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橋作文加評語

我的家鄉有一座令人神往的橋,那就是西壩大橋。家鄉的西壩大橋又叫勝利大橋,距今已有五十年的歷史了。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家鄉的橋的作文評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家鄉的橋作文篇一

XX年06月18日 星期一 天氣:晴

我的老家在永春,那是個四季如春、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有連錦不斷的高山,雄偉粗壯的樹木,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數在爺爺家門口的那架橫在小河上的獨木橋了。

小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那無色的河水簡直就像一塊塊晶瑩透亮的水晶。小河上的獨木橋就更給小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獨木橋只是由一根根普通的原木做成的,上面還有一些奇形怪異的花紋。往橋下一看,小河裡的小魚兒是五顏六色的,有紅的、黃的、白的、還有花斑的,令人看了會忍不住動心,兩手痒痒的。

記得有一次,我看中了一條紅白色的小魚,於是便拿了個網去蹲在橋上撈,那個小傢伙可真會跑,結果不但沒撈著,反而掉到“水晶堆”里洗了個澡,那些小魚兒們東竄西跳,仿佛在嘲笑我無能,氣得我拿了塊鵝卵石就往裡扔。

啊,家鄉的橋啊,你給了我們方便,也給了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評語:這是一則日記,小作者通過活潑、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了家鄉的橋,“小河裡的水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那無色的河水簡直就像一塊塊晶瑩透亮的水晶”、“那些小魚兒們東竄西跳,仿佛在嘲笑我無能”等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使得文章增色不少,抒發了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家鄉的橋作文篇二

橋,像雨後天上的虹,是岸與岸連線的一條虹。家鄉有這么一座橋――清河橋,它是水上的虹。

從家鄉通往城裡的路上,有條河,在新中國建立前,橋上有座木頭做的橋,新中國建立後,1970年時,這座橋才建成,清河橋建成大約40年了。

橋長約50米,寬20米,橫跨在清河之上。橋共有一個大拱,約35米,拱肩上各有兩個小拱,與趙州橋有幾分相似,既節省了石料,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橋的欄桿上多雕刻獅子、虎等獸類,其中以獅子居多,雖不像盧溝橋的獅子形態之千變萬化,但也有其特點。獅子的個數兩邊對稱,互相呼應的獅子是相同的形態,這樣,橋上就有8對形態不一的獅子了。橋身呈灰色,還保留著水泥的顏色,橋上的欄桿是暗粉色的,與清清的河水,藍藍的天空,兩岸翠綠的草叢交相輝映,呈現出一幅完美的圖畫。

清河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

家鄉地處南方濕潤地區,離海不算很遠,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極多尤其在7。8月份,颱風盛行,引發的水災更是不計其數,因而,清河橋也時常發大水,幾次都把兩岸的河堤沖毀,而清河橋卻極少出事,依然穩穩的架在清河之上,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橋本身的特點。橋的結構為拱上加拱式,發大水時,水有一部分從大拱流過,還有一部份從兩個小拱流過,這樣,減輕了對橋身的衝擊,橋自然安然無恙。

清河橋的建成,也帶來了家鄉的富裕。

橋的承受力好,卡車可以通過,家鄉的柑橘也一箱一箱的運了出去,每個農戶現在的年收入也不少了,這都是清河橋的功勞啊!

清河橋,家鄉的翅膀,一座年輕的橋,一座漂亮的橋,願你帶著家鄉的人民,飛向世界!

評語: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家鄉的橋。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合理,說明語言平實準確,間以描寫的表達方式,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家鄉的橋作文篇三

人人都愛自己的家鄉,因為她給人親切溫暖的感覺.我也愛自己的家鄉,因為我的家鄉有許多風景名勝,不過我最欣賞的還是家鄉的橋,它不僅雄偉,而且在那個經濟落後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這座橋叫育溪大橋,修建於1977年,竣工於1979年10月,全長200米,寬10米,可以容五輛馬車並行。它西靠育溪鎮,東臨佟家湖,橋高15米左右,橋身由六個橋墩支撐,每兩個橋墩之間有六個橋孔,據說這是用來泄洪的,因為這裡以前常常發大水,橋孔幫助泄洪就可以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力而不至於坍塌,不信你現在去看橋孔里還有青苔和小草呢。

聽媽媽講,沒修橋以前,東西兩岸只能靠一艘輪渡運行,交通極為不便,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兩岸人民硬是靠肩挑手推修建了這座橋,大家齊心協力,日夜苦戰,終於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使大橋順利竣工,這不能不說這是兩岸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她的通行極大的方便了兩岸人民的溝通與交往,也為育溪的交通和經濟繁榮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春天,大橋上充滿了歡聲笑語,熱鬧非凡,河面美妙如畫,好似一個人間仙境。

夏天,人們在河中嬉戲,小鳥在天空翱翔,到處都生機盎然。

秋天,滿載收穫的農民穿梭於大橋之上,到處是豐收的笑臉。

冬天,雪爺爺給大橋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冬衣,大橋緩緩地睡了......

是啊,她也該休息了,忙活了一年,也該休息一下了。可她又怎能安心休息呢?

評語:本文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將家鄉的橋寫得非常生動,富有生命,讓我們對這座橋肅然起敬,結尾發人深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