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可行性報告格式

對擬增加出口的產品或替代進口產品,還要參照國際市場價格及變化趨勢定價,如產品外銷,應附有有關方面承諾外銷的意向書

§3.3 市場推銷戰略

在商品經濟環境中,企業不可能仍然依靠國家統購包銷完成銷售額。企業要根據市場情況,制定合適的銷售戰略,爭取擴大市場份額,穩定銷售價格,提高產品競爭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對市場推銷戰略進行相應研究。

§3.3.1 推銷方式

(1)投資者分成。

(2)企業自銷。

(3)國家部分收購。

(4)經銷人代銷及代銷人情況分析。

§3.3.2 推銷措施

(1)銷售和經銷機構的建立。

(2)銷售網點規劃。

(3)廣告及宣傳計畫。

(4)諮詢服務和售後維修措施。

§3.3.3 促銷價格制度

促銷價格制定可根據市場銷售預測情況確定,一般用於產品投產初期,以較低價格、同等質量、優良的售後服務擴大市場占有份額。

投產初期產品以較低價格出售,會對銷售收入產生影響,因此價格制定要合理,並應採取相應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時期後,可根據產品銷售情況逐漸將產品價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 產品銷售費用預測

產品銷售費用包括建立銷售機構、銷售網點、培訓銷售人員、產品廣告宣傳、諮詢及售後維修服務費用,在可行性研究中,應根據制定的產品銷售計畫,分別估算產品銷售費用。對某些產品,銷售費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計。

§3.4 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3.4.1 產品方案

(1)列出產品名稱。有多種產品時,應逐一列出主產品和主要副產品名稱。

(2)產品規格標準。說明產品規格、標準選擇依據。

§3.4.2 建設規模

建設規模又叫設計生產能力,是指項目生產一定質量標準的產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實物單位或標準實物單位來計量。

(1)建設總規模。說明主要產品年產量,主要副產品年產量,主要設備裝置。

(2)主要生產車間的生產能力,生產線數量。

(3)說明項目經濟規模,不同規模下項目效益與費用的比較分析,說明本項目確定的建設規模的合理性。

(4)如果項目採用分期建設方法,應說明項目總規模、分期建設規模並說明分期建設的起止時期、各期建設的主要內容。

§3.5 產品銷售收入預測

根據確定的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及預測的產品價格,可以估算產品銷售收入。

產品銷售收入可以分別計算主要產品和副產品的年銷售總收入,並計算銷售收入和計算期內銷售總收入,銷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根據前面部門中關於產品方案與建設規模的論證和建議,在這一部分中按建議的產品方案和規模來研究資源、原料、燃料、動力等的需求和供應的可靠性;並對可供選擇的廠址作進一步技術與經濟比較,確定新廠址方案。

§4.1 資源和原材料

§4.1.1 資源評述

資源系指項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資源,如礦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資源等。項目所需資源的來源、數量、運輸方式、供應條件以及今後發展和開發趨勢等,均是項目建設的前提條件。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項目在有效期間所需資源及其來源的可靠性,應作深入調查和科學論證,並就下列內容進行說明分析:

(1)項目需用的資源名稱、經全國儲量委員會正式批准的儲量、品位、成分、產地或供應點。

(2)資源品位、成分與需用要求的適應性。

(3)資源開採方式。要說明自行開採、計畫供應、市場供應或合資開發等不同方式。

(4)本項目年最大需用量、資源的可能供應量及今後生產發展所需資源擴大供應的可能性。

(5)在已有資源不能滿足擬建項目生產規模需求時,提出相應的措施,如增加進口(說明國別、資源品位),調整建設規模或分期建設等。

§4.1.2 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供應

(1)原材料、主要輔助材料需用量及供應。

按項目的生產要求,分別敘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的名稱、品種、規格、成分、質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儲運損耗量),並分別撰寫:

① 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 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 需進口的原材料表。

說明進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來源有變化時的應變措施,分析預測原材料國產化前景及分年度國產化的提高幅度。

對季節性生產的原料,如農、林、水產品等,需說明短期進貨數量。

(2)燃料動力及其它公用設施的供應。燃料、動力及其它公用設施是指生產需用的煤、電、水、汽、氣、油等,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需說明生產所需燃料、動力及公用設施的數量和需由項目自建的種類和規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現有的燃料、動力數量。

① 燃料品種的選擇,應說明其依據,如執行國家能源政策、適應地區條件、滿足生產特殊要求等。分別列出燃料需用量、來源、運輸方式,進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 電力最大需用負荷、供電來源及其穩定性、需要自建電力設施和投資估算。

③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應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設施。

④ 熱源及供熱要求。

⑤ 其它設施,如油、氣、汽需用量、供應量及需要增加設施的情況。

(3)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費用估算。

將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購燃料動力分別計算費用,其它材料可合併估算。

§4.1.3 需要作生產試驗的原料

生產特定產品的某些原料因尚無生產實踐經驗;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無成熟的生產和工藝;或使用緣由的生產方法生產新產品還缺乏必要的生產數據等各種原因,需要對原料進行生產(中小型)試驗,以確定技術參數和消耗指標,測定產品質量,取得主要設備選型的各項數據。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說明:

(1)需要試驗的原料名稱、試驗目的和要求。

(2)試驗或試生產方法(試驗室、中型或小型生產試驗)。

§4.2 建設地區的選擇

選擇建廠地區,除須符合行業布局、國土開發整治規劃外,還應考慮資源、區域地質、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等四要素。其原則是:

自然條件適合與項目的特定生產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場;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公共政策;運輸條件優越;有可供利用的社會基礎設施和協作條件;土地使用有優惠條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質條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選時,應著重論證所選地區在行業政策上的正確性、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

§4.2.1 自然條件

(1)擬建廠地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本情況和區域地質、地震、防洪等歷史數據。

(2)水源和水文地質條件調查分析。包括地面水或地下水量和水質的分析、在枯水期的可能供應量及水質變化、地區今後水源開發和可利用水量增長情況。

(3)氣象條件。收集分析地區氣溫、濕度、降水量、日照、風等資料,對需要增設防風沙、抗高溫、改善光照等設施的地區,需進行費用估算。

§4.2.2 基礎設施

敘述擬建地區與項目直接有關的公用事業及基礎設施的情況和可供利用的條件,從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中選取最有利的地區。

(1)供電、電源情況;近遠期可能的供電量及電壓;費用及計費方式;供電部門的要求。

(2)供水、水源情況;近遠期可能的供水量及水質;費用及計算方式;供水部門的要求。

(3)運輸。地區內各種運輸線路的分布;站庫碼頭的位置和地形;運輸費用;運輸能力及其發展規劃等。

(4)排水。排水條件;容污水能力;當地環保部門對污水排放的要求等。

(5)電訊、供熱、供氣等公用設施及可利用的種類、容量、技術特徵等。

(6)施工條件包括建築材料及製品的供應條件;施工勞動力來源;施工運輸條件;施工用動力(水、電)來源等。

(7)市政建設及生活設施。包括當地的衛生、郵電、文化教育。

§4.2.3 社會經濟條件

社會經濟條件主要指地區的工農業生產水平及近遠期發展規劃、與本項目有關的現有企業、技術工人來源等在項目建成後所需社會協作的條件。

§4.2.4 其它應考慮的因素

項目選擇建廠地區還應考慮其它特殊的要求。在選擇下列地區建廠時應特別慎重,要取得有關部門和民眾的認可。

(1)風景區、名勝古蹟、自然保護區。

(2)水土保持禁墾區。

(3)礦山作業等爆破危險區。

(4)有放射污染或有害氣體污染嚴重的地區及傳染病、地方病流行或常發區。

(5)軍事設防區。

(6)生活飲用水源的衛生防護地帶。

(7)民族宗教風俗有特殊要求的地區。

§4.3 廠址選擇

在實際工作中,具體廠址的選擇不一定要與建設地區的選擇分開,往往是廠址選擇與建廠地區的選擇合併進行。兩者通常是相輔相成、相互牽扯地交叉進行的。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如果需要,可以分別敘述。

選擇廠址通常是隨基本建設程式的各個工作階段逐步深入的。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需提出廠址初選意見;進行可行性研究時,應提出具體廠址的推薦建議;進圖初步設計階段時,對廠址的各種條件需作詳細勘查和落實,最終確認廠址,標定四周界址。

§4.3.1 廠址多方案比較

建設地區選定以後,就在這個地區內選擇若干個可供建廠的地段,作具體分析比較,從中選取一個比較理想的廠址。並編寫廠址選擇報告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附屬檔案,研究報告中僅需敘述選擇要點和廠址的主要優缺點。有關選廠所需的調查資料、勘察和測量資料、取捨理由、論證等均應編寫入選廠報告內。確定廠址,須作多方案比較,一般可按下列內容進行。

(1)地形、地貌、地質的比較。

① 工廠輸出、入交通線、供電、取水、排污等與外界產生直接關係的方位、地形。

② 平整土地、防水、防洪、廢渣堆置、四鄰地物。

(2)占地土地情況的比較。比較占用耕地、林地、荒地、山坡等面積的比例,以儘可能少占耕地、林地為原則,作出占地用地情況的評價。

(3)拆遷情況的比較。包括原有地面建築物需拆除的數量、原有居民需遷移的人數及拆遷安排等條件和難度的比較。

(4)各項費用的比較。由於各個可供選擇地段條件不同,在費用上會產生較大差別,需作多方案比較。

①土地費用。如土地購置、拆遷、場地整治、青苗賠償以及土方處理等費用比較。

②交通運輸整治費。如需要建設或整治的運輸線路,轉運場站等費用比較。

③基礎處理費。如不同工程地質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礎處理的費用比較。

④取水、防洪、排污設施所需費用比較。

⑤抗震所需費用比較。

⑥環境保護、生活設施等費用的比較。

§4.3.2 廠址推薦方案

(1)繪製推薦廠址的位置圖。在有等高線的地形圖上標明廠址四周界址、廠址內生產區、生活區、廠外工程、取水點、排污點、堆場、運輸線等位置及四鄰居民點和主要生產企業的相互位置。說明對生產要求的適應性和合理性。

(2)敘述廠址地貌、地理、地形的優缺點和推薦理由。說明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氣象等自然條件符合建廠要求的理由。

(3)環境條件的分析。

(4)占用土地種類分析:

① 占用耕地面積占總占地量的比例;

② 占用林地面積占總占地量的比例;

③ 利用荒地面積占總占地量的比例;

④ 利用山坡面積占總占地量的比例;

⑤ 需要拆遷的面積和估計所需的費用;

⑥ 推薦廠址的主要技術經濟數據。

第五章 工廠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研究項目應採用的生產方法、工藝和工藝流程、重要設備及其相應的總平面布置、主要車間組成及建築物結構型式等技術方案。並在此基礎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它工程量。在這一部分中,除文字敘述外,還應將一些重要數據和指標列表說明,並繪製總平面布置圖、工藝流程示意圖等。

§5.1 項目組成

凡由本項目投資的廠內、外所有單項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產設施、生產後勤、運輸、生活福利設施等,均屬項目組成的範圍。

各單項工程和配套工程需按其性質加以分類,一般可分為:生產車間或工段;輔助生產車間或配套工程;廠外工程;生產後勤車間或設施;生活福利設施;其它單項工程。

如有自成體系需單獨撰寫分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配套工程,如自備熱電廠、水廠、鐵路、專用線等,應列出工程的名稱、分項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的編號。並將工程的投資列入項目總投資內,分項研究報告列為附屬檔案。

§5.2 生產技術方案

生產技術方案系指產品生產所採用的工藝技術(包括專利或專有技術)、生產方法、主要設備、測量自控裝備等技術方案。選擇技術方案必須考慮:技術是否是先進成熟的;是否適合所用的原料特性;是否符合產品所定的質量標準;能否適應擬建地區現有工業水平;在維修、操作、人員培訓等方面是否有不能克服的障礙;所需投入物的規格和質量能否滿足生產要求,並與地區的技術吸收能力、勞動力來源相適應等。

§5.2.1 產品標準

敘述本項目主要產品和副產品的質量標準。如國家一級標準、行業標準等。並將選定的標準與國家標準、國際常用標準作比較說明。

§5.2.2 生產方法

使用同一種原料生產同一種產品,如有不同的生產方法時,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作方案性選擇,根據產品用途、質量和成本等因素擇優確定。對選定的方法需要說明生產方法的名稱及主要特徵、選用的理由以及與其它生產方法比較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