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級下冊月考作文:那些年 我和書的故事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的名言佳句,“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難”這是中國宋代大詩人陸游的詩句。幾千年來讀書的妙處不是用隻言片語可以說盡的,在這一點上,中外達成了一致。

打開塵封的記憶,我似乎穿越了時空,國小三年級。那時,班裡的同學幾乎都有一本漂亮的名著或童話書,而我卻沒有,只好在一旁乾瞪著人家的書直眼紅。一放學,我便要求媽媽給我買一本童話書,,媽媽說童話書太幼稚,答應給我買四大名著之一。走到貝貝書屋門口,看了看四本書的簡介,《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女生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令我厭惡,《西遊記》在電視上看膩了,對《水滸傳》中的綠林好汗,一百零八單將等繁瑣的人物和事情不感興趣,只得選中唯一剩下的《三國演義》。

一回到家,我連作業也不顧,一頭紮緊書房,猛讀了起來。

打開書,序言中的主編以羅貫中的身份,似乎把我帶入了三國時劉備的營寨中,成為了一名將士,和諸葛亮等將軍,謀士一起商議策略,參與了數以百計的戰役,場場戰役,讓我看到了每一個人的性格,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納賢的劉備,關羽的重義氣,諸葛亮的隨機應變,司馬懿的老謀深算······一直到三國統一,我才深深的長舒了一口氣——終於看完了,卻發現當時已經是深夜十二點了。

四年級時,大舅來我家,又給我買了一本白話版的《三國演義》。再次打開書,情節仍舊精彩,但我總想說點什麼,書中,蜀國的關羽,姜維或馬岱;魏國的曹爽,李勝或司馬懿;吳國的孫策,孫堅或太史慈,都有知如何使用,籠絡人才或是在沙場上鬥志鬥勇,隨機應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當《三國演義》再一次的擺在我面前時,我發現,三國中的每一個人的品質都很值得我們學習。諸如:赤壁大戰中孔明借東風,孔明機智聰明;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劉備為中原平定而堅持不懈······

望著手邊的《三國演義》,它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啟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為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瀰漫與滲透著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