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心得體會

xx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棄權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這部法律的制定始於xx年7月召開的國務院第59次常務會議,那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在決定中提出了修訂《食品衛生法》的要求。這部法律可以說五年磨一劍。從xx年12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至今三年四審,堪稱精雕細琢。食品安全法將於今年6月1日正式實行,它全方位構築了食品安全法律屏障,對規範食品生產經營活動,防範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增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規範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整體水平,切實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和過程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關係廣大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國家的健康發展,關係社會的和諧穩定。早在改革開放的198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通過了食品衛生法(試行),標誌著我國的食品衛生監管進入了法治化軌道。在總結試行法實施經驗的基礎上,食品衛生法於1995年正式頒布施行。對保證食品安全,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保障人民民眾身體健康,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不斷改善。

(一)為什麼動議制定食品安全法?

食品衛生法實施十四年期間,正值我國社會轉型和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食品安全工作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食品監管存在著“三大軟肋”,一是食品標準不統一,不科學,有關食品安全評價的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不規範、不統一,導致消費者無所適從。二是食品企業社會責任感不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不明確,不嚴格,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對違法企業和行為處罰力度不夠,“紅心鹹鴨蛋”、“山西毒酒”、“致病福壽螺”,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影響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幾乎每次事件都是在媒體鬧的沸沸揚揚後相關部門才開始轟轟烈烈的查處。特別是“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震驚海內外,造成近30萬嬰幼兒受到損害,5萬餘名嬰幼兒需住院治療,傷透了數十萬家長的心,人們強烈要求杜絕,嚴懲這類違法行為。三是監管體制不合理,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格,部門之間存在職責交叉,權責不明,導致存在監管的空白和漏洞,有利爭著管,沒利都不管,推諉扯皮。

另一方面,人民民眾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加快了食品安全立法的進程。民眾反映的社會難點,也是全體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焦點,連續多年來,關於“食品安全”的議案數量一直高居前列,“儘快制定出台食品安全法”成為全體人大代表的共識。

xx年的全國人大會議期間,30多名人大代表提出:借鑑已開發國家的經驗,制定一部符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法,以確保人民身體健康。

xx年的全國人大代表會,江蘇、安徽、河南等10多個代表團的445位代表分別聯名提出14件議案,要求加快制定食品安全法或修改食品衛生法。

據統計,僅十屆全國人大期間,就有3000多人次的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食品安全方面的議案、意見和建議。

因而順應民心,採納代表意見,也是立法初衷之一。

(二)為什麼不是修改食品衛生法而是制定食品安全法?

到底是制定新的《食品安全法》,還是修訂已有的《食品衛生法》?從xx年7月開始這一爭論三年未休。直到xx年12月,溫--總理簽署的《食品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一錘定音”,宣告法律將以新的名稱而不是《食品衛生法修訂案》進入立法程式。

1、理念的提升:“食品安全事關公眾健康,政府威望與國際形象”,它不是一個單純的衛生問題,而是事關國家發展的戰略問題,安全問題。

2、順應國際立法趨勢,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英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相繼制定出台的食品質量領域基本法都是以《食品安全法》命名的。最終,站在成果的基礎上重建取代了僅僅是對漏洞和不足的“修修補補”。法律名稱和法律規範範圍果斷改變的背後,是國家食品管理理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