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學生作文顯得大氣

教研員在XX年溫州中考複習會議上,對作文,提了三點要求:

1、豐富(內容充實,形象豐富,細節真實)

2、思考力(展現思考過程)有見識,有自己的見解

3、懇摯作文豐富真情實感,防止作文情感軟綿化、奶油化,質樸真摯的情感。

溫州近年的作文題目:

XX年,十六歲,我多了一分______(關注成長)

XX年,把心兒打開(關注內心)

XX年,惜(人生感悟)

XX年,下雨天,真好(審美情趣)

可見不少人對這種詩意傾向的文題很有好感,因為這些很符合日下一些國中生的口味,平時的日常寫作中有很多人都已經流露出這樣的文風。尤其是很多女孩子,很多具備小資情調的文字愛好者,可以說是隨手擒來,不費吹灰之力。

但是,我不得不問,這樣的題目閱卷老師不知道會不會感到頭疼,千篇一律地關注自身,關注自己內心,但是學生缺乏生活閱歷,因此很多可以說是空洞的華麗文字堆砌起來的空中樓閣,沒有什麼實際內容,更有甚也許又是郭敬明式的無端傷感。尤其是“下雨天,真好”這個題目,不僅流露出一種強加的情緒,而且還有這樣一段提示語:“春雨濛濛,萬物甦醒,大地寫滿詩意;夏雨初歇,池蛙歡唱,紙船處處飄蕩;秋雨點點,敲打殘荷,聲聲落進心裡;冬雨無聲,蒼白大地,渴望張開眼睛。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多少故事在雨天生動演繹,多少歡樂在嬉戲中盡情綻放,多少溫情在傘下默默傳遞,多少幢憬在靜寂中悄然孕育……雨天,適合回憶與聯想,可以漫溯過去,也可以遙想未來。雨天,仿佛有很多藍色的精靈,賦予這個世界以新的生命。”,這正是一部分孩子最喜歡的論調,難免誤導學生,想要寫出大氣之文是很難的。

我們不是說不要詩意,但是在目前學生文風普遍消沉的情況下出這樣的文題,對以後的作文導向不得不讓人擔憂。

著名作家梁曉聲也指出,現在很多孩子作文只有情調,沒有情懷,沒有情愫,沒有真情實感。好作文和一般作文的區別在於好的作文更應具有人生曠美。那么我們的中考作文是不是應該好好考慮一下它的導向作用呢?

本身中考作文的浮華,已引起我們老師的反感與擔憂。很多人紛紛呼籲:寫作要返璞歸真,引導學生再現生活的體驗,表達生活的獨特思考,張揚鮮活的青春意態。

可一表現生活,學生就又憂心忡忡了,他們的生活是那么單調,都是些無足掛齒的小事,怎么能寫出震撼人心的文章,如何能寫就脫俗大氣之作?

梁衡說“夫人心之動,一則因利,二則因情。利之所在,情必所鍾。於一人私利私情之外,更有國家民族的大利大情。”梁衡提倡寫大事、大情、大理,寫一點有磅礴正氣、黨心民情、時代鏇律的黃鐘大呂式的文章,反對“換一塊尿布也能寫上三千字”小情小景。梁衡的話也是對作文要寫大氣文的一種願望。

“大氣”是作文的一種較高境界,它的特徵是雄壯美、陽剛美、厚重美、深邃美、激越美、悲劇美等的組合。它的構成元素有空間上的遼闊、時間上的跨越,歷史的凝重感、時代的使命感,個性的張揚、胸襟的放曠,命運的苦難、精神的不屈,人性中善與惡的衝突、生與死的抉擇……

“大氣”必須著眼於現代社會和美好人生,去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從中提煉自己的獨特感受,這就是“本色”的“大氣”。

“大氣”作為一個種文章的風格,最講求真、實、深、厚、暢,依託的是深厚的文化素養,弘揚的是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追求的是文章的現實意義。只要我們用心感受生活,用心思考生活,即便是生活小事,我們也能感悟生活的哲理,獲以生活的啟迪,也能使在小事張揚大氣,就有脫俗而厚重的審美質感。

既是如此,作為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注意要引導學生逐漸提升個人素養、氣度,培養具有明朗的性格、積極的情緒、寬闊的眼界的身心健康的作文人。

一、引導學生關注廣闊的人生。

大氣作文是偏愛大題材的。如果我們只是眼光向內,筆觸局限在學校、家庭、個人的狹小天地里,滿足於抒寫自己的小情小緒,小恩小怨,那這樣的題材難免瀰漫著一股小家子氣,格局勢必小。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中跳出來,眼光向外,關注廣闊的人生,體察紛紜的外部世界,國家與社會,人類與自然,戰爭與和平,歷史與未來……國事家事盡攝視野,民風世態移諸筆端,何愁寫不出大氣概的作文?

二、指導學生沉積豐厚的底蘊。

大氣作文需要以豐厚的閱讀積累作底蘊。閱讀積累充足,大腦中建立起無數個生長點,思維靈感隨時可以被激活,寫作時便能左右逢源,率性而作,自如傾吐,文氣如海似江滔滔奔涌;積累單薄,腹中空空,縱有好的題材,依然文思壅堵筆下乾澀,文氣自然弱。老師在教學中,要時常勉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儘量寫作真誠的文字,在厚積中積蓄薄發的力量,才能登臨寫作的新台階。

三、勉勵學生提升自己的境界。

有大胸襟、大氣魄才能有大氣作文。大氣作文的作者首先應該是一個大氣的人。只有熱愛人生,富於理想,才會以一種人文情懷去穿越時空,發掘文化,關注人類的情感和生存等大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他的心靈才得以淨化,境界才得以升華,作文也因之自由舒展,意境開闊,呈現出一種開豁博大、超乎時空的大境界。所以老師應當鼓勵學生多讀大氣的文章,閱讀大師的文章,在講課過程中尤其是課本上涉及到的展現民族精神的磅礴之文要花大功夫與學生探討,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華麗之作,則往往見出浮華與空洞;敘古之作,則往往見出避世與敷衍,近幾年不斷湧現的《永遠的李白》、《不屈的蘇軾》等已使老師審美疲勞,亦讓老師看出生命的庸俗與虛偽。此類“文化散文”並不是真正的大氣。而再現生命的真切體驗與感悟的文章,倒見出文章厚實與清新的質感,我們寫作時,不妨聚焦生活狀身邊之事,審視人生悟生活之理,使文章洋溢生活氣息與時代氣息,浮蕩清新淳樸的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