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的: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利大於弊

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利大於弊&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利大於弊(首屆中國名校大學生辯論)

正方:浙江大學隊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利大於弊

反方:復旦大學隊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弊大於利

正方:謝謝主席,大家好!我方認為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利大於弊。在展開本場辯論之前,我們先來明晰幾個概念: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人類創造的一切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什麼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那么什麼是外來文化呢?我方認為正在進入一個民族內部,並與其社會發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別族文化,即外來文化。今天,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利弊交鋒的辯題,利和弊從來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結果,從不是建立在猜測之上的可能性,因此衡量利和弊只能由事實判斷來得出。其次,利與弊誰大誰小,標準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我方認為用整體全局的眼光,發展辨證地來看,只要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發展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這就是利大於弊。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外來文化的本身有其優劣之分,但是我們從來不都是取齊精華,去其糟粕嗎?我們從來不都是應該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嗎?我們從來不都是要做善於拿丕的新人嗎,因此,決下能用錯誤引進民族文化帶來的種種弊端來判定外來文化本身對民族文化發展的利弊大小。先讓我們為大家展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吧!在文藝復興的歐洲,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文明使歐洲復興成為可能。優秀的義大利古典作品哺育了具有高度英格蘭民族性的莎士比亞。而中國呢,曾經與擁有古代西方全部文化遺產的阿拉伯人並駕齊驅的中國人卻在此後的閉關自守中備嘗落後挨打的教訓。當我們今天再一次站在世紀之交的廣闊舞台上,回顧幾個世紀的世界文化的廣泛傳播和交流的時候,我們驚嘆外來文化帶來民族文化怎樣的崛起和飛躍,我們相信任何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只有在與外來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碰撞中,才能夠突飛猛進,我們也同樣將相信,"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正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堅強自信和歷史價值的最佳體現。有道是:"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為身在最高源。"謝謝大家!(掌聲)

正方:雖然我們與對方辯友的觀點針鋒相對,但是我們卻都懷著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中華民族文化探求一條真正的發展之路,所以我首先想指出對方辯友發言中的幾點偏頗之處。第一,今天的辯題是一個事實判斷的問題。也就是說,當我們站在世紀之交的中國展望下個世紀的時候,我們回顧的是人類幾千年的文化發展史。可是,對方辯友似乎對世界各族文化傳播和交流的歷史事實不感興趣,而陷入到一個歷史猜測的環境中去。他們似乎有這么一個觀點:如果歷史不是這樣發展,那么現在會如何如何。我倒想請問,歷史是可以這樣隨隨便便假設的嗎?第二,要衡量利弊大小,就必須有一個標準,可是對方辯友到現在也沒有告訴我們,你們衡量利弊的標準在哪裡?更沒有告訴我們你們是如何得出弊大於利的?第三,對方辯友不談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作用如何,而對外來文化本身大作褒貶。我方從不否認外來文化本身良萎不齊,但是文化的融合不是灌香腸,民族文化更不是弱不禁風的林黛玉。我們不想把今天的辯題變成"外來文化的優劣論",我們更不想成為"全盤西化"的歷史罪人。其實,外來文化利弊之辯,早在我國近代史上已有過三個回合的交鋒,無論是從第一回合的"中體西用"到"體用皆變",乃至於馬克思主義文化派的產生,還是在第二個回合中"傳統文化派"與"充分西化派"的爭辯之中,以及最後毛澤東思想在馬克思主義文化派中的產生,乃至到第三個回合,"新儒家思想"與"全盤西化派"的鬥爭,以及馬克思主義對前兩者的批判。中國人終於理性地認識到,現在的中國必須從政治、經濟、社會等一切領域裡進行深刻的社會變革,這場偉大的變革正是一次全面的繼承、吸收一切人類外來文化文明成果的過程,歷史的發展再一次告訴我們,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利大於弊,說到這裡,我想用60多年前一位文學巨匠的話來結束我的發言,"沒有拿來的,人不能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化不能成為新文化。"謝謝各位!(掌聲)

正方:剛才對方辯友提到,吸收了外來文化,我們中國人就失去了民族底蘊,在座的各位多少人穿了西裝革履,就都失去了民族底蘊了嗎?(掌聲)

反方: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請間對方辯友,您以為穿了西裝,自己就變成美國人了嗎?恐怕您答應,美國領事館還不答應呢!(掌聲)

正方:所以我們說穿上西裝,我們才有中國心。穿上西裝,我們仍然能保持一顆中國心。這正是外國文化對我們中國文化發展利大於弊的實證。

反方:對方辯友你搞錯了,您說文明和文化是一體的,西服是文明,你穿了他的西服,當然要接受他的文化了,是這樣嗎?

正方:對方辯友,恰恰搞錯了。文明和文化是一回事嗎?對方一辯剛才說,文化中不包含物質的。對方二辯又告訴我們,器物是文化,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掌聲)

反方:文明等於文化嗎?對方辯友,你因為洋貨好,就說洋人的文化好,這樣的邏輯可是要出洋相的呀!(掌聲)

正方:我問對方辯友一個簡單的問題,中華民族的文化對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發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反方:一個問題沒談清楚,先另1忙著轉話題。我請問對方辯友,既然文明和文化是一體的話,你買輛英國的j、車,你就學著往左開嗎?恐怕你敢開,對方一辯不一定敢坐吧!(掌聲)

正方:我問對方辯友一個簡單的問題,既然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弊大於利,那我們中國人還要不要外來文化呢?

反方:我們要外來文化,但是我們也要改革開放,也就是自主獨立,我請問對方辯友,如果外來文化是要毀滅自主和獨立的基礎,你要不要?

正方:對方辯友說得好,為什麼要外來文化?正是因為它對於我們民族文化利大於弊啊!

反方:對方辯友,你搞錯了。文化在推行的過程中往往是強制的。伊斯蘭文化在推行過程中有這樣一句口號:不選擇古蘭經就選擇劍。對方辯友,你選擇哪一個?

正方:我再問對方辯友,你會不會選擇一個利大於弊的東西艱?

反方:按照對方辯友的邏輯,我們長此以往的話,恐怕是早晨起來“打的"走,中午見面說hello,晚上還要圈disco。晦!長此以往,民族文化可要byebye哆!(掌聲)

正方:我欽佩對方辯友的背誦能力。但是,對方辯友,您會飲鴆止渴嗎?(喻思成此時錯將鴆說成"伽")飲鴆也可以止渴,但是弊大於利你會不會喝呢?

反方:我們講究背誦,但是憑心而論,我們現在能背:萬個英語單詞的人,確實不少,能背3百首唐詩的人卻很少。對方辯友能把飲鴆止渴,說成飲jiu止渴,你還能說外來文化是利大於弊嗎?(掌聲)

正方:我請問對方辯友,有沒有飲jiu止渴這個成語?有沒有飲鴆止渴這個成語?

反方:對方辯友讀錯字,那是因為教育問題,那么就來看看教育是怎么回事?1853年,英國教育委員會的主席邁考萊爾就說,我們在印度要培養出一個這樣的階級,他們在人種上是印度人,而在情趣品位上是英國人,對方辯友這種教育您要嗎?

正方:對方辯友願意談教育,我們就來談教育。剛才對方辯友"問我們,我們到底臍應該科學技術進步?我到要問對方辯友了,我們用什麼來達到科學技術的進步呢?

反方:我們用文明來達到,但我們決不要外來文化。

正方:對方辯友不要忘記啊!你的文明能達到科學技術的進步嗎?

反方:對方辯友,當文化之間出現矛盾怎么辦?我們中國人講究"一夜夫妻百日恩”。外國人講究什麼呢?"露水夫妻一夜情"啊。如果引進這樣的文化,中國的離婚率能不上升嗎?(掌聲)

正方:對方辯友搞錯了,要引進那種文化的恰恰是你們四位。而外來文化對我們有利的才拿啊!

反方:就讓我們來看看台灣是怎樣引進的吧。過去、中國人講究"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可是台灣學者卻告訴我們,在台灣已經變成了養老院為先,性解放為首。

正方:對方辯友談台灣。那好,我們跟你談日本。漢字漢音,書道茶道,哪一個不是從中國文化進去的?到現在,到底有沒有日本民族的特色,更不要說片假名和平假名了。(掌聲)。

反方:對方辯友愛談日本,我就談日本。日本以前怎么說,我們要"和魂洋材"。但外來文化已進來呢,變了,變成了"洋魂和材"了。(掌聲)

正方:對方辯友又忘了,對於日本的傳統文化來說,它只是借來的衣服好穿也好脫的。

反方:想起日本的文字,我就一肚子氣。(掌聲)難道我們中國人,就應該左近日本餐廳的所謂"非常口",讓他們料理料理嗎?(掌聲)

正方:我們還是不要說日本,我們來說上海。我請問對方辯友一個簡單的問題,上海文化最大的心理品質是什麼?

反方:那就是上海人應該是中華民族的成員。我請問對方辯友,如果我們的文化一定要依賴於外國文化的話,路徑依賴對民族文化到底是利大弊大?

正方:對方辯友看來對文化品位理解不深。上海文化最大的品位是什麼?是在個體自由的基礎上的兼、容、並、存。請問什麼是兼容並存?(掌聲)

反方:兼容並存,對方辯友,那也是要對方辯友那些好的東西,而不要對方辯友那些壞的東西呀!但是我告訴對方辯友,"洋門一入深似海,從此傳統是路人呢!"

正方:"拿來主義"就不是我們的民族文化了嗎?我還要告訴對方辯友,上海文化的第二個特徵,就是對國際交往的開放型文化追求,請問什麼開放型文化追求啊?

反方:按照對方辯友邏輯,我們還要"拿來"乾什麼?那么好抱過來就算了!

正方:對方辯友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上海的例子不感興趣。那么我第二次請問,中華文化對世界各國文化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

反方: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請問對方辯友一個問題,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是什麼?請三辯正面回答。

正方:中國精神的核心是和諧。我想請問對方辯友,如果不需要外來文化的話,我們中國還向哪兒發展?

反方:錯了,對方辯友,中華民族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而外國人怎么說呢?"人定勝天"。我請問這兩者如何和諧起來呢?(掌聲)

正方:對方辯友又搞錯了。我不知道哪一種民族文化是閉門造車。

反方:如果我們打開門來看看,他們能不能和諧?如果對方把歐洲的裸體主義拿到中東,恐怕阿拉伯的婦女是解放了,阿拉伯的男人可是要打仗了!

正方:對方辯友現在你不是打開門,而是別人撞開門,客戶自己到你家裡來拿東西呀!

反方:對呀難道這是利嗎?這好像是我方的觀點呀!(掌聲)

正方:所以,我們說閉關自守,外面才有人能打起鴉片戰爭。所以我們才要開關自強啊!(掌聲)

反方:現在已經不是閉門造車的問題了,而是有些地方是外國的坦克車也開進來了。我請問對方辯友,你們說來說去,文化要交流,又說文化有優劣之分,請問你們判別一個文化優劣的標準是什麼?

正方:我方一辯早已告訴過你們,剛才您那句話里說到坦克,我倒想說,如果這個詞不是外來的話,這句話恐怕各位評審都聽不出是什麼意思。(掌聲)

反方:坦克這兩個字,明明白白就是中國字。可是翻譯過程中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啊?我們中國有句話叫馳騁文壇,外國人給翻譯成了騎著馬在書堆里跑來跑去,還把我們的林黛玉翻譯成黑寡婦。對方辯友,這樣的翻譯您能接受嗎,(掌聲)

正方:對方辯友說林黛玉,那我們就來說林黛玉。對方辯友認為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是林黛玉,那我請問對方辯友,林黛玉要不要"吃藥"呢?

反方:按照對方辯友的邏輯,恐怕沒有林黛玉這箇中國字,只有她的英語名字(黑寡婦)了。

正方:我首先告訴對方辯友一個常識性的錯誤,林黛玉是中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

反方:林黛玉是要吃藥。

正方:請對方辯友坐下。(笑聲)更何況,我請問對方辯友,如果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是"林黛玉"的話,那我們的世界文化怎么能發展到今天呢?

反方:非常抱歉,我方四辯剛才還沒看清您還沒有坐下。不過沒有關係,我請問您認為外來文化有優劣之分,那么就請比較比較。釋伽牟尼、安拉和耶穌誰是大哥大?

正方:對方同學又搞錯了,我們今天的辯題不是外來文化優劣論。

反方:可是對方同學已經承認了文化本身就有優劣之分,可是你們又說外來文化沒有優劣之分,請問這個予盾怎么協調?

正方:我終於看清楚對方辯友的邏輯了,對方辯友說人不需要吃飯,吃飯對人體有害無弊,如果你把世界上所有的糧食都吃下去了,那就必定是有弊無害了。(掌聲)

反方:我也看清楚對方辯友的邏輯了。對方告訴我們文化有優劣之分,那我請問你一個問題,如何讓外來文化中的劣來救我們文化中的優呢?

正方:對方辯友把錯誤的引進,歸到外來文化上了。用一種錯誤的方法去吃飯,比方說用鼻子吃飯,可能有生命危險,對你的成長是弊大於利的,但是你能說,吃飯對你的成長弊大於利嗎?

反方:可是我們看到,南非的一個部落,他們的部落禮儀恰恰是用鼻子吃飯啊!這樣的風俗你要么?

正方:對方辯友講得糊裡糊塗,連我也沒有聽清楚。我只想請問對方辯友,你們一再說,我們要全盤西化,我想每一個有清醒頭腦的國人都知道全盤西化的危害,不要再迷惑我們的觀眾了。

反方:我方說的是要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而對方辯友才是要"全盤西化",怎么強加到我們的頭上來呢?

正方:我想請問對方辯友,抵制全盤西化的文化,是不是民族化?既然用這個抵制外來文化,我們為什麼不去大膽地接受外來文化呢?

反方:既然外來文化那么好,我們為什麼還要去抵制它呢?

正方:我方再一次提醒對方辯友,今天不是談外來文化的優劣論,我請間我們的民族文化有沒有紗窗?(正方鈴響)

主席:對不起,正方時間到,反方繼續。

反方:既然你們認為外來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又說外來文化價值平等,這難道不是矛盾嗎?

反方:按照對方辯友的邏輯是待到外來文化泛濫時,你在偷偷笑。(掌聲)

反方:非洲的蒂爾曼人在結婚之前,女友要在男友的身上戳120刀。按照對方的邏輯,我們的集體婚禮不就成了屠宰場了嗎?

反方:中國人講究"遠親不如近鄰"。而外國文化一來呢?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東一道鐵門,西一道鐵門,探親搞得像探監一樣。(鈴響)

主席:對不起,時間到,

主席:剛才這場自由辯論可謂是針逢相對,字字珠璣。給在座的各位及電視機前的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們就要進入這場比賽的最後一輪較量,也就是正反雙方的總結陳詞。首先,我們請反方的代表何平同學發言。時間是4分鐘,請。

反方:主席,各位,大家好!首先,對方辯友把外來文化定義成了正在進入而且已經逐漸正在被接受的文化。我請問對方辯友,客觀上的到來和它主觀上的已經被接受了是同一概念嗎,這是第一個概念問題。第二,對方辯友說文化需要交流,所以外來文化是好的。我請問對方辯友,文化的交流是需要文化載體的流動,但是文化載體的流動,一定就等於文化的交流嗎?舉個例子來說,一輛麵包車,你可以用它來裝麵包,但是恐怖分子呢,也可以用它來裝炸藥。你不能因為這個車的存在,就說它本來就是裝麵包的。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今天的辯題,今大的辯題是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請注意,在文化的前面加上了限定詞,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不相通的那部分,也就是不可通行約的部分。而對方辯友把它們的

定義建立成了一切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那我要請問對方辯友,那什麼東西不是文化呢?外來文化,要談它來就要一定談它怎么來的,眾所周知,文化在全球範圍的傳播,是隨著殖民時代的開始而開始。而伴隨著這種文化的傳播的是資本主義的商人,用鴉片毒害人們的肉體,用十字架麻痹人們的鬥志。而他們的軍隊,是用堅船利炮恢復民族自覺意識的覺醒。南非的黑人大主教圖圖就曾經說過;白人來的時候,他們的手上有《聖經》,我們的手上有土地。他們對我們說,信天主吧!可是等我們睜開眼,我們的手上是有了《聖經》,他們卻拿走了土地。(掌聲)在南美、在北美成部落成部落的土著居民被消滅,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掛起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招牌。民族的尊嚴和生存都受到了凌辱,這對於民族文化的發展,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也許我們有些激動,如果談到民族的時候,總容易讓人想起自己的民族,我們也不想把今天的辯論變成外來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孰優孰劣的爭論,因為我方堅信中心主義文化在價值上是平等的。我方並不是民族文化的中心主義者,但在這可以歡笑可以雀躍的今天,我們要看清楚,外來的到底是什麼文化。在今年上海舉行的第二屆"白玉蘭"電影節上,六位外國評審談到本國文化的時候,都憂心忡忡地提到:在現在的外來文化已經像商品一樣批量生產,像產業一樣鋪天蓋地而來的時候,文化本身已經成為一種產業。這到底是趙公元帥的喜悅,還是文化自身的悲哀?文化已經成為為跨國資本謀取最大政治經濟利益服務的時候,難道不是文化自身的悲哀、我方決不要閉關自守、復古回望,我們所需要的是引進外國的優秀文明,發展本國經濟,在發展本國經濟的基礎上,弘揚民族的優秀文化。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前途。波蘭著名作家巴柴夫斯基面對沙皇質問的時候,曾經鎮定自若他說:"不,陛下,我不是俄國人,我是波蘭人。"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能夠面對著外來文化,說一聲:不,先生,我是中國人。謝謝各位。(掌聲)

主席:謝謝,謝謝何平同學,接下來我們請正方的四辯喻思成同學發言,時間也是4分鐘。

正方:大家好,首先我要向反方的四位辯友表示真誠的感謝,因為只有他們,才使得我們大家更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外來觀點,哪怕像對方辯友這樣針逢相對的反面觀點,對我方觀點的進一步完善與闡述,也是利大於弊。從而使我們更加堅信,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更是利大於弊呀!(掌聲)在這個面對著跨世紀文化大握手時,我們來談論這個辯題的目的何在?就在於我們判斷,到底是讓民族文化自己發展呢?還是讓它在外來文化的幫助下,更快的發展?我們毫不猶豫選擇後者。因為: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吸收外來文化,因為外來文化是民族文化生存與發展的先決條件,也是民族文化擺脫困境,走出危機,避免災難的必要條件。

第二,我們為什麼說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利大於弊是可能的呢?因為文化在本質上是相通的。胡適先生告訴我們:"文化不是別的,文化就是活生生的人民。"可見文化的共性就是人性,所以,當兩種文化碰合在一起,不管是"相逢"還是"碰撞"都必然是產生文化的交融與匯合,從而迸發出美麗的火花,點燃文化苦旅的火把,照亮文化發展之路。

第三,我們怎么樣來實現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利大於弊這一可能性?這要民族本身具有的吸收力和消化力,對方辯友的意思就是說,世界所有民族的語言加到我們中國人身上,當然是弊大於利的。可我們中國人的外語越學越好,到今年舉辦了如此規模盛大的華語辯論賽,這不正是民族文化兼收並蓄的最好寫照嗎?(掌聲)

第四,我們全人類已經走入了文化全球化的新時代。1983年在蒙特婁召開的第xx屆"世界哲學大會"在呼籲著世界文化的統一,那么,引入了市場經濟的中國應該在此全球化時代擔負起什麼樣的使命呢?在聯合國第二次世界文化政策大會上我們中國的回答是:"加強國際間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同時發展"。文化學大師季羨林告訴我們"沒有文化交流,人類社會就無法進步"。亞當斯密告訴我們"閉關就是自殺"。對方辯友反覆說,我們不是閉關,可是他卻告訴我們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弊大於利,我倒想請問對方辯友,你會吃一個對自己弊大於利的東西嗎,我們一直盼望著有那么一天,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做文化孤島上的魯濱遜,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民族願意做文化沙漠中的夜郎國,他們會挽起手來,共同創建出一個地球文化村,那么,若干年後,也許很長,但是我們相信有那么一天,當火星人到這個村里做客的時候,火星人也會欣然接受一種外來文化,這種文化不是只屬你的文化,也不是只屬於他的文化,更不是只屬於我的文化,而是屬於這個星球上所有民族共同擁有的世界文化!謝謝各位。

正方:法政學院辯論隊——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利大於弊

反方:德語系代表隊——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弊大於利

精彩辯詞(節選):

尊敬的主席、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晚上好。實不相瞞,在參加這場決賽之前,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疑慮——我很天真地認為對方辯友一定會戴著假辮子,包著過腳步,穿著唐裝前來參加這場辯論賽!這樣的裝扮才符合我們今天的辯題啊!結果對方辯友的衣著打扮不禁讓我受寵若驚,你們表面上違心地疾呼弊大於利,卻穿著代表西方文化的西裝暗地裡支持我方觀點!在此,我謹代表我方選手向對方辯友的支持致以最誠摯的謝意!俗話說:道理越辯越明。我方觀點地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正是得益於與對方辯友的觀點之間的碰撞,由此可見,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發展絕對是利大於弊的啊!

其次,對方辯友一味強調外來文化猶如洪水猛獸,一旦引入會給我們的民族文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但是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決不是簡簡單單的強勢吞噬弱勢。眾所周知,日本是中國的一個小小鄰國,在經過中國文化幾千年的滲透之後,我們可以說日本文化中處處存在著中國文化的影子,難道我們就可以說日本文化就是中國文化嗎?同時我方認為愛國與接受外來文化之間並不矛盾,難道說我們接受了外來文化就不愛我們的祖國了嗎?事實絕非如此!我想說我們要接受外來文化,同時我們的眼中仍然飽含淚水,因為我們仍然愛這土地愛得深沉!

再次,對方一邊一再強調即使弊大於利他們仍然會堅持文化交流。但這其實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便徒生童話還要脫離事實!舉個例子,是藥三分毒,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吃藥?那是因為我們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藥效。如果是七分毒性三分藥效,那么請問各位,誰還敢吃藥?不過對方辯友倒是給了吸毒者一個福音,他們可以說吸毒不用打嗎啡,豈不省了止疼的錢啦!這樣的觀點豈不是會貽笑大方啊!

最後,我想說我們所提倡的接受外來文化絕不僅僅是為了自我的發展,而是為了促進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同時發展!曾經有一段燦爛的外來文化放在我們中華民族面前,我們沒有珍惜,等到歲月流逝,我們才後悔莫及。民族文化發展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在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段文化說四個字:我接受你。如果非要在這份交流上加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