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關鍵字”是新題型嗎?

XX年全國高考語文(河北)卷中有這么一道題:

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內寫出四個關鍵字。

據報導,我國國家圖書館浩瀚的館藏古籍中,僅1.6萬卷“敦煌遺書”就有5000餘米長卷需要修復,而國圖從事古籍修復的專業人員不過10人;各地圖書館、博物館收藏的古籍文獻總計3000萬冊,殘損情況也相當嚴重,亟待搶救性修復,但全國的古籍修復人才總共還不足百人。以這樣少的人數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復工程,即使夜以繼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剛出考場,就有學生問我,說第六大題語言運用部分又出現了新題型:提取一段新聞的關鍵字。這個題型從未做過,無從下手。我當時對學生說,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了一句話新聞、給新聞加標題、概括新聞中心內容等題型的一般思路,關鍵字肯定不難提取。

高考完後,拿到了試卷樣卷,一看這道題及參考答案,果不其然,這道題就是對新聞中心內容的變相概括,只要能把這段話的中心概括出來,稍加提煉就是關鍵字了。這段話的中心可以概括為“館藏古籍亟待修復,但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我們再進行提取,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古籍、修復、人才、缺乏(不足)”這四個關鍵字。

從這道題里我們不難看出,關鍵字就是最能體現中心信息的詞。題目已經告訴給考生做題的思路了,首先是提取主要信息,然後寫出關鍵字就可以了。

這個題型說它新,只是新在“關鍵字”,說它不新,只不過還是考察對中心的概括。其實我們在平時做題時經常做這類的練習了。

我們看下面這道題: 

用一句話概括下面這則訊息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8個字)

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教授指出:在中國,最維護職工權利的組織莫過於工會;然而在許多民營和外資企業,普遍沒有工會組織;即使有,也是由資方掌握,發揮不了維護職工權益的作用。

據調查統計,中國目前有一億多民工游離於工會之外,其中絕大多數是在非國有企業的民工;他們沒有加入工會組織,也沒有規範的行業組織,權益無法得到維護。雖然許多民工認為協商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但他們苦於缺乏維護他們權益的工會組織以及專業的法律顧問。由於法律程式時間過長等原因,民工通常不會求助於勞動監察機構;這時如果有工會組織提供義務法律諮詢,或指導他們與業主談判協商,民工的權益就能夠得到維護。

對這則訊息的概括,我們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先找出幾個和中心信息密切相關的詞語,經過篩選之後,一般同學都能找到 “工會”、“維護”、“權益”、“民工”等幾個詞,對這幾個詞稍加變通就能成為一句話 “工會維護民工權益”。當然這句話不能作為這則訊息的中心內容,但這句話是這則訊息的核心,概括中心必須圍繞它,對它進行必要的修飾。修飾之後我們就會得到這樣的句子,“工會應該承擔維護民工權益的責任”,或者“民工需要工會來維護權益”。這基本上就是標準答案了。

在剛才的分析中,細心的學生就會發現,在找和中心信息密切相關的詞語過程時,篩選出來的“工會”、“維護”、“權益”、“民工”等幾個詞不就是“關鍵字”嗎?

是的,就是“關鍵字”,提取“關鍵字”我們一直在練著。這樣一來,“提取關鍵字”能算新題型嗎?

高考壓縮語段之“提取關鍵字”的解題技巧

壓縮語段是近年來高考考查的一項重點,因為這種題型不僅綜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篩選、概括、語言表達等各項能力,有較好的區分度,而且與社會生活結合緊密。  bbs.ansia.cnz1u v z6v

壓縮語段的考查方式較多,傳統 題型有:給概念下定義、概括語段內容、擬寫一句話新聞或標題、擬寫導語、擬寫電報稿;較新題型有:擬寫簡訊、為短文續寫結尾、為新產品命名、為語段補寫總 結句、新聞點評、概括研究的結論、提取關鍵字等。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就是提取關鍵字,先來看一道高考題: 

(XX年全國高考卷)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內寫出四個關鍵字。 

據報導,我國國家圖書館浩瀚的館藏古籍中,僅1.6萬卷“敦煌遺書”就有5000餘米長卷需要修復,而國圖從事古籍修復的專業人員不過10人;各地圖書館、博物館收藏的古籍文獻總計 3000萬冊,殘損情況也相當嚴重,亟待搶救性修復,但全國的古籍修復人才總共還不足百人。以這樣少的人數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復工程,即使夜以繼日地工作 也需要近千年。 

“關鍵字”這個概念首次出現在高考語文試題中,令人耳目一新。那么什麼是關鍵字呢?其實,關鍵字本是網路中經常提及的詞語,指的是人們輸入搜尋框中的文字。關鍵字的內容大多為網 站名、網頁名、新聞事件、人名、術語、軟體名等。就今天討論的內容,我們可以搜尋“高考.壓縮語段.關鍵字”,那么這三個詞就可稱為關鍵字了。提取關鍵 詞,說到底就是要善於提取“核心信息”,是一種壓縮信息類的題型,考查學生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方法一:三步解題法 

(一)是明確陳述的對象或主要事件或議論的中心觀點,文段的主要表述對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古籍”(“館藏古籍”)、人才是主題詞,不可不取。 

(二)是明確與主概念相對應的謂語動詞或總結性的詞語。如“修復”、“缺乏”就是對陳述的對象的陳述,不可不取。 

(三)是選定後,可將幾個詞語 稍稍連綴,如能大體表達出文段的主要內容,即可敲定。如本題可連綴成:(館藏)古籍(亟待)修復,(但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這有點像提取句子主幹, 可以利用語法分析的方法來做,基本程式為:壓縮內容--提取主幹--篩選比較--整合表達(一般可以表述為:“誰或什麼怎么樣了”這樣一種主謂結構)。

方法二:先概括再提取 

提取之前先概括語段內容,這應不是什麼難事,平時語文課堂中的概括文章內容、提煉文章觀點、歸納段落大意等,都是具體實踐的過程。所給的材料一共兩句話。第一句話又分為兩個層次:先說 國家圖書館館藏古籍修復的專業人員不足;再說各地圖書館、博物館同樣面臨古籍修復人才不足的問題,其中“不足百人”,表明這方面專業人才奇缺。第二句話是 算了一筆賬,同樣說明了古籍修復人才短缺的問題。 

這段話的中心可以概括為“館藏古籍亟待修復,但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我們再進行提取,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古籍、修復、人才、缺乏(不足)”這四個關鍵字。 

06廣東卷)

19. 提取下面一段話的主要信息,寫出四個關鍵字語。(4分)

從甲骨文到草書、行書的各種書法藝術,間接的反映了現實某些方面的屬性,將具體的形式集中概括為抽象的意象,通過視覺來啟發人們的想像力,調動人們的情感,使人們從意象中體味到其間所蘊含的美。這也是一些講書法的文章里常說的“舍貌取神”──捨棄客觀事物的具體現象特徵,而攝取其神髓。

【答案】書法、意象、體味、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