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精彩影評5篇_觀後感800字

看 《攀登者》電影,時而讓人無語凝噎。那是因為它不夠完美。時而心潮澎湃。心潮澎湃是因為,我的祖國,七十年來,歷經風雨坎坷,一路前行。希望以下觀後感對您有所幫助!

《攀登者》觀後感一

可能對這片子的期待太高,說實在的有點失望,配音跟口型看的著實難受,演技不可否認的,確實有,感覺這部戲就張譯最入戲,但是節奏太亂,最搞笑的就是,訓練部分居然這么少,導演把愛情拍的比登山還重要,愛情戲份太過突出,說好的攀登,一集下來一大堆愛情戲份,完全對不起片名,正如評論里說的,應該改名叫《珠峰絕戀》。

《攀登者》觀後感二

衝著吳京去看的點映,看完了在打三星和四星之間猶豫。平心而論這片子不算爛片,它要是不叫攀登者叫珠峰之戀之類的名字也不會有這么大的爭議。我看的時候一直在想吳京站立於大地之上(人形高達是這樣的)。但它是根據飽含著特殊歷史意義的真實故事改編,這片子拍得對不起那些偉大而堅韌的原型人物們。編劇絕對跑偏了,我不知道為什麼一個這樣一個獻禮片要加這么多基本無用甚至拖後腿的感情戲。這些感情戲非但沒能豐富角色的性格,而且還給人物塑造造成了打擊。

在影片中這種嚴酷的環境下,滿腦子粉紅泡泡是很不合時宜的,甚至可以說搞不清狀況。而這些角色,按理說接受了嚴格訓練和專業培訓的角色,不觀察周遭就貿然行動導致自己和意中人遭難,攀登至關鍵地段為了和戀人通信更加清晰擅自離隊,通知氣象的變化時哪怕自己已經不適合傳達了還要在可能誤傳的情況下和戀人通話到死。我不明白導演和編劇是出於什麼考慮讓人物形象和劇情設計為了感情戲做出這種犧牲的。整個敘述的重點就是偏的。60年的攀登完全可以加重戲份。現實原型的留氧氣瓶最後奇蹟生還的事跡不夠好嗎?不夠感人嗎?這種情誼和意志不夠動人嗎?

曲秋林和方五洲兩人的嫌隙也沒有用心地處理,他們解散了,重聚以後就開始生分。在沒有解散前應該就給他們一個因為攝像機衝突的戲份,成品的鋪墊我個人覺得不夠。這條線如果用心拍了是可以作為影片的骨子的。兩個演員都演的很好,應該給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但這個矛盾匆匆就結束了。

我覺得很關鍵的一個部分,人員的選拔導演和編劇居然提都沒提。只能說他們根本搞不清重點。訓練部分也是淪為了感情戲的背景。70年代3次登峰,第一次的作用仿佛就是刷刷感情戲,讓楊光能有個出場場合和退場理由。我無法理解那個燙傷。水在那種地方沸點是不高的。我甚至無法理解楊光這個角色的意義,他在故事裡先是一副重點人物的樣子上場,然後莫名其妙的下場。請問這個角色是來幹嘛的?因為需要把演員塞進去所以設定的角色嗎?聽說他的原型是夏伯瑜先生,老先生為了幫助一位丟失睡袋的藏族同胞而導致小腿截肢。又是一位辜負了原型的角色。編劇顯然缺乏這樣的同情心,無法理解這種犧牲精神和動人關懷。要給人物找理由,上珠峰是為了爸爸,讓睡袋是因為不小心導致隊友受傷。

何必呢!你不能理解,難道就不能接受它,尊重它嗎?

第2次登峰明明到了第二台階,李國梁都說了繼續,然後半點沒交待他們怎么沒有登頂成功。說起李國梁,我懷疑他和編劇有仇。他頂著這么個名字,跟老一輩說該我們接棒了。結果臨門一腳突然就犧牲了,還是要方五洲來。太諷刺了。編劇寫的時候沒覺得哪裡不對嗎?

另外一個問題是畫音不同步,大部分口型是對不上的。這使得我觀影時有點出戲,因為並不是所有演員的台詞處理得都很好,楊光因為老喜歡說一些偏書面的台詞,又不同步,給我一種輕浮感。

唉,一路寫下來,我國是多么缺好導演和好編劇啊!這影片的演員不差了,題材也非常好,最後出來的卻是這幅樣子!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攀登者》觀後感三

希望不要太大失望就不會太多,提前半個月買票,為了我胡,期待了很久,特地趕回來看這場電影。結果糊了我的腦子的劇情,看的尷尬癌都犯了,這么多年頭一次提前離場,看到終於登頂了,心想我去終於結束了,可以走了。

給一星不能太多浪費了這么多演技顏值線上的演員,本來是部很勵志很具有時代意義以及愛國主義情懷的電影還特地在國慶70年上映,結果偏偏尬的戀愛劇情拖沓多餘,讓我看的直接想2倍速快進,男的都在登頂黑糊了,女的還可以白白淨淨跟個傻白甜一樣是什麼鬼?不是在同一個藏區還有李國梁和黑牡丹極度尷尬的曖昧和吻,讓我不忍直視!!!完全是黑化女性角色只會腦殘拖後腿,天天沒事盡想著怎么搞曖昧。開篇太多徐櫻和五洲的愛情萌芽故事,而且以徐櫻口吻來敘述開頭那40分鐘劇情看你倆在談(曖)戀(昧)愛(期),就讓我不耐煩了,what?我來看了部愛情文藝片?花點時間說說被不承認如何堅持勵志的不放棄努力不好嘛?偏偏去談情說愛,合適嗎?特別最後一次登頂二級階梯上去的時候,通的那通電話,看得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打著打著電話她竟然噴血了,我都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爬上去的沒死,下面一通電話反而死了,那五洲為了救你受傷,李國梁主動請纓帶隊上去結果死了是什麼鬼?

關鍵時刻小情小愛,我就想拖出編劇來問問你咋想的呢?我一點愛國主義情懷沒感受到,是我的問題嘛?本該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的劇情,我以為開局的高潮原來就是全劇的高潮了,我也不知道我看了個什麼?我是真的超期待,畢竟賣力的宣傳了這么久。這么惡劣的環境拍攝演員們都牟足了勁。這么鬆散的劇情,貫穿的主線勵志登峰這件事也變得敷衍。三段cp都尬到不行,我胡那個更是多餘的感覺。勁添亂的沒上去腿也瘸了。

不要去看了,全劇高潮智商線上也就開篇10分鐘那劇情,剩下都湊合,偶爾來點打雞血,分分鐘想離場。難怪排片這么多上座率確低於同檔期另外兩部電影,是有原因的,編劇導演的鍋,演員就不要背了。而且後期不走心,連口型都對不上,當觀眾眼瞎嘛?硬傷bug就不用說了,8000多米不喘氣,搭梯子分分鐘搞定,怎么想的走點心行不?誰給你們勇氣拿出這樣片子忽悠觀眾來的。不是說要求過高了,而是你拍片用了如此強大陣容,宣傳起點打的就是愛國勵志情懷勇攀高峰,不然我看的啥?電影名如果說是《珠峰絕戀》那我肯定不去看了!

這部電影正式上映已經是第五天,爭議非常大。口碑和票房有目共睹,已經提前退出國慶檔的三家之爭,可以說沒有黑的必要了,那些個說買水軍來黑電影的你們可以閉嘴了,這就是拍砸了的電影。不管我之前有多喜歡演員,有多期待這個題材,我都不能昧著良心說這是部誠意之作,它的問題顯而易見。

1,硬傷。口型對不上,其實一開始沒注意到這點,我都在順著演的看劇情發展和台詞,為什麼掐台詞,因為有個習慣,一部好電影好劇本一定會有經典台詞打動你,我想記下來。結果是我看了大概一個小時,沒有什麼深度廣度的台詞讓我印象深刻。劇情亂的可以,特別是尬戀愛的我就沒耐心了,李國梁和黑牡丹那段,到了吹口琴那裡,我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之後發現不僅這段,徐櫻很多時候也是口型對不上,想跟朋友吐槽,才發現她已經在玩消消樂,旁邊的人都在玩手機。回來後翻看很多同反應問題的評論才知道,這部劇後期配音剪輯改動了很多劇本台詞,就投機取巧的以為這樣能糊弄過去,沒想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主題。偏離主題是最最致命的。要知道這是部主鏇律愛國主義題材的勵志片,就像電影名一樣《攀登者》,你最起碼要讓我時時刻刻記住這部電影的主鏇律不出戲吧。一開始60年三個人登頂那段我很感動,因為看過之前演講這是當年真實事件基本還原了。做了個鋪墊我以為全劇就這么勵志的開場了,結果畫風一轉,到了徐櫻的口吻開始來敘述她和他的曖昧愛情故事……what?我有看到演員有很努力的在演,但是我不是來看文藝愛情片的啊,如果這是部電視劇,這樣篇幅寫愛情,沒問題你有大把時間去說這是以小愛襯托大愛,但問題這隻有短短一個多小時《攀登者》,不是叫《珠峰絕戀》的電影。

連我覺得最應該重點寫的60年那次登頂因為沒有影像資料結果不被世界範圍內國家以及登山愛好者承認的感受都是以徐櫻口吻來敘述,特別是連自己教的學生都開始質疑的時候電影就安排徐櫻一句話再也沒有去過學校上課……我佛了,另外兩個更是,一句話都不吭,曲松林把這賬就記在了五洲那兒覺得當時不應該救他應該救相機,然後事事對著幹,最後還害死了李國梁才猛然醒悟,這是什麼腦迴路劇情

要知道這個點的重要性,當時登頂除了征服最高峰個人成就之外,承載著國家在戰後積貧積弱被全世界看不起群嘲的情況下涉及到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這個點難道不應該重點被突出嘛?

當時南珠峰已經有人登頂成功其中就有尼泊爾人,國際上不承認這是中國領土,群嘲並認為沒有中國人能到達這個地方。中蘇本來聯合登頂但50代關係破裂後蘇聯撤走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其中包括專業登山人員,在當時條件下,登頂幾乎成了不可能,而且我看的其他評論也有說,當時條件下的專業登山設備是要國外的,沒有其他國家提供,要在香港兌成外匯後購入,這個點難道也不該說?

實際上電影演的是什麼?五洲帶著徐櫻去廢棄工廠上演了一段人猿泰山似的攀爬,上去一大段表白前奏,硬是沒說出口表白……還有被下放到工廠做鍋爐工被人砸玻璃群嘲,徐櫻衝出來比五洲還激動的罵街鳴不平。然後轉身去了蘇聯學習20xx年……想表現啥?!

國家都大篇幅報導了三人登頂予以肯定了,國際上不肯定就算了別人口沒法封,自己國家的人不承認倒是被重點突出來了,是想說自己國家的人凝聚力向心力都不夠嘛?

3,原型。都說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我覺得被黑的最慘的就是黑牡丹這個角色原型——潘多。

這個人物原型是藏族女登山員潘多,1975年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頂的女性。她在36歲剛生完三胎6個月奔赴參與登山組織訓練,從運輸隊轉到登山突擊隊,她在之前登山得了雪盲症並且腳指頭截肢了,而且她丈夫是她的引路人更是並肩前行有些共同目標的隊友。然而電影裡拍成了什麼?亂闖別人房間翻設備,訓練時無腦提前掐秒表以為是在幫心愛的人,特別是掉下去幫李國梁胡亂一通人工呼吸尬的呀不忍直視,就這樣最後竟然登頂了?請問她怎么訓練的就能登頂了?她一開始不是後勤的嘛?

4,個人英雄。這部電影有幾個打雞血的鏡頭,第一五洲3分鐘內完成整套訓練,不得不說吳京武戲很棒,真的很能扛實打實的拼出來的,這個點我也覺得沒問題,但是這個雞血打完後,曲松林都說了他對李國梁會要求更多是因為他覺得李和當年自己一樣承擔著扛起相機紀錄登頂的重要作用,那我順著這個點是不是應該看到些最起碼李國梁為了這個目標努力點訓練的鏡頭,然而我看到了什麼,他和黑牡丹的眼神感情戲,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導演怎么想的,應該激情澎湃的時候來談談感情戀戀愛?就像是剛燃燒起來的火苗啪一盆冷水澆下來涼了。

還有五洲為愛扛起小雪山,飛躍小斷層,那是海拔六七千米的地方,不是平地可以跳躍的小水溝,穿這么厚重的登山服那就要有點常識性的劇情吧?還有就是在五洲為愛扛起小雪山的時候注意到了,徐櫻的妝容,當時我就跟我朋友吐槽,你看下章子怡眉毛眼睛嘴巴妝容有多精緻,白裡透紅的皮膚多好。有點常識都知道在藏區高原上太陽直射環境下不要說長期,就算待個幾天也會膚黑高原紅吧,章子怡帶領的一隊氣象觀測組我只有一個詞形容她們——洋氣。

不得不說國際章演技可以,但是對待角色嚴謹的態度真的沒有以前好了,她之前《我的父親母親》不是不能放下身段演這類似妝容的角色,但是到這怎么就這么不嚴謹了呢?

還有最後一段她們倆占用軍用電台在即將登頂的二級階梯上談情說愛開始表白,不顧同氣象組同時勸阻,展開一段腦迴路清奇的對白(表白)想要拔高主題攀登沒想到觀眾口碑一致差評,唉……

5,講講我胡。對,我是因為我胡買的票,從《琅琊榜》之後沒有很出彩的角色了,我被策宣暴風式洗腦的安利來看我胡的表演。我看到半個小時我胡十幾個鏡頭裡寥寥數語的台詞,最後第二次登頂被迫全組下線還是在經歷風暴這么驚心動魄的一晚,沒被大風颳下來的登山隊,因為我胡下來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劇情會順著我胡因為有家族遺傳可能得馬凡綜合徵,然後有一段為了夢想和挑戰自我的勵志故事情節,可是我看到了什麼?添亂的把燒水壺打翻又英雄主義式的把睡袋割開讓給隊友因為覺得愧疚把她燙傷?

儘管我很敬佩原型人物——夏伯渝前輩。真人真事太勵志了,可是被電影拍出來我怎么一點感受不到他勵志。夏老當年是為了幫助同隊伍有丟了睡袋的藏族小姑娘,認為自己體力好沒問題,把睡袋讓給了別人。可是導演非要安排這個打翻水壺這個情節,是不相信人能無私奉獻勇於犧牲自我的精神嘛?

6,保護攝像機問題。感謝這位大哥不厭其煩的去給低分評價影評裡面貼評懟,不然我差點忘了這個bug。

他原話:評一星二星的大都沒說到捍衛祖國背景下的“保護攝影機”這個整部影片的核心情感,張譯對吳京那么多年的恨,受張譯影響做選擇的井柏然的犧牲,都跟能證明當時登頂珠峰對於捍衛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重要意義。 說明他們根本就沒完整的把這部電影從頭看到結束,了解個表面就準備了黑稿去領賞了。

我呢,最討厭無腦上來就懟的,這個有點腦子,但是無腦認為我寫個影評黑可以領賞的,你怎么不說五星吹的都可以領片方賞錢呢?一看就根本沒看我寫了什麼沒針對回復,不敢正面硬扛這些問題。那么我就針對你說這問題來說說這個bug。第一次登頂,隊長先死了,臨死前任命五洲為隊長繼續攀登。三人登頂,曲松林差點掛了,這一段英雄式救援也算驚險刺激了。作為隊長他選擇了救人,相機給丟了。對,沒錯,丟了……然後因為這個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資料,不被承認曲松林把全責算在了五洲頭上,包括對再次登頂和自己一樣背負著同樣擔子的李國梁要求嚴苛,甚至間接害死了李,突然間醒悟過來自己錯了,最後在五洲準備最後一次登頂,態度360°大轉,不許上,太冒險,太危險……what?所以張譯這個角色和主角是從頭扛到尾,要我說就是赤裸裸的反派了吧,我說進,你說退,我說退,你說進,偏偏對著幹。五洲還是他的救命恩人,就像他們那晚上三人交流一樣,五洲問了他換做是我處於那個情況你會怎么選擇?他還是固執己見。他這個角色應該不是經歷過一兩次登山,也不是見過一兩次犧牲吧,他會不明白相機和人誰更重要在可選擇情況下,況且救回相機是誰都會用的嘛?能保證之後就能成功登頂這個問題他想了20xx年都沒想通是有多固執,結果李國梁犧牲了,他能在海拔六七千米的甚至不確定的地方快速找到並帶回屍體迅速醒悟,導演的邏輯是什麼?

然後說到李國梁的死,也是大bug,在二級階梯即將登頂,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就因為拍個照,天降橫禍迎面砸下來個氧氣瓶,他下去了,掉下去了,最後到了懸崖,另外3隊友努力拉不上來,然後李國梁掙扎把相機扔給了他隊友讓他們繼續登頂,自己割繩子掉下去死了。導演其實不安排他另一個隊友也掉下去這個點,我都不會想起來吐槽,你是怎么想的,3個人拉不上1個人,結果2個人能拉上來1個人?那這次他們選擇了保護攝像機,他們又是怎么沒有繼續登頂?怎么下來的,都沒交代清楚,那李國梁犧牲意義何在?就為了讓曲松林幡然醒悟,給最後五洲登頂做鋪墊?這腦迴路劇情怎么想的?硬加戲拼湊的嘛?

總得來說我不否認這些為這部電影辛苦付出的人,是很多人的心血。就像其他up主說的,如果演技滿分100分我會給這部戲演員200分,但是同樣我會給這部劇的導演劇本剪輯給到負200分。沒有同情分一說,它拍出來給觀眾看就要接受市場接受觀眾的檢測。好的作品會讓觀眾有很多反思和警醒,相反就是因為不盡人意才會讓電影製作人和投資者更加深刻反省,觀眾已經沒這么好糊弄了。當初找李仁港就應該全方位考慮清楚,不是守時省錢就行能拍,周期短製作糙以為大牌加持就能忽悠觀眾,真的是可惜了好演員,浪費了好題材。但是我感謝它讓我這么認真的思考一部電影,然後真正的從各種史料去了解那一段真實的歷史而不是被電影糊弄過的劇情。這影響了我對歷史題材作品的更高要求,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會對事實和史實類題材作品再創作如此要求嚴苛,因為不尊重瞎編才是最大的傷害和對觀眾的不負責。

那個年代很特殊,國家剛成立,西藏剛解放,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可是確趕上大躍進人民公社化,三年自然災害,加上十年,國際外交上的壓力,雪上加霜的環境,可以說異常艱難,這個時候特別需要的就是國家凝聚力和向心力團結一致的時候,從攀登珠穆朗瑪峰這個角度以小見大可以很好的讓我們感受到那個年代激情澎湃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永不放棄攀登頂峰的決心,讓我們感受到前輩們的努力換來的我們今天俯瞰世界的角度。因為我們沒經歷才更需要優秀作品來引導,可是導演並沒有讓我看到這個點,才會讓我感到如此的失望,全程更像是五洲的個人英雄表演秀,動作戲好可以加分,但是一味的只強調這個還強加愛情只會讓人覺得導演這部戲格局太小。

還有在下面懟我給1分不道德,你說作品可以,上升到人會顯得你自己很low,畢竟不是我一個人說電影不好,而且我認識你嘛,誰給你這么大臉評價我人品。我花了錢買了票看了部讓我覺得不值膈應的電影還不能說了,不說是會讓更多人一樣膈應。你要是覺得好請自行梳理好這部電影的優點,安利更多人去電影院觀看,這是最有利的支持,不是一個勁罵街似的亂吠,跟得了狂犬病一樣見人就咬。有本事自行寫一篇好好洗洗自己腦子看能不能憋出一篇原創安利,不要當伸手黨。

最後我想說阿來的劇本不是電影這樣拍的,有舍小家為大家的內容就是徐櫻和五洲是結婚了,並且五洲收到了通知再次登山的時候,徐櫻不讓去但是並沒有告訴他自己已經懷孕了,最後還是在兒子一歲多的時候自己也跟著上了珠峰成了氣象組一員,懂嗎?這才是舍小家為大家好內容,不讓去是人之常情,但是不告訴,最後跟著去是最大的支持是大愛。。。

《攀登者》觀後感四

電影其實很不錯,只是演員陣容太過強大了,上映前大家對這部片子的期待值過高,導致現在有部分人認為導演毀了這部片子。誠然,這個故事或許還可以講得更好,但是對我來講,我已經挺滿意了。

我為什麼說滿意?

在整個觀影體驗中,影片中那種為國攀登的使命感、責任感壓的我心頭沉甸甸的,好幾次激動得眼含熱淚,心中對老一輩為國奉獻生命的前輩無限感激。在那樣的年代裡,一窮二白的中國做出了很多偉大的成就,不只是登頂珠穆朗瑪峰這一件事,還有很多奇蹟發生。。。。。。這些都是老一輩中國人用生命換來的,我很感激《攀登者》團隊為現在我們這樣一群00後、90後展現出這樣一種為國為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家國,家國,中國傳統文化總是把這兩個字放到一起。然而當影片中,方五洲因為登頂夢想沒有實現而沒有成家時,許多人大罵感情戲太多。感情戲真的多嗎?或許很多,但是方五洲和徐瓔這一段感情戲一點都不生硬,反而很合理。沒有這段感情線貫穿劇本始終,這部影片反而會少了很多人情味,更會降低觀眾對方五洲的認可。如果沒有這段感情戲,觀眾不會知道方五洲為了登山這個夢想失去了多么珍貴的東西。觀眾心裡只會想:看吧,這個人只是一個被國家主義洗腦的,沒有感情的登山機器而已。

談談徐瓔這個角色,一登場,從她的言行舉止中,毫不掩飾對方五洲的愛意,甚至在當方五洲登頂受人質疑時挺身而出,這樣的姑娘太令人憐惜了。那么方五洲為什麼沒有留下徐瓔呢?他不喜歡徐瓔嗎?顯然不是,當他爬上工廠頂部時,他目光炯炯盯著徐瓔時,所有觀眾都知道他要對這個姑娘說什麼。

那句表白終究被一個壞訊息打斷,國際上不承認中國登頂珠穆朗瑪峰。登頂三人組遭到質疑,甚至被國家冷落,方五洲也因此受到巨大打擊,那句對徐瓔的表白也再沒有從他嘴裡說出。其實徐瓔給了方五洲很多次機會,臨走前還特地過來問方五洲,那天在工廠到底要對她說什麼。

然而她終究什麼都沒有等到,最終帶著遺憾出國。這個時候的方五洲,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狀態,為什麼不接受徐瓔?我嘗試把自己代入到影片中的方五洲身上,我問自己,如果我獲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我有多么希望獲得認可。如果沒有人認可你怎么辦?你所做的一切還有意義嗎?更何況攀登珠穆朗瑪不僅僅是個人成就,更是國家領土之爭。

我想如果我是方五洲,我可能會瘋,愛情什麼的,到那個時候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我的整個人生都已經陷入到自我懷疑、自我糾結的無限矛盾當中了。但是方五洲畢竟是方五洲,他很強大,導演給方五洲塑造成了一個極具個人英雄主義的角色,這一點確實是影片的一大敗筆。方五洲的強大之處在於他沒有完全放棄再度登山,他把愛情埋在心裡深處,並且堅持天天鍛鍊身體,處心積慮的等待下一次國家徵召他登山。

感情戲發展到這裡並沒有結束,在國家登山隊集結時,方五洲遇上了歸國的徐瓔。這個時候兩個人的關係很微妙,仍然互相喜歡,但是誰也不敢開那個口。兩人心照不宣,但是在後面的登山沖頂過程中,一系列事情又讓兩個感情快速升溫。直到最後,方五洲那一吻,突然讓我有點心驚肉跳,差點就激動的哭了出來。這就像壓抑很久的火山,突然小小爆發了一下,他們的感情在這一刻終於升溫了,也讓觀眾心裡甜了一下。

後面的故事不想再寫下去了,總之這段感情線的結局並不是皆大歡喜。方五洲終於在登山過程中,失去了徐瓔。從這一刻,我很深刻的感受到了,這群為國家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到底失去了什麼。說不心痛是假的,我的共情能力真的很強,那一刻我眼裡積蓄的淚水終於滑落了,心中湧起的無限敬意,不只是給方五洲,也給徐瓔這個堅強又羞澀的姑娘,也給所有的登山隊友。

身處新中國建國70周年的今天,我們國家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很難去理解當年那些登山隊員不選擇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定日子,而去選擇這樣一條艱難險阻。但是再仔細一想,我們今天不也有這樣一群無私奉獻的人嗎,那些邊防官兵、那些沖在科研第一線的科學家、技術員、那些創造一個又一個中國成就的人們,他們不也一樣繼續著方五洲那一代人的精神,讓中國能夠穩定發展,並且逐漸走上偉大復興之路嗎?

所以,中國真的永遠不缺方五洲這樣的人。

身為中國人,真的很自豪。

《攀登者》觀後感五

最多兩顆星 沒什麼可取之處 期待了這么久 結果……… 看一半就不想看了

1.聲音跟口型太多對不上的了,這么多好演員 感覺都浪費了 不夠良心

2.特效就普普通通 沒有任何驚艷的趕腳

3.最主要的劇情 太薄弱了 沒吸引力 一直是強輸出 沒有循序漸進 劇情就是一爬山就山崩 一山崩吳京就來救人

4.井柏然這個感情線 前期看著好生硬 後面還闊以哈

演員 演技都線上 看到中間實在沒忍住寫評價 因為真的真的很失望 希望以後多出一些有質量的好片子 片子製作讓人感覺是很趕 處理不夠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