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的寫作基礎知識

訊息的組合成為從外部看,一般可分為: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尾幾個部分。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 訊息的寫作基礎知識 ,歡迎閱讀。

(一)訊息的結構

訊息的組合成為從外部看,一般可分為: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尾幾個部分。標題、導語、主體是一則訊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標題新聞、簡明新聞除外),而背景和結尾有時可根據情況省略。

新聞按照結構方式通常可分為三種: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和散文式結構。

1)倒金字塔結構。“倒金字塔”結構的第一段是導語,是最重要的新聞事實概括,然後按照新聞事實的重要程度依次寫下去。

從結構布局上看,訊息最常用的倒金字塔式結構。這是其它新聞文體所不具備的。倒金字塔式結構不是根據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安排層次段落,而是根據事實的重要程度或客群關心程度來決定段落順序。它要求把最重要、最新鮮或最精彩的新聞事實放在訊息的開端,即新聞導語裡面。其它事實也是按先重後輕、先主後次的順序來安排的。它多用於事件性新聞。

倒金字塔結構的主要優點有:最能體現新聞性;開門見山,概括性強;切合讀者心理,並能引起“新聞欲”;便於編輯處理稿件和製作標題,便於記者增加新的重要事實材料。它的缺點有:過於標準化,程式化,缺乏多樣性,往往略輸文采,愈到後面愈顯得無力,有“虎頭蛇尾”之嫌;比較容易出現標題、導語、主體“三重複”現象,此現象應力爭避免。

2)金字塔結構。金字塔結構是按事情發生的始末,即依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一種訊息結構形式。事情的開始和結束,就是新聞的開頭和結尾。

金字塔結構的優點主要有:行文構思比較方便;可以保持事實比較完整的故事性;容易清楚地反映出新聞事件原委始末的脈絡。它的缺點有:可能比倒字金塔的篇幅可能多一些;容易顯得平鋪直敘;有些題材從頭說起,容易顯得平淡或缺乏新鮮感。

3)散文式結構。散文式結構,是指訊息寫作中,適當吸收散文的寫法。

(二)訊息的標題

訊息標題從形式到內容與任何文體的標題不同。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內容具體、涵義明確、鮮明引人。標題把訊息的核心內容概括、濃縮成幾個詞(短語)或一句話,使人一目了然,且過目難忘。

訊息的標題,不僅有主題,還有引題或者副題,內容重要的訊息,有時兼有主題和引題、副題。主題字號最大,最突出,處於中間顯要位置。引題用以交代背景,烘托氣氛,揭示意義。副題用以補充交代事實或問題,說明主題的來源和依據,有時也用來說明或注釋,甚至是全文提要。

不管採用什麼方式,標題都應該準確、清楚、簡潔、生動。切忌空、偏、煩、板,努力做到求實、求準,求簡、求活。

訊息的標題與通訊的標題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標出了新聞事實,訊息要求在標題中寫明新近發生的有意義的事實,簡潔明快;通訊的標題可以標出事實,也可以不標出事實。

(三)訊息的導語

導語寫作來自於電報。1844年,美國油漆匠出身的科學家繆爾·莫爾斯發明了電磁電報,1851年,美聯社首先將它用於播發新聞電訊。1861年至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有許多重要新聞需要及時報導,然而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電訊稿經常是僅僅發了一半,由於戰爭或者電訊的緣故,由於時間寶貴機會寶貴,記者們不約而同地首先把最重要的新聞事實先發出去,報社編輯部只要能夠收到稿子第一段,就可以當成一條短的訊息進行報導,這樣,客觀需要逼著記者把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寫在新聞的最前面,此種寫法得到讀者和新聞界的肯定,由此,新聞的導語逐漸形成,同時,也促進了新聞倒金字塔寫作結構的發展。

導語是以簡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鮮或最富有個性特點的事實,揭示新聞要旨,吸引讀者閱讀全文的訊息開頭部分。它往往是一篇訊息內容的核心和精華。

在通常的情況下,導語是訊息開頭的第一段;有的短訊息不分段,導語便是開頭第一句話;有的訊息段落很簡短,其導語也可以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段落。有的訊息也可以沒有導語,比如一句話新聞。

導語是訊息體裁的顯著特徵,也是寫好訊息的一大難點。

導語的寫作非常重要,在新聞界有一個說法,報紙編輯最見功力的重要方面是製作標題;記者寫訊息最見功力的是寫好導語,導語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編輯對稿件的取捨。生動的導語相對於新聞好像蝴蝶相對於花叢,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教授曼徹爾也曾說過:我寫新聞,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時間用於琢磨導語。

導語寫作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人們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最需要告訴人們是又是什麼,並把二者和諧地統一起來;

2)從新聞內容中選擇最重要點;

3)應有新聞事實,避免與主體內容的重複;

4)交待訊息的來源和新聞的根據,給人以可信感;

5)文字精,表達巧,凝練、醒目、明快。

寫導語的基本要求:要實在,忌空話;要簡練,忌冗長;要新穎多樣,忌千篇一律。導語的寫作方法多樣,可以有敘述式,評述式,描寫式,設問式等,其中敘述式導語用得比較多。

新華社北京一九八五年四月一日電 今天,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專利法正式生效了。從此,腦力勞動成果被無償占用的歷史在我國宣告結束。[評論式]

目前世界上究竟有沒有貧困的“第四世界”?有!儘管在這不斷繁榮的年代裡不多見,然而它卻一直存在著。……[提問式]

新華社記者報導:北京人的生活節奏變快了。過去那種“工作不象工作,休息不象休息”的狀況正在改變。[結論式]

據新華社北京三月八日電 一盆盆翠綠的麥冬、松柏、萬年青和盛開的鮮花裝點在人民大會堂的大廳里,全國婦聯今天下午在這裡舉行聯歡會。中外婦女一千五百多人歡聚一堂,相互握手問好,親切交談,共同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描寫式]

(四)訊息的背景

訊息背景,是指新聞事實出現的緣由、環境和主客觀條件。背景是一篇訊息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補充、反襯或烘托新聞事實和新聞主題的重要材料。

我們寫新聞人物,必須向讀者交代這個人物的經歷和社會關係;我們寫新聞事件,也必須向讀者介紹這一事件的歷史條件、自然環境、前因後果與來龍去脈。新聞背景的種類很多,諸如:歷史背景、時代背景、政治背景、經濟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人文背景、民族背景、知識背景等等。這裡介紹幾種主要的類型:

1)歷史背景。恰當地交代訊息中主要新聞事實或其所涉及的人物、地點的歷史狀況,以有助於讀者了解人和事的全貌,增加其新聞價值。如毛澤東同志寫的《中原我軍占領南陽》,背景是介紹南陽的歷史狀況的:“南陽為古宛城,三國時,曹操與張繡曾於此城發生爭奪戰……”使人們對南陽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認識更清楚了。

2)地理背景。有些新聞涉及國內外的有關城市、地區,而讀者不一定知道,有必要適當介紹有關地區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

3)人物背景。當新聞中出現讀者不熟悉的新人物,或者過去熟悉,由於時間久了印象不深的人物,就需要介紹人物的概況,作為背景交代。

4)事物背景。指介紹一些新事物、新成就的有關資料,以幫助讀者了解這些事物的意義和它的價值。尤其在科技報導中,對新技術更需要作背景介紹。

交代背景的方式在訊息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

1)說明與解釋。通過背景交代正確地揭示原因與結果、現象與本質、全局與局部等。

2)交代與補充。與主要新聞事實有關聯的一些材料又不得不加以交代和補充,就得運用背景。

3)襯托與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