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作文趨勢預測 今年可能考材料作文

將於23天后揭開面紗的XX年作文試題,可能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題,也可能仍然是與前三年一樣的“命題作文”題目。那么,考生該怎樣應對這些題目?

 今年可能考“新材料作文”

今年有可能考“新材料作文”,這是XX年高考結束之後,從不清晰的渠道傳來不確定的信息。

所謂“新材料作文”與“舊的材料作文”的區別在於:題目所給的材料不止一條,但審題難度不高。材料不止一條,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散,讓有思想、有個性的學生得到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審題難度不高,保證大部分考生能清晰地審出題目的話題。

而舊的材料作文,即1999年之前全國高考使用了十幾年的題型,原材料一般只有一個,如果考生沒準確把握這則材料的思想內涵,就只能拿很低的分數,審題難度比較高。

自擬一道新材料作文題

揚大附中高三語文組的老師們在XX年初得到這條信息,一番搜尋之後發現,幾乎沒有一道合乎要求的現成題目,經仔細研究,終於在今年2月份自行擬了一道新材料作文題,題目如下:

材料一:從蘇州、揚州等地高校畢業的5名女大學生,成為揚州瘦西湖景區首批“大學生船娘”,近日正式上崗。有人質疑,大學生去乾搖櫓划槳這樣的體力活兒,是不是太浪費了?然而,女大學生卻說:“能養活自己,適應社會,奉獻他人,這樣的工作是體面的。”這一回答,使那些質疑顯得蒼白、陳舊。

材料二:揚州籍的清華大學建築系96屆學生卜冰,畢業後分配到上海建築設計院。面對大城市大單位這樣令人羨慕的位置,卜冰卻覺得這裡論資排輩,很不適應,僅半年時間就毅然離開,考入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建築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創立“集合設計”事務所,開創了一片屬於自己的事業天空。

材料三:歌唱家李娜在事業如日中天、商業演出與演唱邀請應接不暇時,突然剃髮為尼。原來,她雖然在圈子裡打拚十幾年,卻對這個圈子一直不適應。十年來她虔心禮佛,從不曝光自己,內心十分安寧。

有人認為所有的適應都是一種醜陋,都是世故的圓滑;有人卻認為“適者生存”,相信執著的生存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碌碌無為,不是閒拋歲月;也有人認為“適者發展”,生存下來,為的是向前,為的是攀升,為的是進步。

要求:請根據以上材料,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詩、劇除外),不少於800字。 “新材料作文”如何審題

這道題目,所給的3則材料里都出現了“適應”這個詞,材料的底下有一段提示語,再一次強調了“適應”的概念,由此,絕大多數學生應該都能看出來是要圍繞“適應”寫一篇作文。

應對新材料作文,首先是要審清題意,準確辨明題目要求我們寫什麼。其次要立意鮮明。要在顯要的位置明確寫出文章的主題思想。不能模稜兩可。第三,作文要自行選取材料,不得拿原材料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

 也有可能考“命題作文”

新材料作文並不是新事物,只是不久前才傳出它可能成為江蘇高考形式的說法。XX年初傳聞最盛,但離高考越近,這一傳聞的含金量倒越來越稀薄了。

江蘇高考近三年考的都是“命題作文”。今年各地一些新試卷的“命題作文”不再有提示語。這一變化值得我們注意。沒有提示語的“命題作文”,題目本身一定十分清晰,能讓人一目了然。作文的立意應當相對複雜、集中、深刻。對於相對複雜的命題,則必須抓住題目的全部要素,一個也不能少。比如命題作文《守住心靈的契約》,必須抓住“守住”,因此文章一開始“契約”就應該形成,而不能等到結尾才“立約”;必須抓住“心靈的”,不能寫外在的、物質化的;必須抓住“契約”,寫出一方對另一方的責任的具體內容。如果命題作文有提示語,可以作為審題的參考。

從理論上說,今年的江蘇高考作文題可以是“新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以外的題型,比如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等等。這些可能性很小,不過,高三學生也可以適當做些準備,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