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學生作文“言之有物”

語文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作文是學生語文素質的綜合體現。而作為學生的第一讀者,在每次批閱學生作文時卻深感學生作文的空洞、蒼白。給人的感覺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無病呻吟,生編硬造,正如毛澤東筆下的“癟三”讓人面目可憎。學生作文時也是苦不堪言,作文便是作難,每逢作文便茶飯不思,日夜難寐,費盡心機,搜腸刮肚,絞盡腦汁還無啥可寫。寫作大全,優秀作文選是他們的創作源泉,一旦作文時便熟練地抄襲、拼湊、剪輯、組合,進入了一種機械的製造程式,製造著趙謙翔老師筆下那種徒有軀殼,沒有靈魂,死不死,活不活,黑不黑,白不白的“灰色作文”。千百個不同的腦袋裡有的是一樣的思路,一樣的模式,一樣的體系。而沒有自己絲毫的一點感情,使作文墮落成一堆沒有生命力的文字拼湊。

面對一篇篇“灰色作文”就如面對一張張灰色的面孔。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單純的去指責學生的認識a能力和表達水平。而更應該思索一下如何才能使學生的作文有啥可寫,使學生的作文做到言之有物。使學生的作文有血有肉,有個性、有生機、有靈魂。

我認為首先應指導學生重新認識作文。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和作文指導的程式化訓練使學生把作文當成了一種文字遊戲。“好”學生還總結了一套套應付作文的手段:一湊、二套、三抄。或湊即把古今中外的名言佳句警句來個改頭換面,湊成一篇自以為美不勝收的“雜文”;或套文章格式總分總,學習雷鋒不能少,要是考我議論文,就把決心誓言表;或抄腦子中背下幾篇情節曲折生動感人的文章,一旦碰上類似的題材,便有了現成之作。這樣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現代八股。

葉聖陶在《作文論》中指出:“如有所感興,則必須本於內心的鬱積,發於情趣的自然。”。作文本應是自己真情實感的一種流露,是自己認識生活,感悟生活的一種文字型現,是自己人生經驗、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一種反映。如施蕾同學所說:“當我成功或失敗的時候,當我快樂或憂傷的時候,當我被生活青睞或厭惡的時候,寫上幾句心聲,既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又可以更投入更健康的作文。”(《語文學習》97。9)施蕾同學的這幾句心聲就是她用自己的情感和心血繪就的。這裡的心聲已經成為她心靈發展和成熟的一種需要。

我們指導學生作文應讓學生敢於說自己的真心話,敢於寫自己的真實事,敢幹在作文中傾訴自己的喜悅,自己的困惑,自己的躊躇,自己的惆悵,流露自己的心聲,敢幹在作文中刻劃自己在人生道路中成長的軌跡和印痕,表達自己對生活及生命的認識和了解,表現自己的感情和精神。哪怕她還不成熟,哪怕她還很幼稚,甚至她還很醜陋。但那畢竟是自己的。

其次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索取素材。作文教學究其實質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已有的生活素材進行綜合思考和書面表達的一種教學,生活基礎是作文的源泉。離開了生活,特別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學生的作文一定會無話可說。葉對陶先生在《文章例話》中說:“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潑地流個不歇。”可是正如蘇聯著名地教育家蘇霍姆斯基所說地那樣:“從學生的學校生活開始,我們就在他們面前關閉了通向大自然迷人世界的大門,他們不能傾聽小溪流水的淙淙聲,不能傾聽春日裡融雪的水滴聲和雲雀的歌唱。”的確是這樣,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學校應試教育自然也是。我們不能改變,但可以儘自己的努力改善,培養學生作生活的有心人。江西省甘仲園老師在這一方面給我們做出了典範。他在學完國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之後,感悟到這一單元全是培養學生親情的,便指導學生在生活中感悟親情,在行動中培養親情,學完這一單元他布置了這樣一篇作文,要求學生寫一篇反映親情的作文。題目是這樣的:為了兒女的健康成長,爸媽不知為你做了多少事,操了多少心,作為兒女,你為他們做過什麼讓他們開心的事嗎?如果做了,那么請你詳細地記下來,可以適當地抒情和議論,如果沒做,那么請你試著做一件吧,請記住不論你做好估壞,只要你有這份心,父母都會高興的。題目自擬。作文布置下去後,有的當場交了卷,也有兩三天后才交卷的。但全班100%的學生都做了一件讓父母高興的事,寫了一篇說真話、訴真情的好文章。

是否能夠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觀察、積累、思索是中學生作文是否有話可說的關鍵。我們指導學生應該讓他們認真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堅持寫日記,眼看耳聞、腦思、去粗取精、把有意義的東西記下來。鼓勵他們多實踐、多體驗人生世態和大自然風光。有意識的抓住大千世界與自我內心世界的融會貫通帶。發現生活的豐富內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價值。

第三,要引導學生去讀。古人曰“勞於讀書”確可“逸於作文。”這與我們熟知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一樣的。的確我們的學生作於課堂,囿於課本,與社會相接觸的機會少一些。但這還可以用閱讀去補充。所有的文學作品多是萬千世界中自然美、生活情趣美和自然美、理想美的藝術語言的總結和作家情感的鑄煉。是作家用形象思維和織烈的情感對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所以閱讀可以說是間接的生活積累。加強我們的學生閱讀,可以豐富他們的閱歷,增長他們的見識,擴大他們的視野。認真不斷的讀書,知識才能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

古人讀書就講究一個“化”字。即對讀的書要消化,真正的有所悟。使書中的價值融化為自己的血肉和靈魂。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蓋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圇用糟粕也。蠶食桑而所吐者絲,非桑也。蜂採花而釀者蜜,非花也。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葉聖陶也說:“所謂閱讀實則讀,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我們在引導學生讀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讀去感受,去聯想,去認知,吸收文章的營養,感悟自己情感與作品中的共鳴點。並且堅持做好摘抄、記誦、積累,使之成為自己思想中的一部分。

針對中學生功課繁重這一點,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強調重點,立好明確的目標,去尋找介紹一些符合中學生心理發展成長需要的書。根據需求,確定精讀、略讀的方法,典範文章、精彩文段須用精讀方法,動筆圈點勾畫、摘抄名言佳句警句、體會詞句含義。做到口誦心惟。教給學生評註賞析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愛默生說:“把自己的生活當作正文,把書籍當作注釋,以一顆活躍的靈魂,為獲得靈感而讀書。”書讀的多,又能不斷地質疑消化,學生作文就絕對會有話可說。“凡作文,須要胸中有萬卷書為之根底。”從讀書中積累素材,是古人寫作的一條重要經驗。這也應該成為我們學生的一條重要經驗。

第四,這應是貫穿於整個作文或者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既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人和文是永遠不能分離的。古今中外的成就卓越的作家,都是用自己的人格來書寫作品,用作品來表現自己的人格的。當我們吟誦李白、杜甫詩篇的時候,自然會感受到他們的人格風貌和個性特徵在字裡行間的涌動和閃耀。當我們朗讀魯迅、郭沫若作品的時候,自然要被他們的人格力量和藝術的完美結合而折服。

教育中一個很本質的東西就是建構高邁的人格大廈。作文和做人更是緊密相連的,中學生現在正處於人格形成的階段,有著極強的可塑性。我們若希望學生寫出品位高雅、言之有物的作文,首先應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在這方面趙秉謙老師給我們鋪了一條很好的路:他通過《東方時空》課和“班會感悟課”把“無字書”——社會與人生引入課堂教學。從而杜絕了作為謀取狹隘功利的敲門磚的“灰色作文”,張揚了作為完善人生的健身器的“綠色作文”,使讀書與做人,作文與做人實現了紅花綠葉一而二,壁合珠聯二而一的統一。

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先要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心生活的胸懷。熱愛生活是一切善行的基石,更是人生拼搏進取的源泉,只有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激發學生心靈的汩汩暖流,才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的七采陽光,發現生活的美,追尋生活的美,傳達生活的美,人而也會使自己的心靈得到美的洗禮,淨化和升華。

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還應培養學生求真務實人生態度,讓學生們在生活中說真話,做實事,腳踏實地,老老實實,本本份份。在作文中敢於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顯示自己的心路歷程,讓自己在作品中自由翱翔,真正達到“人融入文,文高揚人”人文和一的境界。這也是作文教學要追求的真理。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項艱苦而又艱難的過程,需要摸索,需要探討。但是作文教學的目標是很明確的,就是能讓學生用流暢的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反映自己的成長的歷程和軌跡。我們的努力就是完成這個目標。最後讓我借用趙秉謙老師的幾句話作為結尾,讓我們廣大同行以此共勉吧:育人為本,有體則生,訓練為肢,有肢則動,求活為魂,有魂則靈,啟迪為脈,有脈則活。只有這種生動、靈活之人才可稱為靈肉健全之人,也只有這種生動、靈活之文才可稱為素質健全之語文。 作者信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