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題—寫好話題作文的關鍵——從一次話題作文的擬題看審題的重要性

作文題目:以《等待》為話題,題目自擬,主旨自定,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記敘文

在老師未指導的情況下,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學作文題目就是《等待》。這不僅反映了同學們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求新求異意識不強,更主要的是審題粗疏,對於要表達什麼主旨,心中還是不十分明確,事實上有的同學就是把主旨看成“等待”!其實,“等待”只是你抒發感情表達思想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你應該展示出另外的風采!不少直接以“等待”為題目的作文,主旨挖掘很淺顯,就事寫事,比如,寫父母等待自己回家是愛之類。有的同學雖然注意了在寫事基礎上還要論事,為此,展開聯想,夾敘夾議,但是,還是不能由此及彼,還是就等待而論等待,挖掘不了等待背後的東西。除了大量的雷同而無新意的《等待》外,在擬題上還有一些不足如:

1、淺顯直白,讓人一看題目就知道主旨和結尾——《等待民強甚國富》、《愛的等待》、《我在等你開口》、《等待回家》、《需要付出的等待》、《等待——美好的家園》、《等待創造輝煌》、《因為愛所以等待》、《懷著愛等待》、《飯菜涼了》。

2、明顯不符合文體要求——《我是一枝梅》(把寫事的文章變成了寫人的記敘文或者說明文)

3、主旨消極——《等待生命的盡頭》

4、不簡潔——《紅似火,火似紅——魚游濠水暢碧波》、《沉默無語,一站千年》。

如何寫好話題作文,我們不妨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寫作之前要花一定時間審題立意

辦法之一:從學會擬題開始,做到準確、醒目、生動、新穎、簡潔、

從這次擬題比較好的另一半作文來看,主要採用了如下一些方法:

1、添加因素法:《等待的距離》、《等待轉彎》、《國人的等待》

2、修辭運用法:運用比喻、擬人、誇張、對偶、仿辭等手法命題。如:《巴掌大的天地》、《君子好“球”》、《白天不懂夜的黑》、《品味等待》。

3、場景設定法:《給烏雲鑲上一道金邊》、《日薄西山盼更濃》、《望鄉》、《在虛擬世界裡》、《把汗水和心血浸入》、《千年塑像》、《幽人獨往》

4、借用歌詞法:《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歲月無情》

5、巧用道具法:《一杯熱茶奶》

6、設定懸念法:《等待那一刻》、《等待最美》、《等待無價》、《一言千金》、《等待的背後》、《在分別與重逢之間》、《如果沒有等待》、《在過程邁向結果的旅程中》

7、數學符號法:《等待≠人生》

8、形象展示法:《等待花開》

以上題目應該講都有一定的新意,也反映了作者在擬題時已經進行了對寫作材料的比較和篩選工作,初步確定了文章所要表達的要旨。標題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擁有一雙迷人的“眼睛”,讀者對本文便會一見鍾情。“題好一半文”,千真萬確。在平時,我看到有的同學文章寫了一半或者全文,可是題目還空在那裡等著填空,你想這樣的文章能出新到哪裡去?這樣的同學只是在完成任務,而不是在創作!作文就是作品,每一次寫作,我們應該當作創作。

二、在展開聯想上下一番功夫,做到由此及彼,跳出眼前的時空

我們看到海潮可以聯想到大氣磅礴,堅守信義,宏偉抱負,博大胸懷,看到一座橋,由橋—以從橫空跨越使壕塹變通途的勃發雄姿,聯想到加強溝通的能耐;從長年累月立於冰冷或湍急的水中毫無怨言,聯想到不畏艱難的精神;從挺直腰桿承載巨大壓力從不退縮,聯想到勇挑重擔的品質。

《等待》,我們應該不僅僅著眼於愛的凸現,還可以聯想到這樣的主旨:等待是一種信任,是理解,是真情,是希望,是拼搏,是友誼,是依戀。等待是快樂,是痛苦,是幸福,是挽救,是力量,是踐約,是磨練,是人生。

由等待之人,可以聯想到被等待之人;由習慣以“我”為第一人稱的寫法,可以聯想到是否可以採用第三人稱寫法;由平時主要寫校園生活,聯想到是否可以藉助非校園生活來體現。為此,可以寫我與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等待,友人之間的等待,戀人、夫妻之間的等待,對手乃至敵手之間的等待。同時,也可以寫人對某件事的等待,等待下課、放學、錄取通知書、元旦聯歡會、高考、巴以和平等等。就等待時間而言,可長可短。賽場上,運動員由各就各位到發令槍響,只有幾秒;人類上天夢想,由嫦娥奔月到阿姆斯特朗登月,長達千年。從等待者所處環境來看,既有順境,也有逆境。從等待的態度來看,可以是主動積極的,在等待中積蓄力量,隨時準備抓住機遇;也可以是被動消極的,在等待中虛度韶光,挫失銳氣。從等待時的心情來看,可以是自由的、自信的、樂觀的、浪漫的、憧憬的、悠閒地、快樂的、美麗的;也可以是壓抑的、猶豫的、悲觀的、無聊的、絕望的、焦急的、憂鬱的、灰色的。從等待的結果來看,可能是甜果,也可能是苦瓜;可能是笑顏,也可能是淚水;可能是團聚,也可能是分離;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無奈。

三、在表達方法上做到敘議結合,或者夾敘夾議,把記敘文主旨拓寬挖深

且看這次作文中的片段:

1、原來父母一直都在等我們,可我們卻在虛擬的遊戲裡遨遊,等待著無甚意義的結果,竟然忽視了父母在真實世界裡給予兒女們的親情。——節選自《在虛擬世界裡》

2、“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有了分別的悲傷,才有了重逢時的喜悅,而分別與重逢之間只是漫長的等待。——節選自《在分別與重逢之間》。

3、年輕的海倫•凱勒等待著三天的光明,雖是渺茫的,可她卻為這準備了一切,她想像著有三天光明快樂的時光。這並不是奢望,而是一種讓她向上的動力,讓她勇敢活著的想念。她的代價就是永遠生活在無光無音的世界裡,她的等待雖永無盡頭,可卻是令人沉思的,是有價值的……難道人生便是等待?不,不是,人生的等待,應像海浪一樣洶湧澎湃,永往直前,應如黑夜中的燭光點亮人生的希望;應似老鷹活力充沛,翱翔於廣闊的藍天……是啊!我們要等待的不僅是未來更是希望,這需辛勤的汗水,堅定的信念去譜寫的美妙的樂章!——節選自《等待≠人生》。

4、一個人如果聽慣了這些辭彙,奮鬥不已,勇往直前,積極進取,自強不息……那么,他就需要學會等待。……種子發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綻放需要等待,果實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長大需要等待,冬去春來需要等待……我們一生都在等待,生活就是在這等待中的創造。如果人的一生沒有等待,那么他將不會有輝煌。他將不會真正理解親情、愛情、失敗、痛苦、歡樂……人生是一場旅程,有樂也有苦,我們應該學會堅強,學會各種各樣的等待。——節選自《學會等待》。

議論可以深化主旨,可以給人心靈震撼,可以給讀者以啟發。這些片段運用了夾敘夾議的表達手法,這些議論與敘事的渾然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