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電影觀後感:永遠留在記憶里的那段歲月

編者按:《芳華》是知青年代的生活,令作者回憶起自己在那個年代的生活,下面我們來看看《永遠留在記憶里的那段歲月》吧!

20xx年12月中旬的一天,聽說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的電影《芳華》反應的是“知青”年代的生活,雖然是軍隊題材也和那個年代是一樣的悲催,我由於是那個年代親身經歷和過來的人,對那段歷史很是懷舊,出於一種好奇和感念之心也同去觀看了這部賀歲大戲。觀後我無限感慨:那個荒謬的年代、那些被命運捉弄的人、那些生活過得備受殘忍和悲愴時代的青年們、人性被踐踏成什麼樣?可憐而又可悲、那些齷齪的人、齷齪的事……,歷歷在目的劇情不僅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的知青歲月……

那還得從一首《紅星照我去戰鬥》的歌曲說起。

那是上世紀70年代初的一個冬天,我們乘坐著火車賓士在廣袤無垠的東北大地上,去接受“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再教育。那天,天上飄著潔白的雪花,銀裝素裹、婀娜多姿、美麗而壯觀。靜靜的大地盡情地享受著上天賜給它如綿糖般的甘露。大約離目的地還有五六里的路程,遠遠地就能聽到大喇叭播放著《紅星照我去戰鬥》的歌聲。歌聲嘹亮悅耳,激勵奮進,耐人尋味。

我們來到了住地,看到簡陋而破舊的房子,四面透風,周圍一片淒涼。黑夜裡刮著大風,把外面的大樹和野草颳得“嗚嗚”作響,遠處偶爾還傳來狼的叫聲。

我們去的是黑龍江省某林業局一個叫做勝利林場的地方接受林業工人的再教育。通過一年多勞動鍛鍊和經常像老工人學習,我初步掌握了林業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林業企業屬於開放露天式企業,和其它院牆企業不一樣,要長期在野外工作,所有的林業木材生產粗加工工藝都得在野外完成。我表現的謙虛好學、積極肯乾,由於正直熱血青年,精力旺盛,在接受教育鍛鍊之餘,我們還搞起了夜校和圖書室,並且自己動手製作了籃球架和桌球案子,我由於是這批知青的文藝骨幹之一,在我的組織下後來又成立了一個文藝宣傳隊,豐富了林場的文化生活。

由於我表現優秀,一天林場領導突然找我談話,讓我到比鄰一個落後林場去擔任一名副職,說這是上級黨委的決定,也是為了老中青三結合的需要,沒辦法我們也多次和上級黨委苦口婆爭奪交涉過,目的是盡力把你這個人才留下來,可是無功而為不能不放你走了,也好,這也是你人生政治生涯的開始絕對不能耽擱你的前途呀。由於我年輕氣盛二話沒說就欣然答應了。然而我畢竟是剛走出校門涉世未深,沒有想到在那浩劫的年代裡,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林業局黨委組織部門領著我去東升林場與全體職工見面時,在召開全體林場職工大會上,當宣布我擔任林場常務副場長並任“革委會”成員時,在場的百十號林場職工全部“呼”地一下站了起來,揮舞著拳頭高喊:“我們是造反派和毛主席親的隊伍不歡迎你們,滾出去!”面對當時這么大的陣勢可把我們這些初出茅廬不諳世事的年輕人嚇壞了,特別是女青年嚇得直哭,會議不歡而散。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我們懷著無所畏懼的心態面對一切,通過談心使當時動搖的青年們又留了下來,恢復了生產,整修了房屋,制定了規章制度。對個別破壞生產的人實行了強制措施,使林場的生產生活有了質的變化。這一年,我們獲得了政治思想和心靈碩大的豐收,受到了當時林海林業地區管理局的表彰獎勵。在此基礎上,我們一鼓作氣有了兩台拖拉機,又成立了施工隊,為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家和單位修繕房舍開始了新的創業。看到這些成果,我感慨萬千,長長舒了一口氣。抬頭眺望著遠方,看到了那片黑土地還是那么寬,天空還是那么藍,山峰還是那么巍峨秀麗,我們勝利了。

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也都老了,去年當我和我的幾位當年的知青戰友相約故地重遊又一次來到這片土地的時候,舊貌早已換了新顏,但這片泥土的芳香沒有變,鄉愁沒有變,鄉音沒有變,還是那么清澈淳樸。我仿佛又看到了戰天鬥地的場面,仿佛又聽到了昔日《紅星照我去戰鬥》的歌聲仍然激勵著這些雖然容顏已經老去但豪情仍未泯滅的我們。

……革命重擔挑肩上,

黨的教導記心頭,

……紅星閃閃亮,

照我去戰鬥,

革命代代如潮湧,

前赴後繼跟黨走。

砸碎萬惡的舊世界,

萬里江山披錦繡……

作者|軒昂

公眾號簡介:“渦水文苑”,以文會友,以情交流面向全國文藝愛好者,致力於文化思想傳承與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