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細節描寫

對於剛剛學習作文的小學生來說,不管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還是描寫一處景物,只要知道抓住一個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細微之處多著筆墨,一步一步細緻刻畫,那么你的作文就算有了“細節描寫”,也許寫出的細節雖然還趕不上像前面介紹過的作家的那些經典描寫,但是注重細節描寫,那寫出的作文肯定會增加無數的感染指數。

同樣是最近一篇試卷作文:《當 不在的時候》,學生的富有個性的細節描述令我拍案稱奇,其實在潛移默化中,孩子的情感觸角還是很靈敏的,體驗的天窗還是敞亮的。如方丹寫的“當老師不在的時候”一文中有這么一段是描寫我們班的大吵包孫家豪的那調皮勁真是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可是無風不起浪,過了一會兒,張念祖提出要換座位,這下可糟了,教室里像是在火藥堆里扔進一個燃著的菸頭——亂了套。男生要與女生換座位,孫家豪因為要求得不到滿足,索性在自己的座位上跳起了舞——“千手觀音”外加“飛品賽車”改裝版,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他一看見我們笑就更加來勁了,什麼夏威夷“草裙舞”也來了,還剪了一大片白紙巾在自己的嘴上,說是“聖誕老公公”提前過節了!我們女生呢,也在班長力不從心時,“吱吱喳喳”一番……”當我讀到這些文字時,我突然又覺得要感謝這些平時讓我“嘔心瀝血”的“極品賽車”們,是他們讓自己的夥伴們捕捉到細節描寫的靈感,不斷地進行細節描寫的積累。

2、對物的細節描寫,要想觸動讀者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從它的大小、形狀、顏色、重量、聲音、氣味、味道,以及自己觸摸時的感覺等多個側面加以描繪,那你就會找到細節描寫的感覺。如下面這段文字,是我們班倪杭雯描寫的“春天的校園”中的香樟樹:“瞧,大門進來的綠色大道上的香樟樹,前幾天我走過它們的身下,還覺得在下“黃葉雨”。這幾天它就抽出它的寶貝——金枝玉葉,並在它那綠色的懷抱中開出朵朵小黃花,走在大道上你會聞到一陣陣令人心醉的清香,那似乎就是春姑娘的氣息,多美呀!”那生活中個性觀察的積累,幫助孩子樹立了獨特的視角,通過各種感觀的積極參與協調,使得筆下的香樟樹美,校園美,美得與眾不同。同時,那適合時宜的想像力也成為感染別人的重力之作:如“黃葉雨”、“金枝玉葉”、“春姑娘的氣息”,所有的這些,都是孩子在懂得了細節捕捉之後的豐厚回報。那么我們教師就該學著做一個感性、並善於捕捉細節的人,在你的領引下,學生也會真正地成為一個細心的人,善於描述細節的人,容易讓文章出彩的人。

3、具體描繪體驗某件事時的感覺。我們在經歷某事後,都會有一些特殊的感覺,這是個人獨特的體驗,把當時這種感覺具體描繪出來,那也將是非常引人入勝的細節描寫,而且獨特,令人耳目一新。同時重要的是要學會巧妙運用修辭方法。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的手法,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因為細節描寫的目的是要達到生動形象的效果,做到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能給人以真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