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知識點注重實踐性

如教學語音。知識方法:什麼是元音字母,什麼是元音音標,哪個元音字母在單詞里重讀時通常讀哪個音標,非重讀時又讀什麼,有哪些特殊情況。

能力培養:根據已有知識的發音要領,能準確推測和自然地發出同類詞的讀音。

注意的問題:不但要清楚每個音的發音部位,而且要注意發音時口形、氣流的變化過程,使之既有分步的思想,還要一氣呵成。如〔祏〕這個音,口形必須有一個由大變小的過程。這樣也就可以逐步做到“字正腔圓了。”

但把握知識點僅是教學內容問題,還必須解決方法和目標問題,那就是注重實踐性。注重實踐性有兩層意思:一是英語語法教學應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的實際操作中學習;二是引導學生將學到的語法知識運用於語言實踐。這樣做可使理論和實踐在學習和運用兩個流程中得到雙向流通,既可提高教學效率,又有利於實現教學目標。

一、在實際操作中學習英語語法知識。

對於國中學生來說,講授語法知識不宜從抽象概念開始,而應從具體材料入手,讓學生在英語的實際操作中學習英語語法知識。如英語的名詞單數變複數問題,不宜一開口就講怎樣加“s”,怎樣加“es”;哪些詞是規則變化,哪些詞是不規劃變化;還有不可數名詞。這樣講學生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們應充分利用本教材的特點,從實際操作著手,把課文中出現的含有複數變化的句子,再加上一些稍有變化但可以聽懂的句子,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講出來,或在稍加指點的情況下做出來後,再進行總結。這樣做學生會感到具體易懂。

在時態教學中,每涉及一種時態,開始我們只講它的動詞變化和有明顯特徵的詞。比如,講現在進行時,我們只指出有一種常用的時態的結構是be+ving形式,它常與listen,look,now,what are you doing?等詞或句子一起出現,然後聯繫課本,聯繫現實生活大量地去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開始只練不講,逐漸點滴地指一指。最後等大家對本句型能不假思索地說出來的時候,才進行一番必要的總結。

二、將英語語法知識運用於語言實踐。

“學習的目的全在於套用。”我們教英語語法知識,決不是要學生當“糧倉”,而是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就必須引導學生將學到的英語語法知識運用於語言實踐。當然這一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實在是太難了。我的做法是:

首先要放開手腳,提供機遇。充分利用新教材比較貼近生活、接近實際的特點,引導學生利用已學內容,聯繫課內外的具體實際,進而展開想像,不要放過每一個機會,哪怕是一個詞、半句話,再加上手勢,動作。只要能表達思想,就要把它利用起來。

其次是化難為易。在初一年級,第一步我只提出十個常用動詞,有意識地強調每天必用的最少次數,它們可以在動作的幫助下代替其他動詞。它們是:be,have,do,come,go,getlet,ask,like,put。如have可以代替buy,borow,lend,throw,carry等。隨著學習的深化,可以逐步增加。但一定要注意我們的目的是要使學生感到不難。同時我們也規定這一階段必練的重點句型。如let me(us) do sth,i′d like……i want to do……等。實踐證明,這些做法是把學生從想說英語而又怕說錯的畏難情緒中解放出來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