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名著《哈姆雷特》閱讀簡答題彙編

1.莎士比亞的劇作《哈姆雷特》的主要藝術特點是什麼?

答:第一、莎士比亞善於在內外兩重的矛盾衝突中,在矛盾衝突的發展過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哈姆雷特與克勞狄的鬥爭,構成劇中主人公所處的外部衝突;與此同時,他還進行著激烈的內心矛盾衝突。二者相輔相成互相推進。第二、充分發揮了獨白和旁白的作用,每當劇情和人物性格發展的關鍵時刻,劇本都安排獨白或旁白來表現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現他的思考,他的認識,他的自責,他的懷疑。

2.請舉出劇中主人公哈姆萊特的兩句經典台詞,並作簡要賞析。 

答:“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萊特對母親在厄運面前表現出的屈從的揶揄,涵蓋了女性在命運面前常常表現出來的脆弱的性格弱點,這成為世人對女性的共性認識。“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哈姆萊特對生死的嚴肅思考,後成為人們面對兩難抉擇時的共同心聲。“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傑作!”哈姆雷特對人的禮讚,成為人文主義最經典的宣言。

3.哈姆雷特》這一著名悲劇有哪幾條線索?

答:主要線索是哈姆雷特為父報仇。在這一主要線索推進的過程中又有兩條類似的線索,一是貴族青年萊阿替斯的父親為哈姆雷特所殺,一是挪威王子福丁勃拉斯的父親為哈姆雷特的父親所殺,按照封建法規,兩人都有為父報仇的義務。三條線索主次分明,主要線索引出次要線索,次要線索圍繞著主要線索,為它的發展服務,三者水乳交融地匯集在一起。

4.試分析哈姆雷特的個性特點。

答: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者形象之一。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著極其鮮明的特點。他以“人”為中心的觀點去看待和讚美自然,給人以崇高的評價。他認為人生應該充滿活力和創作,反對士兵對他的忠誠是出於“盡忠”的封建觀念,要求朋友和他平等交往,還以平等的觀念對待愛情。他為父報仇也不是出於父仇子報的封建觀念,而是把它和剷除封建社會罪惡,“重整乾坤”的任務結合起來。這一切都說明,哈姆雷特雖有著王子的身份,其思想觀念卻表現為一個新人。不過,由於他的出生、經歷,以及接受新思想、形成新觀念的獨特途徑,使他的思想危機較一般人文主義者都嚴重。

5.試簡述哈姆雷特悲劇的主要原因。

答:哈姆雷特“重整乾坤的責任”沒能完成,這有主、客觀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看,處於萌芽時期的先進力量面對的還是強大的反動勢力;從主觀方面看,以哈姆雷特為代表的人文主義者相信的是個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不相信民眾,只迷信孤軍奮戰,而“重整乾坤的責任”卻又不是個別人的力量所擔負得起來和完成得了的。

6.哈姆雷特決心為父復仇,並要“負起重整乾坤責任”重任,他為什麼有意裝作瘋子?

答:保護自我,避免受到迫害(對手克勞狄斯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強大而又陰險,哈姆雷特怕不小心泄漏了心事,反遭敵人的毒手);迷惑對方,尋找復仇時機(借裝瘋既可以躲過對方的耳目,也可藉此試探對方);借瘋言瘋語,發泄對當前黑暗現實的不滿。

7.哈姆雷特並非“完人”,表現在哪些地方?

答:他雖然善於思索,卻優柔寡斷;他雖然受到人民的愛戴,卻並不相信人民。他說:“時代變得越發不像樣子,一個農民的腳趾竟然這么靠近一個朝臣的腳後跟,擦傷了後者的凍瘡。”可見哈姆雷特的社會改革與農民所要求的變革相距甚遠。儘管哈姆雷特有令人欽佩的才能,竭力想除舊布新,但他總是鬱鬱不樂,遲疑不決,他始終是孤立的。這就注定了他與醜惡同歸於盡的悲慘命運。

8.簡析《哈姆雷特》中主要的戲劇衝突及其意義。

答:《哈姆雷特》中主要的戲劇衝突是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王后的衝突,這一衝突深刻地反映了先進的人文主義理想與英國黑暗現實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9.請簡要分析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徵。

答:哈姆雷特是一個人文主義知識分子的典型,在為父報仇過程中優柔寡斷,由於復仇任務的艱巨和自身力量的不足,同時出於道德、愛情的種種思考,他找不到復仇和變革的途徑,這使得他長於思考,行動遲緩。

10.克勞狄斯謀殺老國王之後,還寫了四重誤殺。清說出是哪四重?

答:四重誤殺是:哈姆雷特誤殺波洛涅斯、英國國王誤殺克勞迪斯的兩位使者、克勞迪斯誤殺王后葛露特、哈姆雷特誤殺雷歐提斯。四重誤殺顯示了人和命運之間無奈而尷尬的局面。

11.請寫出《哈姆萊特》中國王克勞狄斯的第三個陰謀,並指出其在情節發展中的作用。

答:安排劍術高超的雷歐提斯與哈姆萊特比劍,讓雷歐提斯偷偷換上利劍,並且準備好毒酒慶祝哈姆萊特勝利,雙管齊下,確保殺死哈姆萊特。這個陰謀是矛盾衝突的高潮。

12.《哈姆雷特》精心結構。作為一個復仇故事,它有三條線索,流血復仇的情緒籠罩全篇。請用簡潔的語言列出三條線索,並分出主次。

答:三條線索:哈姆雷特為父被謀殺篡權復仇;雷歐提斯為被哈姆雷特無意殺死的父親波洛紐斯復仇;福丁布拉斯為其在戰場上比武喪生的父親復仇。流血復仇的情緒籠罩全篇。三條線索以哈姆雷特的復仇為主線,其它兩條為副線,交錯發展,而又主次分明。

13.為了突出古希臘悲劇中的基本主題:人無法抗拒命運,人物與環境之間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導致陰差陽錯的悲慘結局,《哈姆雷特》也寫到四組誤殺,請用簡潔的語言舉出一二則。

答:四組誤殺,英國國王誤殺丹麥派來的信使;哈姆雷特誤殺波洛紐斯和後來的雷歐提斯;克勞狄斯誤殺王后。

14.請說說《哈姆雷特》中的“戲中戲”指的是什麼情節?

答:王子利用戲中戲——叫向他獻技的伶人演一本跟父王被害情節相似的戲《捕鼠機),使親臨劇場的兇手露出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