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藝術品文化發展策略文學範文

藝術品的生產是人類生產活動的一種。物質性商品的生產,是人藉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產生變化,製造出有用的物品來;而藝術品生產屬於精神產品的生產,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書畫藝術品文化發展策略

人類自由自覺的本性更加突出,藝術家更多地突出精神的需求。作為精神生產的特殊性,一般的《文學概論》或《藝術概論》都概括為如下這么幾點:第一,精神生產是觀念地創造對象世界的生產。也就是說一個藝術家,對外部世界有個人的體驗和認識,他要表現的,就是藉助藝術形象來表達這個觀念或認識。一件藝術品有物質的外殼,是商品,但它又具有藝術家留在作品的意思、觀念,故是觀念地創造了對象世界,與一件冷冰凍的商品拉開了距離。第二,精神生產是以符號為手段創造觀念世界的手段。一件物品的生產需要工具,鑽頭、車床可以製造出不同的產品。精神產品則需要藝術符號。文學創作需要文字、語言;繪畫創作需要造型、圖案、色彩、線條;書法創作需要文字為載體,加上線條、墨色;雕塑、音樂等藝術都需要各自的藝術符號作為創造觀念世界的手段。第三,精神生產富於個性,是自由創造的活動,被馬克思稱為“真正自由的勞動。”它完全不同於現代工業生產的機械化、規範化和群體化的生產,可以生產驚人數量的物品。精神生產是個性的創造活動,具有創新i生和一次性、不可重複l生。一個藝術家的每一件真正的藝術品都是個人風格鮮明、藝術表現手段獨特的唯一。

一個藝術家,即使重畫一張自己生產的同樣內容的畫,也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樣。類同和重複是藝術品質高下的一大檢驗標誌。這一點恰好與工業產品相反。工業產品需要的質量的穩定和規格、形式的完全同一,標準化是工業產品的特點。當然,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相結合,與技術性勞動相結合等一般特點也同樣體現在藝術生產的過程,而且當代藝術生產也出現了個體生產與群體生產相結合的勢頭,但都不是藝術生產的特殊特點。藝術品生產主體是藝術家。藝術家是生產者,又是創造性的主體。如何認識這個生產主體和創造主體,既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十分具體的現實主體。作品的使用價值和藝術價值都是這個特殊的生產者生產的。藝術品生產的特殊性告訴我們,只有具體的有主體、自由精神的藝術家才具有創造的主體性。如何理解這句話?“主體”這個概念,進入藝術創作是有特定涵義的。“人並非任何時候都可以稱為主體。只有當人處於與特定客體的特定關係中並處於對客體的主動、主導地位即具有主體特性時,人才是真正的主體。”也就是說,當藝術家在創作活動中時,才有可能具有主體性。這是藝術家有主體性的首要條件。第二條件是藝術家又具有精神的自由,他的創作十分主動,不受制於外部的環境。這個“自由”包括了對技法的熟練掌握及運用,一個技術不嫻熟的畫家,即使在生產藝術作品時,還不能說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