溫《海上鋼琴師》帶來的感動,影迷們還可以藉助淘票票“愛藝之城”平台,去回顧更多的影史經典影片。在《海上鋼琴師》重映之際,“愛藝之城”向影迷們推薦了20xx年20部高清修復片單,在優酷平台上提供了包括《人鬼情未了》、《聞香識女人》、《霸王別姬》等影史傑作,帶影迷走入“愛藝之城”,重拾經典記憶。

今年8月,淘票票聯合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簡稱“全國藝聯”)推出了“愛藝之城”,旨在為喜愛藝術電影的影迷打造一個獨特的線上社區,為用戶提供電影資訊、社區交流,以及包括周邊產品、參與官方活動在內的用戶權益。“愛藝之城”將盤活存量全國藝聯用戶,並利用大數據精準觸達更大範圍目標人群,推廣、普及藝術電影,打造全國最大的藝術電影社區。

《海上鋼琴師》觀看感悟

1.

生於斯,終於斯。不是因為懦弱,而是因為,這世界再大,再絢爛,也比不上他心中裝著的那片蔚藍。

在船上出生,在船上死亡,他是一個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人。 第一次放棄下船,他放棄了財富和名氣。 第二次放棄下船,他放棄了生命。 人們把音樂當成一種比賽,他不在意虛名和輸贏。 人們想利用他的才華致富,他不願意讓他的音樂離開他。 人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去問“為什麼”,他想活得簡單點。 寧願一生孤獨,不願隨波逐流。 人可以下船,但是不能離開大海。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而他的大海是音樂,是鋼琴,是那個女孩。

很多年前看的時候怎么都不懂1900為什麼不下船,再看之後,居然感同身受。其實,我也從來沒有下過船。面對喜歡的人,我們沒有你的勇氣,我們只能依舊在人海中沉浮,或者鬆手,或者失去。

2.

可能由於從小被遺棄的關係,他沒有安全感,後來他自己說“有限的鋼琴鍵盤和郵輪才讓我安心”,哪怕是他鍾意的女人也沒有讓他有足夠安全感的勇氣走出去。也許1900說得對,高樓大廈的世界太複雜,更有挑戰沒錯,但也會附加煩惱,為了不煩惱,他選擇不挑戰。所以只有下船的人覺得他與船共死太可惜,他自己卻覺得挺好。另外,電影所處的正是歐洲各種危機下移民美國的移民潮時代,唱片取代現場表演,爵士樂取代古典曲目,是否電影從側面表達了不要盲目順應社會趨勢,要保留住歐洲文明那種優雅的風範,少一點世俗,多一點純粹!就像畫家如果為了賣錢而畫畫,那么他的畫就不再有他自己的靈魂了一樣,20xx年全國重新上映,觀後突然感覺1900與程蝶衣很像,都在亂世中堅守著一份忠貞。

1900說,你看陸地上,有那么多條街道,橫縱交錯著,太可怕了,我看不到哪裡是盡頭。可是明明,在一個遊動著的島國一般的船上生活以此為家才更孤獨更可怕。我想,這大概是我窮極一生也不會懂得的宇宙級的浪漫和孤獨。他的靈魂和船融為了一體,這也許是他最好的結局了。

有些人從陸地到海上尋找更廣闊的世界,有些人在陸地聆聽海的聲音,而海上的人卻對無限延伸的堅實土地有著對未知的恐懼。船就是他的琴鍵,他不必下船,世界自然從他身邊經過,世界不必知道他,他卻可以從船上從琴鍵中讀懂這個世界。琴鍵是有限的,音樂是無限的,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生命的可能卻是無限的。

3.

他孤單一人來到世上,一輩子未離開一個地方,不諳世事,離群索居,然後孤生終老。他從未為世界和諧作出貢獻,他的唯一屬性僅僅是存在而已。世上多么繁華,他僅僅是一個過客,平凡一生。

孤獨的最高境界是繁華,是人類精神美麗的原因。許多人覺得斗琴那場戲是高潮也是全片最出彩部分,我卻不以為意,我喜歡暴風雨中孤獨的自娛自樂,我喜歡他第一次看到視窗心儀姑娘時手指下微妙的變調,我喜歡他掙扎久久依然選擇依戀始終沒有下這艘船。

夢想太渺小,載不動名利鄉里無盡的欲望。他不像藝術家那樣去巡演世界,展示自己的才華。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撫慰了空有一身疲倦的過客。這艘船是他全部的世界,是他的靈魂孤島,離開意味著淪亡,他不願意做一個名利場裡的佼佼者,只是寫一首曲子,送給大海一首情詩。

4.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可他並不羨慕。這是一部關於自由與理想、友情與愛情的完美作品,托納多雷用最嫻熟的視聽技法塑造了一個思特里克蘭德式的人物,海洋和音樂不僅為1900這個角色提供了生存背景,而且從始至終都參與了電影的敘事。影片將時代背景設定在人類社會最為混亂的50年(1900-1950),既通過1900這個“局外人”和“旁觀者”的角色審視、質疑20世紀以來的現代陸地文明,又以1900的叛逆者身份和永不下船的人生選擇向觀眾傳達出自由、真實、純潔的自然精神。莫里康內的音樂真的是能穿透時間的,或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也是此片的作者。

這部電影,如今在我心中依然是我看這么多年的電影排名前幾的神作。這部電影的浪漫情懷真是爆棚,藝術造詣突破天際,細細品味1900的一生真是充滿傳奇和故事性的。1900生於船而死於船,一生都捆綁在這艘巨輪之上,給這艘大船增添著無數光彩。當它是豪華遊輪時,1900是鋼琴家為大家演奏。當戰爭時期巨輪被改為醫用船時,1900的演奏從未停過,他用琴聲和天籟安撫著戰士們的傷痛,亦用鏇律和音符慰藉著瀕死的士兵,讓他們的精神和靈魂在音樂的伴送下離去。即便在槍林彈雨漫天炮彈之下,他亦從未離開過鋼琴和音樂。藝術的頑強和韌性從未輸給這個真實世界的黑暗,1900仿佛通過鋼琴和音樂,演繹著世界萬物。

如今重看,心境卻已然完全不同,如果說初看時只是在感嘆電影的美好,那么現如今再看後令我沉浸的不單是音樂和劇情了,而是生活的歷練,是1900無盡深邃的眼眸。 1900是人類最本真的模樣,擁有所有人都與生俱來的,卻又迷失捨棄掉的東西,我們人人都是馬克斯,會賣掉心愛的小號,繼續扎進生活的泥潭,

“這就是人生啊”。

《海上鋼琴師》觀後有感

時隔20xx年,“維吉尼亞號”重新響起航行的汽笛,“1900”再次手撫琴鍵開始了他的永恆表演。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在11月17日全國公映的第3日,票房逆襲到了冠軍位置,這部“21歲”的老片在技術修復後重新煥發出光彩,其經典魅力得以充分證明。

作為《海上鋼琴師》首席行銷平台,淘票票也在今年連續推廣《綠皮書》、《波西米亞狂想曲》、《何以為家》、《徒手攀岩》等奧斯卡獲獎(提名)影片之後,再次將一部影史經典推薦給中國觀眾,為電影市場提供了多樣化的優質外片內容。

《海上鋼琴師》這部於1998年首映的影片,此次國內上映,在登上淘票票平台後開分即達到9.6分,收穫了超過45萬的想看人數,目前累計票房已破5100萬元。不少淘票票用戶留下評論道:“哭暈在了電影院,這輩子看過的最好的電影”、“這是我為數不多願意‘N的n次方’次重溫的影片,難得有4K修復”。

作為一手締造《海上鋼琴師》的傳奇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此次特地為中國觀眾寫了一封親筆信並錄製問候視頻。他在視頻中表示,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海上鋼琴師》可以進入中國的電影院和中國觀眾見面,是給了電影第二次生命,他感到非常的幸福。“謝謝你們,在20多年後賦予我的電影新的生命。非常感激!”

在這個周末,除了去影院重溫《海上鋼琴師》帶來的感動,影迷們還可以藉助淘票票“愛藝之城”平台,去回顧更多的影史經典影片。在《海上鋼琴師》重映之際,“愛藝之城”向影迷們推薦了20xx年20部高清修復片單,在優酷平台上提供了包括《人鬼情未了》、《聞香識女人》、《霸王別姬》等影史傑作,帶影迷走入“愛藝之城”,重拾經典記憶。

今年8月,淘票票聯合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簡稱“全國藝聯”)推出了“愛藝之城”,旨在為喜愛藝術電影的影迷打造一個獨特的線上社區,為用戶提供電影資訊、社區交流,以及包括周邊產品、參與官方活動在內的用戶權益。“愛藝之城”將盤活存量全國藝聯用戶,並利用大數據精準觸達更大範圍目標人群,推廣、普及藝術電影,打造全國最大的藝術電影社區。

《海上鋼琴師》觀看體會

影片背景:《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托納托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里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里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該片4K修復版於20xx年11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1920xx年,美國工業革命爆發,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經濟地位迅速上升,來往歐美大陸的客貨運量急劇增長,出現了許多巨型遊輪,發生了許多動人的故事,有些人就在遊輪上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比如在這一艘遊輪上,老水手丹尼發現的,被遺棄在餐廳里的鋼琴上的這名男嬰。

丹尼收養了男嬰,並給他取名為“1900”。在丹尼的陪伴下,“1900”在遊輪底倉的鏟煤房度過了八歲前的時光。

直至一次意外致使老丹尼去世……葬禮上,仿佛命中注定般,“1900”第一次聽到了音樂。

此後,“1900”便愈發被遊輪餐廳中的鋼琴所吸引……

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走近鋼琴,坐上琴凳,觸摸琴鍵,指尖不自覺的跳躍起來……

隨後眾人便被優美的鏇律所吸引,“1900”對鋼琴無師自通的掌握堪稱上帝的恩賜。

從此遊輪上多了一位少年鋼琴師,無論是上等倉的餐廳還是下等倉的候船室,“1900”鼓舞人心的演奏總能引得眾人歡呼。

然而縱使經常活在聚光燈下,總耐不住每每曲終人散後,“1900”便會沉浸在深深的孤單里……

直到有一天,遊輪遇上了風雨,他看到了新來的小號手因暈船在餐廳里嘔吐……

“1900”用鋼琴拯救了他,他後來一生的好朋友托尼,讓音符踏著海浪的節拍起舞,用音樂的悠揚化解波濤的搖晃。

二人的搭檔演出讓遊輪更加多彩多姿,隨著遊輪來往於世界“1900”的也聲名遠播……後來竟引得發明了爵士樂的鋼琴家莫頓造訪,要與“1900”一較高下。

第一回合,莫頓用一支香菸的時間精準的演奏了他賴以成名的爵士樂,一曲終了,掌聲雷動,而“1900”卻認為音樂不是決鬥的武器,淡淡的彈了一首《平安夜》,這種態度卻令莫頓更加不滿。

第二回合,莫頓彈奏了另一首更廣為流傳的曲子,“1900”由於被莫頓的演奏所感動便還原了莫頓的曲子,這真令人們稱奇……當然,現場模仿本人的演奏更令莫頓憤怒。

第三回合,莫頓用一首速度極快的曲子炫技,希望將“1900”一舉擊敗,不料這反而激起了“1900”的自尊心——武器化了的音樂已經違背了音樂的意義、傷害了音樂的尊嚴,“1900”以一首數倍速度於莫頓的曲子回敬之,曲罷,觀眾還驚呆在剛才的鏇律里……

“1900”用因快速顫抖而過度發熱的琴弦點燃了香菸,塞進了莫頓的嘴裡,反應過來的人群開始沸騰,“1900”成為了超越鋼琴大師的存在。

然而此後,“1900”的生活卻並沒有因此改變,他依然在遊輪上做著鋼琴師,彈奏著伴隨他一生的兩架鋼琴。

依然,無論是在餐廳為上等倉的貴賓、還是在候船室為下等倉的普通客人,都以同樣的熱情彈奏著一曲曲由心而生的樂章。

哪怕有一天,他有了錄製唱片、改變命運的機會……哪怕有一天,他有了走下遊輪、尋找他心愛的姑娘的理由……

他依然選擇留下,留在這艘遊輪上,留在這個他從小到大都不曾離開過的地方。

哪怕後來,這艘遊輪因報廢而被爆破,“1900”的選擇依然是——和遊輪一起葬身海底。

而他一生中使用過的那兩台鋼琴,便被樂器商家回收,關於這兩台鋼琴的故事,除了“1900”的摯友托尼,便再沒有人知道了……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人們自然再難見到“1900”彈奏了一生的那兩台鋼琴……而經典,卻總會在歷史的偶然里延續……

現在,如果你想親身體驗穿越120xx年而來的——

“1900”那樣的兩架古董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