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優秀畢業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典文學中常見論文這個詞,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為論文。以下就是由編為您提供的本科優秀畢業論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推動我國社會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了我國中華文化的精華,所體現出的智慧與文明具有難以估測的意義與價值。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社會各行業對經濟發展較為關注,利用新型理念不斷更新文化方式,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則日益漠視,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淡出視野,傳承人的生活狀況不佳的現象,甚至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出現消亡現象,傳承人的數量日益減少。對此,不免產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之憂。

一、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主體

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時難免會發現盲區、概念的不正確等將可能導致保護工作進入誤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保護措施則要明確工作主體,現實生活中將有兩個主體,即傳承人主體和保護人主體。傳承人主體則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延續的載體,例如對傳統工藝技術、中醫技術以及表演技藝等實現傳承的人; 保護人主體則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外圍社會群體,例如國家政府,學界人士、商界人士以及社會中有影響的新聞媒體、社會團體等可實施保護措施的人。雖然保護人主體不直接參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但是以其豐富的保護資源、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話語權,能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營造良好的保護氛圍。縱觀國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經驗,保護人主體起著重要作用,其做出的貢獻不容忽視。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重要角色仍是傳承人主體,外界因素只能發揮自我優勢,從旁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若保護人主體出現取代行為,將會給非物質文化遺產造成嚴重的保護性破壞,不能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目的。

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主體只能是來源於民間社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並不是那些採取保護措施的主體。只有以此為中心,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力度,才能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落到實處,實現保護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指熟練掌握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直接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過程,具有區域性和代表性,產生一定影響力,並自願開展自身技藝技能傳授活動的人。因文化遺產製作以及表演難以程度,在對傳承人數量上應區分對待,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可以個體或團體的名義進行申報工作,但團體名義時需推薦出具體的個人進行負責。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現狀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受到社會各界重視,進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問題亦逐漸受到關注。國際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上採取立法保護措施,現今國際上保護立法的法律主要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關於保護民間文學表現形式以抵制非法利用和其他不法行為的國內法律示範條款》等,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以新角度新視角引起世界各國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我國,早期在寧夏、江蘇等地方制定相關民間美術的法規或規章制度,進而國務院相應的出台關於保護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條例。

現今為止,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主要依據國家政策保護和地方區域保護,同時將這兩個方面的保護措施相結合,以便更好地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對傳承人的保護。當前我國有關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法律條文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等,地方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也相應的發布相關保護條例,以便增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力度。

三、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對策

(一)擴大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宣傳方式也是保護措施的一種,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宣傳將能引起社會各層的注意以及增強重視程度。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方面可藉助於網際網路的傳播效應,有效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多方位的宣傳,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給予網路環境下衝破時空的束縛,同時藉助計算機技術建立並完善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資料庫建設,實現社會上的資源共享。還可組織多形式的宣傳活動,擴大影響,促進全民樹立保護意識,例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流動性展覽,將社區、廣場等設為展覽點,增強普通民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兩者之間的距離感,以便獲得更好的宣傳效果。

(二)增強傳承人保護力度,完善保護體系

建立健全相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法律制度將能增強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感,採取國際化立法方式將促進我國有關傳承人立法跟上國際標準、慣例、規範的步伐。同時在進行立法工作時我國需結合國內具體國情採用具有中國特色的立法方式,實現保護目的。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落腳點在於延續民間優秀的傳統文化,而傳承方式主要為帶徒傳藝模式。傳承人可鼓勵學徒進行切磋交流,彼此進行激勵,最後在多名學徒中選取最適合的新傳承人,增強傳承人的扶持力度,可鼓勵感興趣人員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活動,提高傳承質量,營造良好的傳承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