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寫作指導之敘事篇

一、學會安排敘事線索

怎樣安排敘事的線索呢?一般有以下幾種辦法:

1,以具體的物品為線索。

2,以作者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為線索。

3,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4,以時間順序為線索。

5,以地點為線索

二、學會把事情敘述得完整清晰

1,與事情有關的要素要交代得完整清楚。

2,首尾要完整。完整除了指事情從起因到結果的完整外,還指文章結構上的完整。要注意前呼後應。事件往往由若干部分組成,而每一個部分之間需要一個自然的過渡。開頭和主體之間,主體各部分之間,主體和結尾之間等,都應有自然的過渡和交代。這樣敘寫出來的事情,才會給讀者一個完整清晰的感覺。

3,抓住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和結果幾個環節。記事可以順敘,可以插敘,也可以倒敘。要把事情敘寫得完整清晰,應克服以下毛病:

(1)對事情的前因後果缺少必要的交代;

(2)時間的推移和地點的變化不注意銜接;

(3)事件經過考慮不周,因而常常會出現漏洞;

(4)沒頭沒尾,突如其來,寫的人可能心中有數,看的人卻莫名其妙。

三、學會把事情敘述得曲折生動

1,巧妙安排情節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說“半截話”。事情敘到半路,特別是在緊要關頭,切割中斷,有意把下半段或結局留著,到後面再接上前頭敘寫。因為說半截話,會讓人非等到另半截說完不可,所以能扣住讀者心弦。

(2)先說結果。 把事情的結果或某個突出的片段先敘述出來,就可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力,使人產生一種追根究底的欲望。

(3)欲揚先抑。所謂欲揚先抑,就是說先做某些退讓,姑且把事情退到貶抑的地步,然後著力褒揚,即進到讓人敬仰的高度。

2,要把事情敘述的曲折生動,除了巧妙的安排情節以外,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1)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變得活潑生動。

(2)用詞和句式要有變化。用詞有變化才能表達的內容更準確;句式有變化,才能使文句錯落有致,搖曳多姿。

四、學會安排寫作順序

寫記事的文章,離不開敘述。把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表述出來,就是敘述。敘述的方法多種多樣。

1,順敘:

使用順敘,一要善於安排,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必須安排好次序,不能顛三倒四,語無倫次。二要注意材料的取捨,從表現主題的需要出發,分清主次,定好詳略。三要善於變化,使文章有波瀾,如變化角度,有的正面寫,有的側面寫;有的直接述說,有的借人物對話反映等。在順敘中要注意避免呆板的平鋪直敘,中間可以設定幾個感人的特寫鏡頭,穿插些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從而使文章跌宕起伏,增添吸引力。如果順敘不能滿足表現內容的多種需要,為了講清楚頭緒紛繁的事件,引人入勝,那就有賴於倒敘、插敘等敘述方式了。

2,倒敘

倒敘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把事情的結局先寫出來,然後再安裝時間順序敘述事情發生髮展的經過,這是一種常見的倒敘方法。另一種情況是,提到前面敘述的並不是事情的結局,而是某個精彩的片斷,敘述由“倒”轉“順”後,並不是寫到開頭的那件事為止,而是發展下去寫更多的事情。

運用倒敘,一要從內容、形式的需要出發,不要故弄玄虛,為了倒敘而倒敘;二要注意開頭結尾的呼應,最後還要把文章寫回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三要把倒敘的起訖點交代清楚,連線的地方要有明確的界限和自然的過渡。

3,插敘

插敘,是指在敘述的過程中,由於表達內容的需要,暫時中斷原來的敘述而插入另一段敘述。這段插入的敘述結束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

使用插敘,常常為了達到下述目的:

(1)擴充內容,對主要情節起補充作用。

(2)引進相反材料,與主要材料構成鮮明的對比。

(3)對主要情節涉及的事物加以說明,使之容易被讀者理解。

在運用插敘方法時應注意:

(1)插敘是為鮮明的表現文章的中心服務的,切不可為了追求形式的新奇而節外生枝。

(2)插敘不宜過於頻繁,以免頭緒紊亂;插敘的內容,一般來說是主要情節的陪襯、補充,不能喧賓奪主。

(3)插敘在文字上應有明顯的標誌。

(4)莫把人物直接講述的往事(順序的主線並沒有中斷,講敘往事是人物語言的具體內容)誤認為是插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