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展的角度注意少年的體育鍛鍊_英語教學論文,從發展的角度注意

從發展的角度注意少年的體育鍛鍊

(一)幼兒期的體育鍛鍊(2—6歲)

這個年齡不要提出運動技術教學的要求。一項有意義的動作教育可在家庭、託兒所及學齡前的其他教育機關進行。小型多樣、生動活潑、簡單易做、興趣盎然的動作遊戲是活動的重點。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安排各種各樣的轉動、擺動輪椅、滑梯、小兒籃框等小型器械供幼兒練習。這個年齡要著重學習和掌握走、跑、登、攀、懸垂、游泳、舞蹈等基本活動形式。

(二)兒童期的體育鍛鍊(6—12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具有高度的運動學習準備和有效的器官條件,他們要求多種多樣的動作活動。為此,學校應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環境條件。如多種多樣的體育器械和設備,配備一定數量的體育教師。

從教學法的角度來看,體育教學的中心任務就是讓兒童獲得在陸地、水中、冰雪之上的帶器械和不帶器械的全面動作體驗,培養和激發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教育他們正確認識身體好與學習好的關係。運動的重點是訓練內臟器官、補償身體因長期坐姿而帶來的不良影響,以及不斷擴大從事各種動作活動的能力。可以進行一些速度力量的練習,但是,因支撐器官尚發育不足,彈跳力和極限力量練習不宜安排過多,耐力練習也只是作為改進一般力量的手段。遊戲是他們的中心活動內容,幾乎所有大球遊戲都可以採用。遊戲時不要過分考慮戰術,也不要進行綜合技術訓練。七歲以後,可採用發展平衡能力的練習和某些體操基本練習,如滾翻、支撐跳躍、擺動等。從事田徑運動可改善遠端關節調節的能力,這個年齡可以從事跳躍練習和輕器械的投擲練習,不少學生萌發了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實踐證明,6至8歲是游泳的開始年齡,這一年齡組的兒童可進行各種游泳姿勢的學習和訓練。兒童對運動的需要和興趣是多方面的,在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地安排跳水、滑雪和滑冰等活動內容。

(三)少年期的體育鍛鍊(12—16歲)

當少年進入第二次體型變化時,還存在著運動時的不穩定性,他們在完成動作時不夠精確,也不經濟,但是學習動作技術還是有進步的。到15歲,運動競技能力迅速地提高了。這時,可對他們進行提高心血管系統機能的有氧耐力訓練。目的在於發展機體的體能能力。由於身體增長過速,內臟器官發展緩慢,因此在進行耐力訓練時要小心從事,加量不宜過猛過急。加之少年的骨骼、肌肉、韌帶尚在生長發育之中,脊椎尚不能承擔過大的運動負荷、壓力過大的練習。當然,根據比賽的需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有些運動項目中,採用一些力量練習,尤其是爆發練習,還是必要的。有時練習的強度還很大,但要遵循系統性和量力性原則。在遊戲時,可簡化形式,包括大型的體育遊戲。這一年齡組,由於四肢比例不當,不利的槓桿關係有礙於自由體操和器械體操練習。男孩子往往對器械體操沒有興趣,女孩傾向於學習舞蹈和藝術體操。

幼兒到少年的各個發展階段,體型、心理行為、運動能力等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因此,體育教學的要求也要因人而異,體育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從發展的角度注意少年的體育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