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學生的作文寫得有內容、有條理、有中心、有感情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一篇好的作文代表了一個學生的個人素質。如何使學生的作文寫得有內容、有條理、有中心、有感情呢?我認為:

一、作文要寫具體。

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作文一定要有內容。這就是說作文的內容要具體不能說空話。長期以來,作文空洞無物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同學們,而“內容具體”又是國小作文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做到言而有物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1、“多視角”觀察。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蘇軾一句充滿哲理的名言佳句。這句名言佳句精闢地道出了客觀事物具有多側面多角度的固有特徵。因此我們觀察必須採用與之相應的多角度方式。在觀察事物時必須要全面細緻。對靜止的事物構成它的各個部分都要看全,每一部分的各個方面要看細。每一具體事物,總是由幾部分構成的。如果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遺漏了某個部分,那么觀察到的事物就是不完整的。例如,我們觀察一盆茉莉花,我要注意到他是有根、莖、葉、花四部分組成的。特別是可以看得見的莖、葉、花。在觀察時是不能遺漏的。如果遺漏了,我們觀察到的茉莉花就是不完整的,表達出來就不能使人清楚的知道它的整體。如果我們不注意觀察它的莖的質、色和形,就很難搞清它的莖的特點,如果我們不仔細觀察它的花色、形、味,也很難弄清花的特點。反之,如果我們把這幾方面的情況都觀察得很細,那么對茉莉花的認識就不是籠統的,而是具體的。當然不僅對靜止的事物,對變化的事物整個過程也要看全,每個發展階段也要看細。

2、“多方面”思考

我們在寫作文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去認識,去思維。記事的作文,離不開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果這一發展變化過程。寫人的作文也離不開具體的事。因此我們在寫這一類的作文時,要注意寫好事情的發展變化。事件是伴隨著實踐的推移和地點的更替而變化的。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都有哪些不同的情況。我們把這些情況有主次的記敘下來,寫出的作文就具體了。同時,記敘一件事總離不開人的活動。因此寫作文時,必須注意對有關的人物進行描寫。通過對人物的神態、動態、語言和心理描寫,使作文充實。例如,《記一次桌球賽》為例,想一想:從比賽雙方看,他們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各怎么樣?從觀戰者的角度看,他們在比賽過程中有什麼議論、舉動?

我們這樣對事物進行思考和分析,就為文章寫具體作了準備。但是要求把文章寫具體,並非是要寫成一篇“流水賬”,寫文章最忌說空話,言之無物最要不得。一些同學認為要把作文寫具體就是字寫得越多越好。常見一些同學時間、地點、人物都交待了,事情起因、經過、結果也都很清楚,可就是平平淡淡,給讀者的印象不深,也不感人。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內容不具體。怎樣才能把內容寫具體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寫的主要人物在事情發展的重要階段的表現,要多想一想他在這件事中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怎樣想的。不能滿足於對事情發展過程的陳述。

二、作文要有條理

文章的條理,是屬於文章的整體的問題,是指文章內部的組織結構。他就像一個人的骨架有力的支撐著文章的整體。文章的條理外部表現就是指文章的順序。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的重點就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描繪景色的美麗。就其組織結構來說,文章的條理內部表現則主要指作者行文的思路、線索。小興安嶺景色美麗、物產豐富,既是大花園, 又是寶庫。這片寫景物的文章,作者寫作時,則是以小興安嶺的樹木和其他景物一年四季的生長順序進行描寫的,這既符合動植物的生長特點, 又符合人們認識景物的規律,更有利於表現文章的中心。

-在動筆前,先將作文的材料在腦子裡象演電影一樣過一遍,理全所有材料過程。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條理清晰。例如,一位同學寫“西紅柿炒雞蛋”的過程。只寫了買、洗、切、炸,卻丟掉了打雞蛋的過程, 使人讀了感到莫名其妙:什麼時候鍋里出了雞蛋。

作文寫的有條理是同學們寫好作文的重要基本功。文章寫的有條理,可以使文章層次合理化,主題鮮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