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江蘇高考語文“加試題”的命制特點與應對方略

XX年江蘇省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在千呼萬喚中終於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由於它在我國新課程高考歷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性作用,因此備受社會關注。與XX年山東、廣東、海南、寧夏四省區的《新課標大綱》相比,XX年江蘇省的《考試說明》最大的變化,就是“加試內容”的首次亮相。對此,江蘇省的《考試說明》明確規定:“加試內容”的具體考查內容包括“文言文閱讀”、“名著名篇閱讀”、“文本材料要點歸納、分析和鑑賞”三大板塊;加試題“由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加試題分值為40分,加試題考試時間是30分鐘。可以說,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中增設“加試題”,就是要對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在語文智慧型、人文積澱、綜合素養等方面作進一步檢驗。為幫助廣大師生深刻認識這一考綱變化,並做好語文複習迎考工作,筆者在此,對廣大師生最為關心的“加試題”的命制特點、應對方略、仿真樣卷等熱點問題作一闡述。

【命制特點】

一.文言文閱讀。考查內容:要求對一段課外古文的全部內容或部分內容用劃“/”線的方式進行斷句,並簡要回答有關問題。相應能力層級:理解b。題量、賦分、試題類型:考查2道題,共10分;其中“古文斷句題”1道6分,“簡答題”1道(通常又含2道小題)4分。命題特點:文段材料可選記敘類、議論類或抒情類的,字數一般不會超過300字,長短適宜,難度適中;“古文斷句題”主要考查文言句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言斷句的各種基本要領;“簡答題”有一定的綜合性和開放性,可能會讓考生就文言語段本身所揭示的道理進行闡述,也可能會涉及歷史、哲學、地理、管理、法律或經濟等語文學科以外的知識,以體現文科考生選拔的特點。

二.名著名篇閱讀。考查內容:考查對有關名著名篇的主要內容、藝術特色等的了解、評價與鑑賞。這部分“加試題”,要求學生閱讀24部名著,XX年的命題範圍在以下10部著作內:①羅貫中《三國演義》;②曹雪芹《紅樓夢》;③魯迅《吶喊》;④巴金《家》;⑤沈從文《邊城》;⑥郭沫若《女神》;⑦曹禺《雷雨》;⑧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⑨莎士比亞《哈姆雷特》;⑩海明威《老人與海》。相應能力層級:理解b。題量、賦分、試題類型:考查3道題,共15分;其中“多項選擇題”1道5分(一般選兩個錯誤項,答對一個得2分,答對兩個得5分),“簡答題”2道各5分。命題特點:3道題所考查到的名著名篇一般不會有重複現象,且會照顧到古今中外多種時空,常識、內容、藝術多個側面,小說、詩歌、戲劇多種文體這些“面”;出於對試卷長度和學生閱讀總量的考慮,本部分試題可能不出現原著文本,而會直接出現題乾;“多項選擇題”的考查重點主要落在對名著名篇的說明上,從知識層面上講,這種題型類似於以往試卷中的“文學常識復選題”,但側重點有所不同,“文學常識復選題”的知識點主要涉及作家、作品、體裁、年代、國別等方面,而“名著名篇閱讀復選題”則主要涉及原著的重要情節、著名事件、精彩場面、關鍵細節、人物形象、人物關係、重要語句、主題思想、標題內涵、藝術特色等方面;“簡答題”的設題方式主要有複述原著情節(如“簡述《家》中有關‘血光之災’的故事情節”、“簡述《歐也妮•葛朗台》中梳妝匣的來歷”等問題)、簡析人物形象(如“簡析晴雯在抄檢大觀園時表現出的性格特徵”、“簡析《家》中覺慧這一人物形象”、等問題)、品味重要語句(“《家》中有這樣一段話:‘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讓他犧牲他的一切來救她。對她來說,他比她自己還更寶貴,她甘願犧牲她自己,她這樣想著,就定下了最後的決心。’這‘最後的決心’指什麼事?她為什麼要下這個‘決心’?”等問題)、簡析主題思想(如“簡述《紅樓夢》的多重悲劇意蘊”等問題)、說明標題內涵(如“簡析《邊城》這一書名的含義”等問題)、簡析藝術特色(如“小說《老人與海》中的獨白有什麼特點?在小說中起什麼作用?”等問題)等情況,其中,前三種題型應是XX年江蘇高考命題的重中之重。

三.文本材料要點歸納、分析和鑑賞。考查內容:要求對提供的文本材料要點作歸納,對所論問題作分析,並就藝術性作鑑賞。相應能力層級:鑑賞評價d。題量、賦分、試題類型:設定1道題(通常含2道小題),共15分,題型有“要點歸納題”和“表述題”兩種。命題特點:命題者一般會精選短文或節選長文片段設計有關試題,選文短小精煉,意深文美,可能會涉及歷史、哲學、地理、管理、法律或經濟等人文學科;命題可能會要求考生在規定的字數內歸納出文本要點,並根據要求對文本材料的藝術性作鑑賞,命題也可能會要求考生在歸納出文本要點之後,針對文本所論述到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命題還有可能會要求考生在吃透文本的基礎上運用文本的觀點聯繫社會歷史實際或社會現實實際,分析有關歷史、社會、文化、藝術等現象。

【應對方略】

一.文言文閱讀。要想解答好這塊“加試題”,就必須努力做好如下四項工作。第一,在日常學習中,要養成自覺閱讀大量文言文的良好習慣,認真積累文言知識,善於疏通文言語句,注重培養文言語感,深度探究文本意蘊。第二,認真鑽研近幾年來高考語文試卷中出現過的“古文斷句題”,如XX年北京卷的第11題、XX年廣東卷的第9題。第三,做“古文斷句題”時,要在通讀全文、了解文段主要意思的基礎上,再根據文意和常用的斷句方法加以判斷。常用的斷句方法有:①準確劃分句子的結構成分;②弄清對話的施受和引語起止;③藉助發語詞、關聯詞、語氣助詞等劃定句子的起始;④依據古文句式整齊的特點斷句;⑤根據固定句式斷句。第四,做“簡答題”時,要具有緊扣文本本身內容、抓住文本主要信息、辯證思考所論問題、綜合運用學科知識、抓全要點進行作答等意識。

二.名著名篇閱讀。要想解答好這塊“加試題”,就必須努力做好如下七項工作。第一,既要精讀名著內容,記住名著細節,理清事件脈絡,理解人物形象,品味重要語句,把握主題思想,明了標題內涵,掌握藝術特色,又要了解相關介紹,觀看相關影視,聆聽相關講座,以保證對所要考查的所有文學名著有個較為細緻、較為深入的了解。第二,針對每部名著,結合自己的理解,選做一些相關的模擬考題,進行強化識記和實戰演練,以提升自己的基本素養和應考能力。第三,仔細分析XX和XX年福建省高考考綱中的相關樣題、XX年福建省高考語文試卷中的相關試題、XX年江蘇省高考考綱中的相關樣題,具體感受命題特點,認真領會命題精神,準確把握命題方向。第四,複習要有側重點,一般來說,容量大、情節複雜的作品如《三國演義》《紅樓夢》《家》《歐也妮••葛朗台》《雷雨》《哈姆雷特》等用來出主觀題的可能性比較大,其他作品的相關“文學常識”在客觀題中出現的機率比較大。第五,由於江蘇省語文高考並不刻意避開人教版教材,所以除了要關注蘇教版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以外,我們也應該關注人教版教材及其讀本中所出現的涉及到名著名篇的片斷。第六,做“多項選擇題”時,要逐字逐句認真分析,注意一些小細節和關鍵點,且要兼用排除法。第七,要了解各類“簡答題”的解答思路和注意事項:①解答“複述原著情節”類的題時,考生應注意準確交代主要人物與關鍵事件,理清人物間的關係,明晰事件的來龍去脈,突出描寫重要細節,而不要過多穿插分析、議論;②解答“簡析人物形象”類的題時,考生應結合原著的情節內容和主旨思想對人物形象作出切合題意、有理有據、客觀公允、要言不煩、要點全面的分析;③解答“品味重要語句”類的題時,考生應結合原著的情節內容和主旨思想去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素彩語句的表現力,切忌脫離語境,不著邊際;④解答“簡析主題思想”類的題時,考生應結合時代特徵、創作背景、寫作意圖,對作品蘊含的思想傾向、民族心理、人文意蘊、情感世界等作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全面深刻的分析;⑤解答“說明標題內涵”類的題時,考生應立足於名著全書的故事梗概,抓住主要角色的人生與心路歷程,以高度概括的語言簡述故事脈絡,並從作品的主題意蘊層面切入,扼要闡釋標題的深層次內涵;⑥解答“簡析藝術特色”類的題時,考生應對名著的結構技巧、表現手法、語言特色或藝術風格等作出精準到位的分析,重點去分析某種藝術特色在推動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或表現思想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三.文本材料要點歸納、分析和鑑賞。要想解答好這塊“加試題”,就必須努力做好如下四項工作。第一,以最大的熱情去關注歷史,關注社會,關注自然,積極探討“文藝復興”、“昭君出塞”、“帝王文化”、“文革期間的樣板戲”、“韓國影視文化”、“網路文化”、“環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等社會歷史熱點問題,並形成理性認識。第二,要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來分析有關社會歷史現象。第三,做“要點歸納題”時,要注意在整體把握文本、吃透文本內涵的前提下,去篩選和整合文本材料中的關鍵信息,要注意要點的全面性、表述的準確性、作答的層次性、語言的凝練性等問題。第四,做“表述題”時,要具有緊扣文本本身內容、抓住文本主要信息、結合作者寫作意圖、把握作者觀點態度、運用藝術鑑賞術語、辯證思考所論問題、綜合運用文科知識、抓全要點清楚作答等意識。

【仿真樣卷】

ⅲ.加試題(40分)

一.文言文閱讀(10分)

閱讀下面這一段文言文,完成1-2題。

或問曰:儒者稱論語孔子弟子所記信乎曰未然也孔子弟子曾參最少少孔子四十六歲。曾子老而死。是書記曾子之死,則去孔子也遠矣。曾子之死,孔子弟子略無存者矣。吾意曾子弟子之為之也。何哉?且是書載弟子必以字,獨曾子、有子不然。由是言之,弟子之號之也。然則有子何以稱子?曰:孔子之歿也,諸弟子以有子為似夫子,立而師之。其後不能對諸子之問,乃叱避而退,則固嘗有師之號矣。今所記獨曾子最後死,予是以知之。蓋樂正子春、子思之徒與為之爾。或曰:孔子弟子嘗雜記其言,然而卒成其書者,曾氏之徒也。

(柳宗元《論語辯二篇•上篇》)

1.用斜線(/)給這段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6分)

儒 者 稱 論 語 孔 子 弟 子 所 記 信 乎 曰 未 然 也 孔 子 弟 子 曾 參 最 少 少 孔 子 四 十 六 歲。

2.簡要回答下列問題。(4分)

⑴文中所提到的孔子、曾子、有子、樂正子春、子思之間是什麼關係?(2分)

⑵本文對《論語》成書進行了探究,柳宗元提到了兩種可能性,是哪兩種可能?(2分)

二.名著名篇閱讀(15分)

3.下面對有關名著名篇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在《三國演義》中,面對順江東下、直指江東的曹操百萬大軍,東吳形成了迎曹和抗曹兩派,以張昭、魯肅為首的文官主張迎曹,周瑜、黃蓋等武將則主張抗曹。

b.沈從文的《邊城》,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反映了“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凸現出古樸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寄託了作者自我的和民族的隱痛與期待。

c.在小說集《吶喊》中,《阿q正傳》中的阿q、《故鄉》中的閏土、《風波》中的七斤,是三種類型的農民形象。他們的共同點是:都受封建勢力壓迫剝削,都具有愚昧、麻木和不覺悟的性格特徵。

d.《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它塑造了“桑提亞哥”這個令人敬佩的硬漢子形象,讚揚了他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小說語言簡潔,情節激動人心,洋溢著英雄主義精神,深深吸引著世界各國的讀者。

e.《紅樓夢》塑造了寧榮二府內的一大群為上層人服務的下層人形象,主要是各房的侍妾與丫環。比如,鴛鴦是賈母的貼身大丫環;平兒是王熙鳳的陪房丫頭,又是賈璉的通房丫頭;晴雯和紫鵑都是寶玉房的大丫頭;襲人本來是賈母的丫環,後來被送給林黛玉。

4.《家》中有這樣一段話:“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讓他犧牲他的一切來救她。對她來說,他比她自己還更寶貴,她甘願犧牲她自己,她這樣想著,就定下了最後的決心。”這“最後的決心”指什麼事?她為什麼要下這個“決心”?(5分)

5.哈姆雷特曾經有一個向殺父娶母的叔叔復仇的絕好機會,可他放棄了。這是一個怎樣的機會?他又為何放棄了呢?請簡述。(5分)

三、文本材料要點歸納、分析和鑑賞(15分)

6、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後面的問題。

昭君出塞

據內蒙古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研究會的各族專家多年考證,兩千年前,王昭君出塞和親走的就是秦直道。秦直道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條“高速公路”,是我國最早的高質量貫通中原與北部邊疆的大動脈。在秦直道的終點——包頭市麻池一帶,考古學家們1 954年在發掘的漢墓中就發現了篆字刻寫的“單于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文字和筒形瓦當。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在《從西漢的和親政策說到昭君出塞》一文中說:“據考古工作者判斷,這些瓦當是屬於西漢末年的。”在呼和浩特市發現了類似的單于和親磚,上面也印有“單于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文字。這些單于和親磚雖然沒有製作年代,但和瓦當上的文字幾乎完全相同,很可能是屬於同一時代的。如果這些遺物的年代判斷不錯,那么,這些印有“單于和親”的磚瓦,只能認為是為了紀念昭君出塞而製作的,因為在西漢末只有這一次和親,而王昭君則是最後出塞的一個姑娘。據著名北方歷史學家、內蒙古大學林幹教授考訂,昭君與呼韓邪單于一行,從漢都長安出發,先過左馮翊(在長安東北),然後經北地(今甘肅慶陽縣)、上郡(今陝西榆林縣)、西河(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朔方(今鄂爾多斯市杭錦旗),而至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以上各地均以當時郡治為準。)“這條路線基本上是秦朝開築的直道。”

昭君出塞過去被藝術家們描繪成是一件很悲苦、很屈辱的事,實際這是一個亟待澄清的認識誤區。不管王昭君自己是否意識到落到她身上的政治使命是如何重大,“在一個多民族國家的歷史中,兩個兄弟民族和解,不能說不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而王昭君在這個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不能說不是一個重要角色。”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在《從西漢的和親政策說到昭君出塞》一文中指出,根據歷史記載,從漢武帝元光二年到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之年,其間整整一百年,漢王朝與匈奴部落聯盟統治集團之間,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之中,而這種由雙方統治階級發動的相互掠奪的戰爭,不論誰勝誰負,對於兩族人民來說,都是災難。昭君出塞之年,正是匈奴拒絕和親一百年,很明白,寄托在她身上的政治使命是恢復中斷了一百年的漢與匈奴之間的友好關係。昭君不負眾望,成了和平使者。她出塞以後,漢與匈奴之間有50年左右沒有戰爭。邊疆地區出現了“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人民熾盛,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50年的和平,在歷史上不是小事,而這50年的和平是與昭君出塞有密切關係的。翦伯贊先生為此感嘆道:“王昭君在過去的史學家眼中是個渺小的人物,在現在的史學家眼中還是個渺小的人物,然而在這個渺小人物的身上,卻反映出西漢末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側面,民族關係的這個側面。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公元前一世紀下半期漢與匈奴之間的關係的全部歷史。”

(1)文中說在呼和浩特市發現的單于和親磚是“為了紀念昭君出塞而製作的”,理由有哪些?(8分)

(2)翦伯贊先生為什麼說王昭君在和親這一重大事件中是一個“重要角色”而不是主要角色?請說說你的理解。(7分)

仿真樣卷參考答案

一.文言文閱讀(10分)

1.答案示例:儒者稱論語孔子弟子所記/信乎/曰/未然也/孔子弟子/曾參最少/少孔子四十六歲。(6分)

2.⑴答案示例:曾子、有子都是孔子的弟子,樂正子春、子思都是曾子的弟子。(2分)

⑵答案示例:兩種可能:①《論語》是由孔子弟子曾子的學生樂正子春、子思所作。②《論語》是由曾子的學生樂正子春、子思根據孔子弟子們的記載整理編輯而成的。(2分)

二.名著名篇閱讀(15分)

3.ae(5分)。a項,魯肅不主張迎曹,他是堅決主張抗曹的。e項,“紫鵑”和“襲人”應該換一下位置。

4.答案示例:鳴鳳跳湖自殺。高老太爺要把在高家當了八年丫環、與覺慧情投意合的鳴鳳送給孔教會的馮樂山做姨太太。鳴鳳苦苦哀求太太不要將她嫁人,但高老太爺的決定誰也不敢反對;鳴鳳又想向覺慧求救,但又不忍打擾。出嫁前的一個晚上,她懷著最後的希望去找覺慧,但恰好覺慧在趕稿,他沒聽完鳴鳳的哀訴就把他譴走了。鳴鳳不願意因為自己而毀了覺慧的前程,於是她只得含淚跳湖自殺。(5分)

5.答案示例:機會:潛入宮中的他獨自面對仇人,可以拔劍一擊。放棄原因:哈姆雷特不願讓當時正在懺悔的國王死後能進天堂,因為,按基督教的觀念,一個人如果在臨死前能對自己的一生做出懺悔,就可以進天堂。(5分)

三、文本材料要點歸納、分析和鑑賞(15分)

6.(1)(8分)答案示例:理由有:①翦伯贊先生認為,1954年發現於包頭的筒形瓦當屬於西漢末年。②這些單于和親磚和1954年發現於包頭的筒形瓦當在其上文字上幾乎完全相同,很可能屬於同一時代,即西漢末年。③西漢末年只有一次和親,顯然,這些單于和親磚也是為紀念這次和親而製作。④王昭君則是這次和親出塞的漢家姑娘。(共四點,答出一點給2分)

(2)(7分)答案示例:原因是:①在那個君主專制的時代,民族和解的決定權在封建統治集團,而王昭君顯然不屬於這個集團,至少她不是這個集團的核心人物或主要人物,因此,停止戰爭、建設和平的決定權當然也就主要在漢元帝和呼韓邪單于手裡,而不在王昭君手裡。(答出此點給5分)②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王昭君是出塞和親的親歷者,是民族和解過程的直接參與者與民族和解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她的確在促進漢匈民族和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答出此點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