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議論散文寫作指導

議論性散文可以包容豐富的內容,便於抒發真摯的情感,表達深刻的思想,顯示出較深厚的文化底蘊,最容易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議論散文其結構程式化,易於掌握,這是我們應試作文獲得高分以上的一條捷徑。

議論散文的特點:議論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筆法。

第一節 中心論點的提煉與表述

無論是命題作文、材料作文,還是話題作文,確立論點是寫好議論散文的基礎。論點的提煉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外,更重要的是審準作文的題意。

從話題作文的話題結構特點看,可分為詞語型話題、句子型話題、關係型話題。近年關係型話題所占比例最大。詞語型話題作文,中心論點可用其造句進行提煉。句子型話題本身就是中心論點。

關係型話題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構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辯證思維的方法,辨清構成話題的詞和詞、短語和短語之間的特定關係。這種關係即為中心論點。

關係型作文話題要素之間的關係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立統一關係:就是各要素單一來看是對立矛盾的,但實質上它們又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和諧統一。也可稱之為無此無彼式。如“自由與紀律”這個話題,辨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沒有“自由”無所謂“紀律”,沒有“紀律”也就沒有“自由”,二者對立統一。當然,根據這種關係可變通理解為:沒有紀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紀律約束。再如“平凡與偉大”,從一定意義上講,這個話題可理解為:沒有“平凡”也就不會有“偉大”。還可理解為:平凡蘊育偉大;偉大源自平凡;我們只有從平凡的點滴小事做起,才能構築偉大人格的大廈。

2.是非取捨關係:即指關係型話題的諸要素之間是一是一非、一對一錯的關係,對它們只能有所取捨選擇。也可稱之為有此無彼式。如“偏見與關愛”,我們只能理解為“要消除偏見,勇於關愛”,若作其他理解則是不科學的。而對“自信·自滿·自負”,我們應理解為“要自信,不能自滿,更不能自負”;對“向前看與向錢看”則要理解為“我們要一切向前看,決不能一切向錢看”。

3.辯證關係:即指構成話題的諸要素之間存在著某種關係,但這種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可稱之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與成功”這個話題,我們可理解為“成功來自痛苦的磨礪”。但痛苦之後不全是成功,成功也並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師與高徒”,可理解為“名師出高徒”,也可理解為“名師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師”。

4.並列共存關係:即指構成話題的諸要素之間存在著一種平等並列的關係,幾個要素可以同時共存。也可稱之為有此有彼式。如“謙虛與表現”,對此就可詮釋為“既要謙虛待人,又要善於表現自己”;對“成人與成才”也要理解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後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則須理解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於調和矛盾,與別人和諧相處,同時又要有不同於別人的獨立見解,不能隨風倒、隨大流”。

5.條件結果關係:即話題兩個要素之間為一是其中另一個的條件。也可稱這為有此就有彼式。

關係型話題作文,辨清關係至關重要。關係辨明了,思維就有了方向,審題立意的任務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構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當然,構成關係型話題的各要素間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如上四種關係是常見的,但遠不是關係的全部。審題時須根據具體題目作具體分析,從而做到既快捷,又準確。

有些話題的構成要素,從什麼層面來解讀較為簡單,一目了然。如“文憑與水平”談的是學歷與能力;“名師與高徒”談的是條件與結果;“痛苦與成功”談的是過程和結果; 

“平凡與偉大”往往指具體的言行與抽象的精神品質。

而有的話題則比較複雜,即使是同一個話題,若從不同層面去解讀,那么其關係類型也就會隨之變化。如“冷與熱”,若從待人態度冷漠與熱情的角度,其關係就是典型的“是非取捨關係”;若從處事的冷靜與待人待事的熱情上看,其關係就成了“相容並存關係”;若從一般意義的天氣溫度或對人愛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關係則又成了“對立統一關係”。另外,針對這個話題要素的本義和比喻義,其關係又可衍生出身體的冷(熱)與心理的熱(冷)、過程忍辱負重甘受清貧的冷與結果成就斐然聲名鵲起的熱……

因此,我們在面對一個關係型話題作文時,一定要進行合理的發散思維,審慎解讀,以確立論點。

第二節分論點的提煉與表述

分論點,從屬於中心論點,它具體深入地從多方面或多層次闡釋和證明中心論點。分論點的提煉方法主要有:

1.分解法

論證中分論點是對中心論點的展開與說明,是中心論點的具體化,似文章結構中的總分關係。如“理想”話題,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奮鬥是理想的階梯”,分論點對“奮鬥”一語進行具體分解:

①刻苦勤奮,是理想的階梯;②珍惜時間,是理想的階梯;③迎難而上,是理想的階梯。

一些抽象的文題,如《知識就是力量》、《時間就是一切》等常用此類結構布局謀篇來進行論證。

2.闡述法

幾個分論點是對中心論點的屬性和思想意義的揭示與闡發,是作者對某一論題思索認識的結果。比如華東六省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的一篇奪魁作文——《這山望著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辯證地引出學習、工作應有這種精神後,便用了一組分論點來闡述它的含義:

①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一種永不滿足的精神;

②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一種進取開拓的精神;

④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一種力爭上遊的精神。

此類形式最能顯示出作者思維的深刻程度。闡釋類的議論散文,如《談理想》、《說自信》等,很適宜採用此類結構。

3.分類法

在論述過程中,採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闡明幾個並列的理由時,就應該分門別類地提煉出幾個論點來。如以《貧困也是一筆財富》為題作文,可藉助此法設計分論點:

①貧困可催有志者奮發圖強,改變命運,窮則思變;

②貧困可以培養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條件;

③貧困能增長人的能力,人的許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鍛鍊出來的。

4.利弊法

議論文常要論述某種主張做法,而要證明應不應這樣做,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談作用說危害了。比如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議論文《勤有三益》,作者為了說明“為人當勤”這一觀點,就採用了如下的平行結構:

①勤勞,可以有所獲,免饑寒也;(創財)

②勤勞,可以有所勞,延壽考也;(健體)

③勤勞,可以有所事,遠淫邪也。(修身)

又如一聯考優秀作文《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作者在論證時,也用了此種結構:

正確態度:寬於待人,嚴於律己。

①寬於待人,才會有知人之智;

②嚴於律己,則會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在議論說理的過程中,用事情的原因來證明其結果,或以結果作為論據來證明其原因的構思稱為“因果分析式”。因,就是證明論點的理由(分論點);果,就是要證明的中心論點。即依據“是什麼——為什麼——怎么樣”的提問思路來提煉分論點。以XX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例,它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確定:

①只有全面地、辯證地思考分析,才能摒棄不正確的答案,找到正確的答案;

②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時期、某一情境的最佳答案;

③追求最佳的答案,是為了更好地創新和創造,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如以“風度”為話題作文,可藉助此法設計分論點:

①風度是一種美德,一種富有教養的臻於完善的氣質和風采(是什麼);

②有了風度,能受到別人的敬重,人與人之間增進愛心,有利於和睦相處(為什麼);

③要有風度,須加強道德情操的修養,摒棄粗俗言行,自覺培養良好的風度(怎么樣)。

針對某一現象或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結果,抓住本質,揭示事物間的真實可靠的因果關係,構思時運用因果分析式,往往能使論證不停留在浮淺的表面,而深入到本質的核心。

分論點的表述最好警句化。

第三節 議論散文的開頭

作文開頭方法很多,但一篇優秀的應試作文,最好是開篇點題,開宗明義,開門見山,先聲奪人。因此,議論散文的開頭,語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論點。中心論點須放在開頭文段的末句。話題材料可引也可不引用,字數在100字左右。

一、精彩開頭的技巧

1.由新穎形象的比喻入題,直接扣題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及情感有關。”(XX年聯考優秀作文《天平和七弦琴》)

解說:將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首句入題,就形象地點出了情感與理智的內在關係——情感與理智對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樣的開頭,入題迅速,閃爍著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由生動貼切的擬人入題,激發想像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為花給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摯友,因為蜂給予她生命的延續。然而在蝶眼中,蜂不過是埋頭苦幹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過是遊戲花間的浪子。”(XX年聯考優秀作文《學會歷史的旁觀》)

解說:文章開頭賦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連物都會帶著情感的眼光來評價、認知事物,更何況是情感豐富的人?通過生動貼切的擬人手法,將話題的內在含義巧妙點出,不僅喚起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相關聯想,更體現了作者的睿智。

3.由精彩深刻的設問入題,啟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與厭惡之情,然而,當這種好惡之情摻入對真理的認識時,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XX年聯考優秀作文《勿以好惡論斷之》)

解說:一起筆就緊扣情感與認知,以一種假設將讀者的思維引向對本質問題的思索,文章的立意顯得十分深刻。這樣的入題方式,將設問的修辭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簡潔,卻分量十足。

4.由優美的排比句式入題,先聲奪人

“你會因喜愛北國的皚皚白雪,而對南國的椰樹海風不屑一顧嗎?你會因沉迷於江南的小橋流水、青瓦白牆,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煙’的美嗎?你會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經典名著《紅樓夢》嗎?你會鍾情流行音樂,而厭煩‘沉悶乏味’的古典音樂嗎?——古希臘哲人曾說,人是感情的動物。因此,面對大千世界,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喜好憎惡往往會影響到對人對事的看法。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架天平,有個自己的標準,用來衡量周遭的一切。”(XX年聯考優秀作文《心中的天平》)

解說:優雅的語言、和諧的音節、豐富的形象還不足以觸動你的情感嗎?還不足以讓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來對美的感知,對人對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響”嗎?

5.由抒情議論入題,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親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隕落,我們才悲哀於死神的無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與疾病殊死鬥爭,我們才詛咒病魔的猖獗橫行;常常是我們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們才正視社會上的毒瘤……感情的葉片時常遮擋住我們理智的目光。”(XX年聯考優秀作文《放下感情的葉片》)

解說:這樣的語言是不是很容易喚起你的共鳴?這樣的開頭,既飽含著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導我們觸摸到了這樣的本質——“感情的葉片時常遮擋住我們理智的目光”。

6.由名言佳句警句入題,彰顯底蘊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語所說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故而,在認知事物時便不自覺地附著了濃濃的個人情感。於是有了‘情人眼裡出西施’的纏綿,‘感時花濺淚’的悲戚。”(XX年聯考優秀作文《怎一個“情”字了得》)

解說:文章開頭即緊扣住一個“情”字,在三句話中嵌入了三句有關情感的名句,顯示出了考生較為紮實的寫作功底和文學底蘊。

7.由對比手法入題,表明立場

“有時候,感情是一劑善變的藥,融在愛人的酒杯中,苦澀里也能品出甘潤;有時候,感情是一把雙刃劍,握在敵人的手裡,縱輕輕揮下也覺得傷痕累累。”(XX年聯考優秀作文《真情誠可貴

理智價更高》)

解說:感情既是能化苦澀為甘潤的“善變的藥”,又是可以帶來累累傷痕的“雙刃劍”。精緻的比喻將情感的兩重性揭示出來,構成巧妙的對比,非常形象地點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誠可貴,理智價更高。

8.由假設情景入題,埋下伏筆

“如果你正趕時間,可是走到路口卻被人告訴前面過不去。如果這個人是你認識的人,你會怎么辦?如果這個人是陌生人,你又會怎么辦?”(XX年聯考優秀作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解說:是啊,假如遇到這種情景,我們該怎么辦?是從感情親疏的角度出發,對所認識的人相信多一點,對所不認識的人相信少一點,還是反過來?假如其他類似的情景,又該怎么辦?很自然地,我們便順著作者的思路追尋下去,去看看作者預設的答案到底是什麼。

9.由品評時事入題,追蹤本質

“apec讓全世界颳起了‘唐裝熱’。看著那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著一身相同的唐裝時,我不禁吶喊,我愛唐裝!曾經,這樣的傳統服裝讓國人排斥,單調乏味,不及洋裝輕便舒適,人們抱怨過,人們責難過,穿著這樣的衣服甚至讓他們羞愧,我不禁要問:一件衣服,有那么多過錯嗎?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XX年聯考優秀作文《我愛唐裝》)

解說:直接以apec會議引起的“唐裝熱”入題,聯繫對唐裝前後情感態度的不同,引出了對本質的追問——衣服自然不會有對錯,錯的是人們的情感和認知。假如能在入題時用時事材料來緊扣話題,通過品評時事來追蹤本質,你的作文的開頭就也能帶著幾分新鮮,閃爍著幾縷智性的光芒。

實際上,一篇作文要脫穎而出,僅僅講究寫好開頭的技巧是不夠的。從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這些精巧的開頭並非只是簡單套用某種入題的技巧才顯示出新意來,而是結合了幾種或多種技巧,並且,從優秀考場作文的開頭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是這些考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語文素養,這才是他們獲高分的根本原因。所以,希望同學們在備考過程中,既要有意識地借鑑他人成功的經驗,也要厚實自己的知識積澱。

二、精彩開頭的語言樣式

1.模板一:

這裡的湖光山色,密柳長堤,這裡的茂林修竹、桑田葦泊,這裡的乍雨乍晴的天氣,使我看到了黃鸝的全部美麗,這是一種極致。(《黃鸝》)

樣式:這裡的□□□□,□□□□,這裡的□□□□、□□□□,這裡的□□□□的□□,使我看到了□□的□□□□,這是一種□□。

解說:這種句式適宜文章結尾。三個“這裡的□□□□,□□□□”可針對文章主體部分進行總結。此句式主要針對抒情性文章。

2.模板二: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鮮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故都的秋》)

樣式:□□之□,當然是也有它的□□的□□的,比如□□□的□□,□□□的□□,□□□的□□,□□□的□□等等,可是□□□□,□□□□。比起□□的□來,正像是□□之與□□,□□之與□□,□□之與□□,□□之與□□。

解說:本句式適宜對比事物的不同特點。先肯定襯托的一面,列舉幾個事例證明它的好的一面,再否定它。然後與要被襯托的進行比較,用上博喻。此種句式有一定難度,文學意味卻特濃。

3.模板三:

記憶究竟是什麼?

“記憶嘛,是灰燼。”有人曾這樣說,“它燃燒過,可終歸要熄滅的。”

“記憶是流水。”有人也曾這樣說,“它奔涌而來,可也總要消逝到地平線之外去。”

“記憶是落花。”有人還曾這樣說,“它噴吐過芳香,煥發過光彩,卻總不免無可奈何地隨風飄落,同春天永別。”

其實呢,即便是灰燼,不也盡可以化入泥土,去催發新芽嗎;即便是流水,到了天盡頭,不還能解一解遠行人的乾渴嗎;即便是落花,紛紛飄散之間,不恰好透露果實下在孕育的信息嗎……(《記憶》)

樣式:

□□究竟是□□?

“□□是aa。”有人曾這樣說,“它□□過,可終歸要□□的。”

“□□是bb。”有人也曾這樣說,“它□□而來,可也總要□□到□□□□去。”

“□□是cc。”有人還曾這樣說,“它□□過□□,□□過□□,卻總不免無可奈何地□□□□,□□□□□。”

其實呢,即便是cc,不也盡可以□□□□,去□□□□嗎;即便是bb,到了□□□,不還能□□□□□□□□嗎;即便是aa,□□之間,不□□□□□□嗎……

解說:這一語段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首句是設問句,出語提綱挈領;第二三四句是有人的回答,用詞貼切多變,而每一句後半句都表示一種消極的宿命的色彩。第二層三個分句分別對上面的觀點進行反向思維論述,表示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這種句式適宜開門見山提出自己的觀點。

4.模板四:

幸福,時時刻刻圍繞在你身旁。如果你從母親手中接過飯碗,心存溫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燈下讀著朋友的來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獨坐一隅,靜靜聽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樣式:□□,時時刻刻圍繞在你□□。如果你從□□□□□,心存□□□□□,那就是□□;如果你在□□□□□,品味□□□,那就是□□;如果你□□□□□,□□□□□,□□□□□,那就是□□。

解說:對所論述的話題作形象的描述,詮釋話題內涵。

5.模板五:

曾在翻譯詩里愛過希臘廢墟的蔓草荒煙,曾在風景明信片上愛過夏威夷的明媚的海灘,曾線上裝書里迷上“黃河之水天上來”,曾在江南的歌謠里想自己架一葉迷途於十里荷香的小舟……而半生碌碌,燈下驚坐,忽然發現魂牽夢縈的仍是中央山脈上那隻我未曾一睹其面的鷹鳥。(張曉風《情懷》)

樣式:曾在□□□□愛過□□□□的□□□□;曾在□□□□上愛過□□□□的□□□□;曾在□□□□迷上“□□□□□□□□”;曾在□□□□里迷上“□□□□□□□□”……而□□□□,忽然發現魂牽夢縈的仍是□□□□□□□□□□。

解說:本語段也有兩層意思。第一層由四個並列分句構成,這些內容應該體現作者先肯定後否定的意識,第二層是由此得出的肯定的內容。

6.模板六:

溝通是一座架設在人民心靈上的橋樑,使彼此隔膜的人加深了解,增進友誼。

樣式:□□是一□□□□□□的□□,使□□□□的人□□□□,□□□□。

解說:利用這個格式可以寫“真熱”“熱愛”“寬容”“摩擦”等話題的作文。

7.模板七:

熱愛是什麼?熱愛是風,熱愛是雨。因為熱愛,我們甘於淡泊寧靜的日子;也因為熱愛,我們敢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

樣式:□□是什麼?□□是□□,□□是□□。因為□□,我們□□□□□□□□;也因為□□,我們□□□□□□□□。

解說:這個文段先是設問,然後是兩個運用比喻的回答。接著是兩個並列句子表明觀點。此樣式適合寫“熱愛”“寬容”“謙虛”“興趣”“誠信”“選擇”等話題。

8.模板八:

如果有人問:“春天是怎么樣的?”有人會說是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白居易說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蘇軾說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李白說是“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杜牧說是“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樣式:如果有人問:“□□是怎么樣的?”□□□說是“□□□□□□□,□□□□□□□”;□□□說是“□□□□□□□,□□□□□□□”;□□□說是“□□□□□□□,□□□□□□□”;□□□說是“□□□□□□□,□□□□□□□”

然而我說□□□□□□□。

解說:此句式最大特點是引用大量詩詞,增添文采。此種樣式適合任何一種以名詞作話題的文章開頭。

9.模板九:

選擇,是深邃的天空剎時滑過的一顆流星。

選擇,是青春的面龐上掠過的一絲神秘的微笑。

選擇,是平靜的碧波上盪起的一層美麗的漣漪。

選擇是如此的誘人——似隔著輕紗的美女,似含茹著生命的花蕾,似幽靜的山谷中飄出的一縷花香。(XX年聯考《在選擇中起航》)

樣式:□□,是□□□□□□□□□□□□□□。

□□,是□□□□□□□□□□□□□□。

□□,是□□□□□□□□□□□□□□。

□□,是如此的□□□□□□□□□□□。

解說:一連串比喻的色彩斑斕,委實迷人之極,頃刻間就可能使評卷者沉浸在一種美的愉悅中,而不得不欽佩這位考生的才華。

10.模板十:

雄鷹也許會感激它的矯健的雙翅,讓它得以自由地翱翔,卻忘了蒼穹給予它的那一份寬廣。梅花也許會感激它清幽的芬芳,讓它得以歡樂地綻放,卻忘了感激風霜給予它的那一份礪煉。而我們也許只會感激身邊親人的幫助,卻忘了為我們打開另一扇心門的萍水相逢。(XX年聯考《打開另一扇心門》)

樣式:□□,也許會感激它□□□□□□,讓它得以□□□□□□□□,卻忘了□□□□給予它的那一份□□□□。□□,也許會感激它□□□□□□,讓它得以□□□□□□□□,卻忘了□□□□給予它的那一份□□□□。我們,也許會感激□□□□□□,卻忘了□□□□□□□□。

解說:三個排比句,不僅給讀者新穎清爽之感,而且巧妙地扣住話題“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句新且內蘊豐厚。

第四節 議論散文的本論

在本論中提出三個分論點,這三個分論點就按其邏輯順序依次放在三個自然段的開頭。這樣就使文章在論證過程中,分論點的位置十分鮮明,也就為整篇文章立論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在分論點的闡釋中,分別突出三個亮點:語言優美,引用詩句,精當事例。因此本論分為三段:一段用優美的語言闡述分論點;一段引用詩文名句闡述分論點,一段用精當的論證分論點。

一、優美語言成段

1.巧用比喻排比句

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近,語氣連貫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比喻語句連線起來用。它可由詞組構成,也可由句子構成,在議論散文的各部分中,均可以使用。假設句、因果句、條件句、對比句皆可排比。運用排比句,可有效的增強語勢。

例一:“選擇善良是一塊路標,在你迷失方向之時,給你指明前進的方向;選擇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乾渴之時,給你生命的滋潤;選擇善良是一雙有力的手,在你無助之時,給你巨大的幫助。因此心靈的選擇,一定要擇善而從。”(XX年聯考優秀作文《擇善而從》)

解說:用比喻排比句,扣住了本文的話題“選擇善良”,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例二:健康會隨著時間損毀,美貌會隨著光陰耗盡,榮譽會隨著歷史塵封,而誠信卻如一杯醇酒,越是品得長久,就越是顯得芬芳怡人。(《把“誠信”留在心裡》)

解說:這一組對比排比句,不僅使主題鮮明突出,而且增強了文章的語言氣勢。

例三:誠信是一座橋,它能拉近你我的距離;誠信是一種信念,它能激發你的鬥志;誠信是一葉扁舟,它能載你到達成功的彼岸。(《小議誠信》)

解說:這一組比喻排比,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形象性,平添了文章的色彩與氣勢。

例四: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一個季節;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起整個海洋……

解說:三個排句,三個妙曼的比喻,意在言外,發人遐思,恰恰構成了一個極為成功的層遞式鋪排,從而大大濃化了作文的色彩,增強了作文的美感。

2.巧用假設句:

所謂假設句就是通過對假設條件下可能產生結果的推測,來證明論點正確的一種分析方法。因其用假設複句構成,所以稱其為假設句。

例一:假如父母是天空,我們便是天空中的雲彩;假如父母是海洋,我們便是海洋中的魚兒。雲和魚是感覺不到天空和海洋的存在的,雖然他們一離開將無法生存,我不奢望和完全了解天空和海洋,只希望做聰明一點的雲和魚,能多一點地與父母溝通和交流。

例二:如果沒有鍾子期的知音之聲,也許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於荒山野林間。如果沒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賞,也許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長眠於街市深巷間。如果沒有能人善士的指點迷津,那么沒有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業,名垂千古!(XX年聯考《打開另一扇心門》)

3.巧用條件句

所謂的條件句是指由條件複句構成的排比句或對稱句。正因如此,只有前後兩部分間具有條件與結果關係時,方可使用條件句。它常用條件複句的關聯詞與對稱句的重複詞語,換言之,條件複句的關聯詞是構成這種排比句與對稱句語言標誌。

例一:勤學苦練使成功的必要條件。有勤,才有了孔子“韋編三絕”的佳話,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譽;有勤,才有了祖逖“聞雞起舞”的美談,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報國的偉業;有勤,才有了張海迪“當代保爾”的稱號,也才有了“通五經、貫六藝”的這位當代青年學習的楷模。我國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不也曾積數十年辛勤耕耘慨而嘆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補拙是良訓”嗎?由此可見,碌碌無為與大有作為之間差的不就是一個“勤”嗎?勤,有如一架彩橋,把人們從無知引向有知,從有知引向有才,從有才引向有為……

4.巧用對稱句

所謂對稱句,就是兩兩對舉出現,而字數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對稱,,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句子。

在議論文中,對稱句既可用來說理,又可用來舉例。因為它要求用大至整齊的句式,對稱的結構來證明論點,有意識地運用對稱句,不僅可以提高語言錘鍊的能力,而且因為運用論據極為簡潔,還可鍛鍊對事例的高度概括能力。如果說“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那么,對稱句的套用,也會使文章因之生輝。

例一: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已是被無數古今事實證明了的真理。鄒忌直言諷諫,齊王懸賞納諫。齊國得以強盛。王平誠心忠告,馬謖固執己見,街亭終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徵,開言路、納直諫,得有貞觀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廣積量、緩稱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銘的意見得到採納,精兵簡政,人民擁護;馬寅初的理論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國家受害……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說明了"從善如流"的重要嗎?

解說:就段的構成而言,首句為起始部分,提出了論證中心: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尾句為終結部分,以反問句,對小段中心進一步加以強調總括。中間幾例是段的展開部分,它們或寫兼聽,或寫偏信,兩兩相對,經緯分明,不僅句式整齊,寫得極為概括簡潔;而且長短句參差錯落,令人讀起來跌宕起伏,朗朗上口,稱得上融聲美、形美、意美於一爐,既給人以美的享受,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思索。

5.巧用因果句

這是一種由因果句構成的排比句。它既具有排比句的句式特點,又具有因果分析的說理特點。但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決定了它必須使用因果句的關聯詞:“因為……,所以……”。當然也可只出現因果關聯詞,而不構成排比句。

例一:事業是人生的不朽豐碑。人類的史冊告訴我們:凡是留下英名的人,總是創造了永存的事業。孔子、司馬遷、魯迅之所以千秋萬代傳頌,是因他們為民族文化寶庫增添了財富;屈原、岳飛、鄭成功之所以載入史冊,是因他們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偉大的愛國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孫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為它們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蔡倫、畢生、祖充之之所以永遠為人民紀念,是因為他們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科學領域為後人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發明創造。誰建樹了對人類有益的事業,誰就築起了一座人生的紀念碑。

6.巧用轉折句

轉折句,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轉折複句的連用,它們或者以對稱句出現,或者以排比句出現。特點是句式整齊而富有氣勢,語言鏗鏘而富有節奏。

因分句間語意相反,所以它特別適用於用來論證矛盾的對立統一,要全面看問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等哲學命題。

例一:徒有萬般“羨魚”心,而無一絲“結網”意,結果定會一事無成。這道理雖然淺顯,但實際上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清認識到的。有的人希望成為愛迪生式的“發明大王”,可是卻畏於鑽研科學知識之難;有的人想繼莫泊桑之後,再奪“短篇小說之王”的桂冠,但又懾於常年練筆之艱辛;有的人想一鳴驚人成為“音樂巨匠”,卻惰於在五線譜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願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鐵榔頭”,卻怠於無數次的扣殺訓練。如此心懷鴻鵠之志,而身屬燕雀之行,連一條小小的魚都會捉不到,更何況要實現那恢宏的大志呢!(《羨魚和結網》)

二、引用詩文名句成段

引用古聖前賢的經典名言佳句,顯現集體智慧的成語諺語等,融入自己的文章,是對權威的借重,可以加強文章的可信性與說服力。引用名句,特別是引用詩文名句,必須準確理解名句的含義,不能牽強附會,斷章取義,要使之與自己文章的語境、風格相協調,才能收以一當十之效。另外,引用要忠實於原文,不可隨意改動,特別是對一些經典著作的援引,更應該準確無誤。

1.由相近聯想而從自己的記憶中將某一問題或某一景物、某一現象的古今詩詞佳句匯集一起,構成排比,產生一種一氣貫通的雄偉氣勢。

例:我穿越時空,我追溯流光,我聽到了“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悲愴,“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雄渾,“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偉岸。一張張堅毅的面孔浮現在我的面前,一雙雙矍鑠的眼睛注視著我的雙眸,一聲聲昂揚的吶喊縈繞在我的耳畔。於是,朦朧的思緒穿透了遠方的晨霧,遠古的笙簫澄明了心中的塵埃。心靈的選擇該是于謙的《石灰吟》,心靈的選擇該是東林黨人的“風聲雨聲讀書聲”,心靈的選擇該是平凡中蘊藏的偉大,心靈的選擇該是萬事皆休後的坦然從容……

2.將要引用的一句詩分成幾部分嵌入到文章的一句中的不同位置,並使其成為句子的某一成分。

例1:起風了,風時而拂著柳枝,時而吹皺一池靜水,時而捲起狂沙,時而撼得大樹亂顫。我知道,“吹面不寒”的是“楊柳風”,我知道“料峭春風”能夠“吹酒醒”。(XX年聯考優秀作文《春夏秋冬》)

解說:上段引用了“吹面不寒楊柳風”和“料峭春風吹酒醒”兩句詩,先將其分為四個小的短語,然後再將其嵌入句子中,並加上引號。這樣的嵌引使語言更加靈活多變,生動形象而富有朝氣。

例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說的是親情;“人生得一知己足,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說的是友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說的是愛情;“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說的是愛國情。

3.將要引用的詩句整句嵌入一句話中,加上引號使這個嵌入的詩句成為整個句子的一個成分。

例:讀李白,讓我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曠世豪情;讀李煜,讓我體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世事滄桑;讀余秋雨,讓我感受生命恰似一段寧謐久遠的“文化苦旅”;讀冰心,使我真的不再“斯人獨憔悴”。(《生活有了“你”(文學),才顯得美麗》)

解說:讀這段文字,讀者仿佛真正隨著作者的筆觸一起暢遊古今,深切感知文學對人的薰陶,仿佛文學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讀後令人心胸激盪。這些詩文不僅支撐著文章的結構,表現文學對人的作用,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美好,而且也增添了文章的韻味,散發出中國詩文化誘人的芳香。

例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是屈原的選擇;‘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的選擇;‘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林則徐的選擇。他們所關注、傾心的是國計民生,天下大業。”‘東窗密謀莫須有,風波冤獄天也哭。’這是秦檜的選擇;儘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節重如山乎’?這是洪承疇的選擇;不顧‘痛哭六軍俱縞素’,只會‘衝冠一怒為紅顏’,這是吳三桂的選擇。他們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祿、醉生夢死。”(XX年聯考優秀作文)

解說: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閱讀面、記憶力恰到好處的運用非同一般,因而此文獲得了滿分。

三、精當事例成段

1.面例式

如果把詳舉一例稱為“點”,那么略舉一組事例的寫法就稱之為“面”。面例式又可分為正反對比式和例證式兩種。

①正反對比式:用兩個或以上的正面事例,用至少一個反面事例。

例:我們們相信自己時,也要相信別人。這是由事物的多變性和自我的局限性決定的。唐太宗接納魏徵等人的進諫,於是有了開明盛世;朱無璋接受了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的建議,於是國泰民安。相反,那頑固的馬謖置王平的忠言不顧,自認為“熟讀兵書”,結果痛失街亭,丟掉性命。別人的意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唯明智之舉。(XX年山東優秀作文《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②例證式:用兩個或以上的事例排列組合起來論證分論點。

例1:荊柯刺秦王,遺憾,偏偏沒有刺中;普羅米修斯為人類運來火種,遺憾,偏偏被宙斯釘在高加索的山崖上;屈原忠心耿耿,遺憾;偏偏碰上了昏庸的楚懷王;岳飛揮師北上,正欲直搗黃龍府,遺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臨安。(《生活有了“遺憾”,才顯得美麗》)

例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凡立功名於世者,無不是從小處做起,注意點點滴滴的積累,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斷自我完善的。若無每日聞雞起舞堅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無長年筆走龍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揮毫蓋世被尊為書聖呢?若無半生鑽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陳景潤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譽世界呢?

2.點例式

點例式即前面先詳舉事例,然後接一層議論分析。可分為事例析因、正例反設和反例正設。

①事例析因

例1:語言,有時是化解誤會的良藥。它使許多誤會得以消除,使不少心靈的隔閡被衝破。趙國大將廉頗妒忌被趙王器重的藺相如,揚言要使他難堪,而相如卻處處避免與之發生衝突,眾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道出用意。這句話使廉頗瞬間消除了對相如的偏見,他負荊請罪,最終與相如成刎頸之交。正是因為相如的那句擲地有聲的話化成了一座橋樑,使兩位大臣的心得到了溝通,使廉頗了解到藺相如的高尚人格,化解了誤會。(XX年廣東優秀作文《語言,架起溝通的橋樑》)

例2:沉穩從志而來。一個人若沒有遠大志向,只沉迷於現實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無法擁有沉穩的性格。班超投筆從戎,志在報國,在對匈奴一戰中從容不迫,沉穩冷靜,終弘揚國威,“不教胡馬度陰山”。林則徐斬釘截鐵,志在禁菸,在與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穩中含剛,終虎門銷煙,讓洋人膽顫心寒。正因為有遠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遠,心胸便沉穩下來。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穩也。(XX年江蘇優秀作文《穩中求勝》)

②正例反設

例:相信自己,是對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對自己能力的贊同。當自己有著清醒理智的認識時,就應當“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在當初改組女排時,壓力很大,任務很重,許多人勸他以“保險”為好。然而他力排眾議,相信自己,大膽起用馮坤等新秀,最終改組成功,奪回了失去17年的世界盃,登上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台。假如當初他採納別人的建議,不相信自己,那金牌獎盃還有誰拿?正是陳忠和關鍵時刻相信自己,取得了驕人的成績。(XX年山東優秀作文《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③反例正設

例:霸王,你確實不是劉邦殺死的。你死於空洞苦痛加重的心靈之劍!縱然四面楚歌(可憐那楚歌都是假的),可如果選擇坦然和堅守,渡江突圍,又怎么會將大好江山,送與一個流氓天子!(XX年四川優秀作文)

使用假設分析,事例與假設分析可以明顯分開,有時也可採用夾敘夾議形式。

第五節 議論散文的結尾

結尾是文章前後呼應、結構完整的重要一環,是文章的重點。人們對文章總體印象的好壞,文章的結尾部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結尾,能使文章產生意味深長、餘音繞樑的效果。

例:於是學會了為陽光感謝——因為陰晦並非不可能。學會了為平靜而索味的日子感謝——因為風暴並非不可能。學會了為粗食淡飯感謝——因為飢餓並非不可能。甚至學會了為一張猙獰的面目感謝——因為有一天,我們中間不知誰便要失去這十分脆弱的肉體。(張曉風《劫後》)

解說:此段由四個句子組成。前三個呈現並列關係,每個句子前後分句主要內容呈相對關係。第四句是在此基礎上的遞進。表達出作者學會感謝的主題。這段話適宜設計結尾。適合寫“感謝生活”“走進生活”“生活”“生命”“寬容”等話題的作文。

如以“走進生活”為話題,呼應精彩的開頭,錘鍊精彩的結尾。

精彩的結尾示例一:無論是寧願受騙也不願意有人身陷痛苦的球手還是整夜不眠的父親,他們都用行動說出了生活中最美的語言:仁愛與寬容。生活如花籃,需要用愛來裝飾;生活如樹苗,需要用愛來灌溉。而生活中的愛則恰如在心靈中怒放的玫瑰,散發著透人的芬芳。讓我們走進生活,一同感受人間花海般的愛。

精彩的結尾示例二:如果說友情是一種廣度,愛情是一種寬度,那么親情就是一種深度。走進生活,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廣袤無邊,親情、愛情、友情一樣也不能少;走進生活,你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豐富多彩,有清水般純潔的親情,也有濃酒般醉人的愛情,更有香茶般可人的友情!

精彩的結尾示例三:一顆豁達的心,能讓你無懼困難,走向成功;一顆愛人的心,能讓你獲取力量,走向純美;一顆平常的心,能讓你處變不驚,走向完美。帶上豁達的心、愛人的心、平常的心,上路吧!讓我們一起走近生活,走進生活,品味生活!

精彩的結尾示例四:是的,這裡的熒熒燭光、激昂歌聲;這裡的脈脈溫情、款款敬意;這裡的對生命的不懈追求,使我看到了人性的閃光點,這是一種生命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