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四)深化政風行風、行政效能建設,不斷提高人民民眾滿意度,推動勞動保障事業健康發展

1、完善內部監管機制。一方面,局政風行風、行政效能辦公室進一步暢通投訴渠道,對人們民眾反映或區糾風辦、市局政風督查室轉發的投訴案件實行“一件一查”,切實解決當事人反應的問題,並及時向轉發部門反饋處理結果;另一方面著重加強內部自查自糾,整理歸納了XX年行政效能公眾滿意度測評報告中民眾反映的意見和建議,要求各部門、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對照進行檢查,提出相應措施,認真落實整改。

2、認真做好迎評工作。今年勞動保障系統被列為市政風建設情況的重點測評部門。為此,一方面制訂下發了《關於加強區勞動保障系統年政風行風和行政效能建設的意見》、《年度區勞動保障系統接受市政風行風重點測評工作的實施意見》;另一方面,多次召開政風監督員會議、動員會議進行迎評部署,並組織人員對局機關科室、事業單位的迎評工作進行檢查,安排了基層所與局有關部門的互查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6月7日、6月12日,市糾風辦、市政風行風監督員第五組和區糾風辦、政風行風監督員小組先後來我局調研測評政風行風建設工作,對局系統政風行風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3、以文明行業創建促政風行風建設。今年,局黨委提出了局系統創建區文明行業的工作目標,制訂了創建文明行業指標體系,進一步明確局系統今後的奮鬥目標,以創建文明行業促政風行風建設,有效杜絕了“管理服務不到位”、“辦事推諉拖拉”、“態度冷淡”等現象,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人民民眾的滿意度。

(五)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樹立“好學、團結、敬業、親和”的隊伍形象

1、認真選拔培養青年幹部。今年局黨委在民主推薦的基礎上,建立了局處級後備幹部隊伍,選派了處級後備幹部參加區第二期優秀青年幹部管理能力高級研修班。在區委黨校的支持下,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局系統科級幹部培訓班,共有43名科級幹部(包括後備幹部)參加了培訓。同時,為做好黨外後備幹部培養工作,局黨委組織召開了黨外後備幹部座談會,探索建立黨外幹部培養的有效機制。

2、營造良好的學習工作氛圍。為營造“人人學習、處處學習、時時學習”的良好氛圍,局系統繼續把作風教育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結合,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夯實作風建設的思想基礎,加強了對幹部職工的思想教育;為激發乾部職工的熱情與活力,局系統多次組織開展了全員參與、展示本系統風采的活動,今年還將舉辦職工文化藝術周活動,凝聚行業精神,提高團隊戰鬥力。

3、切實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一方面健全和完善基層黨支部建設責任書,基本完成基層黨支部簽約工作,並開設黨務工作培訓課程,增強了黨務工作者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另一方面,根據市委、區委要求,積極開展貫徹落實“四個長效機制”自查工作,使黨員的組織觀念、工作作風、表率作用、民眾觀念等方面得到了提高;第三,深入推進“五好”黨組織系列創建工作,經推薦考核,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被評為為區“五好” 黨黨支部;第四,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了“轉變作風促和諧,廉潔勤政創新業”主題教育活動,深化了黨員幹部的廉政意識。

二、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勞動力資源狀況亟待顯性化。由於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企業實行自主用工,勞動者自主擇業,有相當數量的勞動者實際處於就業狀態,但用工單位並未辦理用工登記備案,導致勞動力資源狀況比較模糊,據調查,本區征地勞動力和農村富餘勞動力中,處於就業狀態但未辦理就業登記人數近5萬人,占征地勞動力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總數41.6%。由於勞動力就業狀態的隱性化,將不利於制訂相應的就業政策和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工作。

(二)農民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尚未建立。由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鎮級統籌,養老金標準由各鎮、甚至各村根據經濟狀況自行確定,缺乏正常的增長機制,或者是缺少必要的規劃和資金儲備。

(三)勞動力市場監管壓力日趨加重。由於本區企業總量大、外來從業人員多等情況,近幾年,勞動爭議仲裁、勞動監察舉報、非法職業中介案件始終居高不下,群體性勞資糾紛,農民工權益的保障與維護,已成為構成社會不穩定不和諧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隊伍建設還須創新工作機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勞動保障工作內容和方式都面臨轉變,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勞動保障人要以創新的思維審時度勢,把各項工作做得更為精細、更為科學,要以嶄新的思路完善勞動保障各項政策措施,更好地服務於人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