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中國機長》電影觀後感5篇

《中國機長》(The Captain)是由劉偉強執導,於勇敢編劇,李錦文監製,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張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的劇情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xx最新《中國機長》電影觀後感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中國機長》觀後感1

今天,我觀看了《中國機長》這部電影,那叫一個震撼人心呀!下面我先來介紹一下影片的大概內容:

故事發生在20xx年5月14日,機長劉天健和8名機組人員本以為這是一個平常的航行任務,其實不然。這是川航8633一次從重慶飛往拉薩的航線,在航行途中遭遇強氣流,因為過於顛簸,只能上升至9800米。可是沒想到,由於氣壓太強,駕駛室的前擋風玻璃突然破碎,副機長也差點飛出去。而機長劉天健只能邊經受刺骨氣流的衝擊,邊拉住掛在窗外的副機長還要邊開飛機。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接下來為了返航還要穿過積雨雲,那片積雨雲好像無邊無際,怎么也開不到盡頭,雲中還夾雜著冰雹。在機長的堅持和拼搏下,飛機終於穿過了積雨雲。而落地又是一個問題,飛機沒有飛完全程,油剩得太多,時速過快,落地十分危險。最後在三個機長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推動了有故障的反推進器,才沒有衝出跑道安全著落。看到這裡我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到肚子裡。

機長和空乘人員們都十分可敬,他們都在拼盡全力與這場天災抗爭,特別是機長劉天健,他曾是空軍戰鬥機飛行員,所以他有軍人的沉穩和超於常人的耐力。當時在龐大的積雨雲面前,大家都以為他是慌亂而兜圈子,其實他是在等待生的時機--積雨雲錯開的一條縫。雖然前擋風玻璃碎了,刺骨的寒風一直吹著他,可他始終不曾放棄,堅持到飛機停穩的那一刻。

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機長啊!我要像他學習,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習他臨危不懼的品質,學習他永不放棄的意志!中國好機長,我們為你致敬!

中國機長觀後感2

遲到的觀後感。。。

前幾天和大家分享了小編看完《我和我的祖國》的觀後感,就在那後一天小編又去看了國慶大片《中國機長》。不得不佩服咱們的導演們和這些影片上映時間的恰到好處,恰逢祖國母親70大壽,不僅僅給祖國母親獻了一份大禮,同時讓我們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讓新中國一代一代的青年們為祖國而驕傲自豪,讓我們倍感力量,為新中國的未來貢獻屬於我們的一份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中國機長》是根據20xx年四川航空公司劉傳建機長的真實故事進行改編的。在去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上網看了劉傳建機長的採訪,大概了解了一下當年的事情,和《中國機長》這部影片表現得基本一致。網上有很多的人看完《中國機長》後都說,以後不敢坐飛機了,但我卻不同,在經濟能夠提供的條件下,可以坐飛機就坐飛機。從前的我不知道一輛飛機起飛後原來時刻都有雷達定位,經過不同的區域需要與不同的塔台進行聯繫,不僅僅是機長要保障飛機的安全,空姐們接受了系統的訓練,保障在困難來臨的時候能夠應急處理各種事情。同時,在陸地上,還有一大批的工作人員在後台監測這輛飛機保障機上人員的安全。看電影的時候,我的腦海一直在回顧我的一次次飛行,從前的我還是會抱怨,機票真的很貴,感覺在飛機上的一分一秒都是在花錢,但現在,我的腦海總會跳出一個字,值。有這樣一群把自己生命看的如此重要的人在不懈的努力,在為自己的每一分一秒負責,再多付一點都很值。

基本上每部影片都會穿插感情線路,《中國機長》也不例外,在影片中穿插的家庭線一直勾著我們,一開頭機長就說要回去給三歲女兒過生日,旅客中有和家人吵架上了飛機到起飛都沒有回覆爸媽訊息的女孩,有要送哥哥骨灰回家的藏民,有聾啞女孩等。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的故事,每個人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飛機遇到氣流的時候,在飛機釋壓後,機體不穩,人心惶惶的時候,空姐們不慌不忙解決問題的大氣;機艙內自己身處危險,為了機身的乘客,咬牙堅持的機長的頑強;陸地上,時刻緊張著飛機的工作人員的配合。每一樣都在告示我們,每一個乘客的身後都有太多的保障,我們的生命有那么多人都在為我們努力,更何況我們自己呢,我們也要盡全力去生活,盡己力去活著。

那一張張為了我們而努力的臉,我們應該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中國機長》觀後感3

國慶節在廈門玩了三天,看了倆場電影。電影《中國機長》就是其中一部。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對現實中的“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前往拉薩,當飛機來到9800米高度巡航時,機組發現飛機右側內擋玻璃出現裂紋。憑藉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機組成員駕駛飛機安全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所有乘客平安。

機組成功處置險情,機長將飛機成功降落於成都雙流機場事件引起了全國乃至海外熱議,都在宣揚該機長的高超技術水平、超強的應急反應能力和優良的職業素養,為我國和川航掙足了顏面,也使機長成為了先進典型。

觀後:新時代偉大事業需要千千萬萬個英雄群體、英雄人物,學習英雄事跡、弘揚英雄精神,體現在平凡崗位上,體現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責任意識上。

這些,看似平凡的人,日復一日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凡,在自己的崗位書寫奇蹟,而他們才是最值得被記住的人。

可以看出,“認真”二字,是《中國機長》一直在做,也是拚命在做的事。他們所做的一切,感動了全國觀眾。

中國民航英雄機組英勇事跡己經過去一年多了,但是他的故事,他們的精神,都擁有非常強的潛力。在此,衷心地祝賀《中國機長》電影在國慶首映式上取得了令人非常滿意的成績!

《中國機長》觀後感4

一個溫馨的問候,幾句調皮的搭訕,一段沉痛的過去,一個期待的眼神,一個驕奢的內心,一個純潔的心靈,一個懵懂的女孩,一個經驗豐富的機長,冥冥之中將這一群人捆綁在了一起,經歷了一場生死輪迴。

一個美好的清晨,嘻嘻哈哈的歡聲笑語中夾雜著緊張的氣氛,一個名叫8633的航班從重慶飛往了拉薩,飛機上的一切跟往常一模一樣,大家都處於放鬆的狀態中。突然,飛機的前擋風玻璃破裂,副駕駛員被半截身體被吸到外面,裸露在空中,整個飛機瞬間的變得混亂不堪,女孩的哭聲,少女的抱怨,男人的憤怒,所有人的恐懼,可是這裡有五名肩負神聖職責的乘務人員,他們迅速維護機艙秩序,幫助乘客帶好氧氣罩,安撫大家的情緒,雖然自己的內心也是無比恐懼,但是他們依然選擇堅信機長,依然堅守自己的職責。

了救回裸露在外面的副駕駛員,機長操縱飛機以3000米每分鐘的速度下降,就在即將撞機的瞬間,將飛機拉起,就是這一完美的動作才將副駕駛員救回艙內。在8400米的高空,飛機已經釋壓,機長目前的職責就是想辦法儘快的讓飛機安全著陸,而距離自己的最近的機場就是成都雙流機場,可是在返回的航線中,前方是恐怖的雷雨雲,繞行幾乎不可能,強行穿越無疑是將自己扔進了攪拌機,就在這關鍵的時刻,機長在空中盤鏇一周,以他豐富的經驗尋找到了一條可以穿越的通道,機長劉長健以其高超的技術成功的穿越了幾乎不可能的穿越的雲層,挽救了一百多名乘客的性命。最終使得8633次航班成功降落。

8633次航班的成功降落確實是航空史上一次值得銘記的事件,象徵著我國航空駕駛技術的飛速發展,卻也警示著我們每一名航空人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精準無誤的完成我們的每一項工作。

在8633次航班從失聯到安全降落的過程中,指揮部門迅速做出反應,安防人員,醫務人員等嚴陣以待,乘務人員積極維護秩序,機長及駕駛員在人類的體能邊緣掙扎著等等一系列的配合才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

在災難面前我們人類表現的那么脆弱,卻又是那么的強大。每一個人都肩負著家庭的責任,每一個崗位都肩負著國家的使命,所以請珍愛生命,敬畏崗位。

一部《流浪地球》、一部《中國機長》標誌著中國電影的飛速發展,為中國電影點讚。

《中國機長》觀後感5

今天和朋友去看了《中國機長》,中間哭了大概三次吧,也不知道怎么來描述我的心情,是感動?是驕傲?是心疼?好像也都有。

飛機上的一群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期待。是去旅遊的期待,是探望戰友的期待,是回到家裡的期待,當然還有平安到達的期待...一位男子,從剛上飛機的不理解與為難,中間的恐慌,到最後的信任與感謝,大概代表了整一群人的心理活動吧,是的,遇到這種事誰都會害怕,誰都會驚慌,但越到這種時候,我們更應該去相信機務人員,正如袁泉在劇里說的: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保證飛機上所有人的安全,這也是我們在這架飛機上的意義,我們需要你們的信任。

第一次流淚,是對乘務員負責的敬佩,第二次流淚,是因為乘務長請求信任時的那番話,第三次是因為全體乘客對機長豎起大拇指表示感謝。這一次次,都在敲擊著我的心靈。

小時候喜歡看韓國綜藝,總覺得韓國這裡好那裡好,到了現在,我發現我錯了,中國的每一處都讓我覺得自豪與驕傲,在困難時,各地的人員總能及時趕到,就像電影裡一通知飛機落地,消防警察醫務人員火速趕來,在國外,中國人會自發走在一起,高唱國歌,高舉國旗......

最後,我希望所有人能給人們多一點信任,不管是乘務人員也好,還是生活中的陌生人,世上的美好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營造。

我愛你,中國🇨🇳。70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