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非畢業班期中考試工作總結

2、學科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本試卷中,考察學生閱讀提取信息的能力,靈活多角度套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學生得分較低,主要在選擇題上;另外在學生做題中,也缺乏對關鍵字、詞、有效信息的提取,出現答非所問的答案。這一點在主觀題里表現尤為突出。

3、多數學生書寫不規範,字跡不清晰,知識要點不明確,時有錯別字出現。作為高二的學生,至今還字跡潦草,出現不少錯別字,值得每位歷史老師重視。

4、學生不能有效組織答案。組織語言、表達能力、知識的遷移、對材料和教材相關知識的概括、歸納、分析能力較差。致使大題做答不規範,口頭化語言較多,與歷史專業術語聯繫較少,得分率不高。

三、對改進教學的建議

1、狠抓基礎知識的過關,注重能力培養

從試卷中就突出反映出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史實混淆。因此,在今後的學習中,必須以基礎知識學習為主,重在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狠抓基礎,要注重抓好主幹知識。縱觀歷年聯考試題,無論命題如何改革,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卻是聯考永恆的主題。常變的是命題形式,不變的是學科知識,這一點絕不可動搖。

2、加強答題策略與方法的指導

閱卷中發現,許多學生不能比較規範地使用歷史術語答題,條理混亂,字跡潦草,無法辨認,很有必要加強學法指導,否則聯考失分較多。要注意加強答題策略方法的指導。注重語言規範,加大對主觀題的訓練和指導,培養對知識的遷移、歸納能力。電腦閱卷形勢下對我們學生的答題格式要求很嚴格,還是要提早訓練以便規範學生。

3、反思此次考試,發現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並沒有如我們想像的那么紮實,一些基礎知識出現較高的失分率;學生的課堂效率也並沒有如我們想像的那么高,一些在平時訓練中出現過的原題,課上分析過的原題或類似題型仍出現了較高的失分率。我們最主要還是要克服學生眼高手低的毛病,從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入手,才是最有效也是最緊迫的任務。

地理:

一、試卷結構及考查內容特點:

本次期中質量檢測試捲地理卷共兩部分,選擇題25小題計50分,綜合題共4小題總計50分。試卷結構符合高中地理學科特點,試題設定方式大多以圖文材料形式,突出了地理學科的特色。本卷考查了區域地理複習部分,重點考查了《地球地圖》、《亞洲分區——東亞、東南亞》,與高二區域地理複習同步。知識點考查較細,考點多,不少考題能力要求較高,總體難度適中。

、二、學生答題情況及分析:

通過對池州六中學生考試答題情況抽樣分析可以看出,在選擇題部分,學生得分率偏低,尤其部分考題學生錯誤率偏高。選擇題第4、8、10題得分率較低,反應了學生們對地球與地圖相關計算方面能力較差,導致錯誤率偏高。第5、6、21、23題得分率較低,主要原因是學生們對世界區域地理特徵掌握不足,沒有從區域特徵的形成原因角度理解記憶。第18題得分率較低反應學生等值線判讀能力較低。

綜合題充分體現學生審題能力與答題技巧。從本次考查結果來看,也反映出學生這方面能力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本次考查綜合題部分第28、29題得分率低,通過閱卷統計可以看出,第28題的第2小題“分析湄公河流量季節變化與年季變化大的原因”、第29題第2小題“分析朝鮮豐富水能資源的形成原因”失分很高,反映學生對一些地理原理的運用能力較差,不能結合區域氣候特徵進行知識遷移。

從學生答題總體情況來看,同學在學習區域地理的能力方面還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機械記憶區域知識,不能從高中地理原理的角度去掌握、分析區域特徵的形成原因,導致部分考題失分較高。

、三、今後教學建議:

根據本次考查的數據分析與抽樣分析來看,區域地理知識不同於以往必修部分知識特點,要求學生避免機械記憶區域特徵,而是要求學生形成良好的分析問題的習慣,善於運用高中必修理論知識分析國中區域地理特徵,可以說就是要求學生能站在高中的角度看國中的知識。教學中,要根據這樣的特點組織教學,複習每個區域部分的時候,要強調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加強高中理論運用能力訓練,提高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四、對本次試卷設計的建議:

總體來看,本次試卷設計充分體現了地理學科特點,考查範圍與教學同步,考查知識點全面細緻,達到了階段檢測的目的。由於部分學校常用網上閱卷,考慮到後期試卷分析的需要,答題卡的設定建議與試卷分開,學生手中保留試卷便於試卷講解分析,方便學生了解自己的得失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