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命題作文審題立意六法

 最新命題作文審題立意六法

近幾年,聯考命題作文題形成一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勢,不得不引起我們語文教師和考生的高度重視。譬如XX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號》、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卷的《願景》等;XX年江蘇卷的《懷想天空》、上海卷的《必須跨過這道坎》、湖南卷的《詩意地生活》等;XX年天津卷的《人之常情》、安徽卷的《帶著感動出發》、湖北卷的《舉手投足之間》、重慶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浙江卷的《觸摸都市》或《感受鄉村》、江蘇卷的《好奇心》、廣東卷的《不要輕易說“不”》。以上所舉的這些聯考命題作文題讓我們感到聯考命題作文已經和新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在這裡,筆者對命題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以起拋磚引玉之作用。

一、探究寓意法

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對象的比喻義或象徵義,有些作文題目,除了直白說法以外,還有一種比喻說法或者象徵說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義或象徵義的方法。對於寓意性的命題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兩點:(1)寓意性的命題作文,當然可以寫它的本義,但一般不是“就事論事”地寫它的本義,而是重點寫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從其本義入手,但最終還得要寫出它的寓意,這樣才會使主題得到開掘。(2)寓意性的命題作文題往往是一種具體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種開放性的特點。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點去寫作文。否則,就難以把作文寫得情文並茂。

【典例精選】

XX年聯考作文(遼寧卷)

題目:肩膀。要求: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

“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義)性的命題作文題,實體的肩膀誰都知道,但要寫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實體意義之外的意義,即“肩膀”的深層次含義——比喻義、象徵義。肩膀是用來乾什麼的呢?——擔當、承受;是用來承擔什麼的?——責任、勇氣等。只有這樣立意,才算讀懂了“肩膀”的比喻義或內涵。接下來要確立所寫的中心論點,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點(寓意)去寫作文。例如你若對肩膀的寓意“擔當”理解最深,那么可以依託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等來寫。類似的題目還有如XX年聯考作文上海卷的《必須跨過這道坎》中的“坎”,其寓意(比喻義)為“成長、發展、前進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困難、矛盾和不合。如家庭變故、升學挫折、心理失衡等”。又如XX年聯考作文安徽卷的《提籃春光看媽媽》中“春光”比喻(象徵)“希望”“真誠的心”“濃濃的愛”等。

【類題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天,公司總經理叮囑全體員工:“誰也不要走進8樓那個沒掛牌的房間。”但他沒解釋為什麼。在這家效益不錯的公司里,員工們都習慣了服從,大家牢牢記住了領導的吩咐,誰也不去那個房間。一個月後,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輕人,同樣的話,總經理又向新員工重複了一遍。而有個年輕人偏偏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事們紛紛勸他,冒這個險幹嗎,不聽總經理的話有什麼好果子吃?而小伙子執意要去看個究竟,他輕輕地叩門,沒有人應聲。他隨手一推,門開了,不大的房間中只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拿這張條子給總經理。”小伙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著紙條去了總經理辦公室。當他從總經理辦公室出來時,不但沒有被解僱,反而被任命為銷售經理。

請以“虛掩著的門”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

命題作文題“虛掩著的門”是一個偏正式短語,“門”是中心詞,它的本義是指房屋、車輛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義(寓意)是指人生、事業等的出入口。“虛掩著”是修飾語,點明了“門”的特點——只要去推,便可打開。如果你的寫作選擇了本義實指的“門”,那么這扇“虛掩著的門”在文中就可以作為一個意象、一個道具、一個細節等,由此來生髮出為文、為事、為人之道,最後文章的中心可能還要升華到“門”的比喻義、象徵義、雙關義上。如果你的寫作選擇了比喻義的“門”,那么這扇“虛掩著的門”在文中就可以作為主旨的凝結點——知識的大門是虛掩著的,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人去推開;生活的大門是虛掩著的,只等“能體味愛心,而又能付出愛心”的人去推開;事業的大門是虛掩著的,只等“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人去推開等等。

二、增補信息法

有一些命題作文題比較寬泛,有時讓人摸不著邊際,可以採用“增補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題作文題的內涵和外延的基礎上,在題目的前或後或中間加上限制詞,增補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從而達到縮小外延、化大為小、明確範圍、方便入題旨的目的。

【典例精選】

XX年聯考作文(湖北卷)

題目: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你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你是隨手把樹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長了癬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你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推人?一個盲人和你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你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你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你怎么從小販手中接過找來的零錢?你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你,獨處時如何與自己相處?

請根據對這段文字的理解,展開聯想,思考如何對待自然,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自選角度,以“舉手投足之間”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體,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

“舉手投足之間”是一個偏正結構的短語,題目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在審題時,可以先把它當成是半命題作文,運用“增補信息法”,增補新的信息,將短語補充成一個句子,在補充完善中確定中心論點。比如“透過舉手投足之間進行思考”“體味舉手投足之間的感情”“舉手投足之間,能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舉手投足之間,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舉手投足之間,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和學問”“舉手投足之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甚至可以改寫一個民族的歷史”等等。然後取其一點入題。

【類題訓練】

題目:擔當,在詞典里的意思是“接受並負起責任”。擔當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行動。擔當可以為自己、他人,也可以為國家、民族……你對“擔當”有著怎樣的體驗或感悟,請以“擔當”為題,寫一篇文章。

【審題指導】

運用“增補信息法”補充成分,一是可以補充賓語,回答出“擔當”的對象,如“擔當責任”“擔當義務”“擔當道義”等;二是可以補充主語,回答誰“擔當”,如“我擔當責任”“每個人擔當義務”“教師擔當道義”等。這樣選擇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點去寫即可。

三、明確重心法

所謂“重心”是指命題作文題目中最能體現題旨的關鍵字詞,也就是寫作的重點。偏正結構的題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審題時要重點對表修飾或限制的“偏”的部分進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典例精選】

XX年聯考作文(湖南卷)

題目:請聯繫自己的生活與感受,以“詩意地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注:(1)注意題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襲。

【審題指導】

“詩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詩意”上,所以審題時就要緊扣“詩意”二字,“詩意”是什麼?“詩意”不僅是詩情畫意,更是一種心靈的和諧,是一種超越物質的心態,是一種樂觀豁達的精神等。那么,“詩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種超越物質的心態或樂觀豁達的精神去面對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著中心詞“生活”,而沒有仔細思考修飾語(重心)“詩意”的含義,立意就會走偏。

【類題訓練】

題目:以“世界因你而精彩”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

本題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個因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個是審題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幹是“世界精彩”,狀語是“因你”,我們說題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說審題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認真審題後發現,這裡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個人,也可以指一個群體。行文的重點應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親(你)而精彩,社會(世界)因你(助人為樂者、富有愛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蘇軾、李清照等)而精彩等。從以上幾個立意看,出彩點在於“你”這個“偏”的部分。

 四、以問領想法

“以問領想法”就是通過對題目進行不同角度的提問來打開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針對題目提“是什麼,為什麼,怎么樣”等問題,並自問自答。“以問領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審視題目,發散思維,最終使中心論點周密而深入。

【典例精選】

XX年聯考作文(重慶卷)

題目:《現代漢語詞典》對“自然”的釋義有:(1)自然界。(2)自由發展;不經人力干預。(3)不勉強;不侷促;不呆板。……

請以“在自然中生活”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審題指導】

對於這個題目,可以運用“以問領想法”,例如:“自然”指什麼?“自然”不僅指大自然,還有“自由發展”“不勉強”“不侷促”“不呆板”等義,如果從這個角度立意,可以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按照自己的個性來發展,成長中不能勉強自己,要順其自然。我們還可接著自問自答: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須不雕飾,不矯揉,不虛偽,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須始終保持一顆閒適淡泊的自然的心。我們為什麼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為我們離不開自然,我們要關心自然,回歸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僅是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是我們的精神依託。這樣立意就明顯了。

【類題訓練】

題目:請以“走出這個圈子”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

此題可通過“以問領想法”來打開思維的閘門。自問:這個圈子是一個怎樣的圈子?自答:題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個現實的環境、一種生活的狀態。自問:為什麼要走出這個圈子?自答: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個圈子於人們而言,更多時候是一種困擾,一種束縛,制約、阻礙著人們的發展。自問:怎樣走出這個圈子?自答:看清這個圈子,認識自己,須要理智的抉擇。自問:走出這個圈子以後將會怎樣?自答:走出這個圈子,是絕境後的柳暗花明;走出這個圈子,是迷惘時的茅塞頓開;走出這個圈子,將有另一片艷陽天空。“以問領想法”不僅解決了審題立意問題,有時也解決了行文的結構問題,如此例。

五、化意為象法

有些命題作文題目或題目中的某個詞語僅僅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這時,我們如果僅從抽象的概念出發來審題立意的話,就很難找到突破口。只要我們化抽象的概念為具體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稱為“化意為象法”。

【典例精選】

XX年聯考作文(湖南卷)

題目:“意氣”一詞,《現代漢語詞典》列有三個義項:(1)意志和氣概,如意氣風發;(2)志趣和性格,如意氣相投;(3)由於主觀和偏激而產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請聯繫你自己的感受和認識,以“談意氣”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審題指導】

“意氣”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雖然題目中的提示已經給出了三個義項,但考生依然較難把握其立意。是肯定還是否定“意氣”呢?我們可採用“化意為象法”進行審題立意,將“意氣”這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許多具體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等。例如:為朋友兩肋插刀是意氣,勇斗歹徒是意氣;蘇武牧羊是意氣,張騫出使西域是意氣,項羽烏江自刎是意氣;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意氣,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意氣,毛澤東的“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是意氣等。如此,我們下筆就有方向,同時,也便於行文。“化意為象法”其實是一種聯想發散思維法。

【類題訓練】

題目:請以“考驗”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

“考驗”是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可運用“化意為象法”,將“考驗”轉化成許多具體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例如:蘇武牧羊是考驗;司馬遷受宮刑是考驗;屈原終不屈於渾濁的現實,自身選擇高潔,是考驗;鄧小平三起三落是考驗,我們聯考是考驗等。從這些形象的事例中,我們得出中心:“人要經受得起各種考驗,考驗是對人的毅力、人格、精神的檢驗,是我們成功的通行證。”“化意為象法”採用的是一種先發散後聚合的思維過程。

六、一分為二法

“一分為二法”是辯證法的一種,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的兩個方面,分析研究問題,既要看到它的這一個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個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才能正確地認識問題,避免認識上的片面性。這就是“一分為二法”。

【典例精選】

XX年聯考作文(江蘇卷)

題目: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過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好奇心。質疑、發現、智慧、高尚、驚喜、歡樂、煩惱、平庸……這中間的每一個詞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樣跟在好奇心的後面。請以“好奇心”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

對“好奇心”這個題目,我們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進行分析: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例如:是好奇心,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是好奇心,讓愛迪生不懈探索點亮世界的燈芯;是好奇心,讓“嫦娥一號”遨遊太空等。這是“好奇心”的正面: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讓魯迅筆下的那些“竭力伸長脖子”的看客喪失人格,甚至喪失了民族意識;是好奇心,讓哥倫布打開了歐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類的殺戮從此更瘋狂等。這是“好奇心”的反面:讓人平庸,甚至釀成人類悲劇。綜合立意:好奇心是把雙刃劍,它在推動人類世界或個人進步的同時,也給人類世界或個人蒙上一層陰影,我們要學會使用這把雙刃劍,趨利避害。

【類題訓練】

題目:請以“彎曲”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

對“彎曲”這個題目,我們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進行分析:既要看到“彎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彎曲”的反面。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彎曲的,人的處世態度也要“能屈能伸”,典型的例子有勾踐臥薪嘗膽、韓信忍胯下之辱等;另一方面,有的“彎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奴顏婢膝、溜須拍馬等,這時,我們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等一樣正直。這樣我們的思維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針對命題作文題,我們還要注意幾個基本點:(1)要善於咬文嚼字推敲詞義,仔細分析題目本身的含義,不僅要了解題目的本義、字面義,還要進一步理解某些詞語的引申義、比喻義、象徵義、(見“探究寓意法”)雙關義、特指義等。(2)命題作文對現實的針對性較強,因此,我們審題立意要聯繫聯想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社會生活(包括社會熱點等)。(3)命題作文一般各種文體(除詩歌外)都可寫,但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文體。我們運用以上方法對命題作文審題立意時,可幾種方法綜合靈活運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當然,命題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還遠不止這六種,有待廣大同仁進一步探討,隨著聯考命題作文題的不斷變化和出新,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積極主動採取應對之策,才能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