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下鄉工作總結

六是集中解決問題。在各工作組認真自查提交申請的基礎上,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組織了轉段驗收,對發現的問題認真研究解決。各工作組堅持把解決問題貫徹始終,集中精力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為民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駐仿山鄉工作組為全鄉計生專職主任舉辦了一期專題培訓班,並開挖農田溝渠1200多米,新建生產橋3座,為災區捐款1900餘元;對排查的問題實行倒排工期和日報制度,每個工作組每天解決什麼問題,怎樣解決,由誰解決,都進行了細化分解,落實到天,責任到人;駐該鄉喬樓工作組籌資4萬多元為村國小維修了校舍。駐黃店鎮袁樓村工作組先後幫助民眾開挖溝渠2600多米,埋設過路管道300米,為貧困民眾捐款4000餘元,協調救助金1300元及殘疾人專用輪椅一輛,調解宅基地糾紛1起;駐冉固鎮工作組為所包村資助修橋款4000元,組織醫務人員免費入戶查體50多人次,初步解決了1起多年越級上訪案件,使其息訪罷訴;駐孟海鎮工作組實行“聯繫卡”制度,將下鄉幹部的姓名、聯繫電話、工作單位,列印成“聯繫卡”發放給民眾,建立了幹部下鄉的長效機制。同時,該工作組為16戶殘疾民眾捐贈席夢思床10張、棉被20床、輪椅3輛;組織10名農業技術人員,對1萬餘畝雜交楊豐產林進行拉網式病蟲害檢查,對發生楊尺蠖的350畝豐產林進行了防治。駐杜堂鄉工作組多方協調、籌措錢物,為鄉駐地修建了下水道,並安裝了路燈;駐該鄉張莊工作組舉辦蔬菜技術培訓班2期,發放高蛋白沖施肥40公斤、天達2116葉面肥1000餘袋、技術明白紙1000餘份;駐馬集鎮工作組協助維修水泥路230米,協調水利局新打機井6眼,救濟特困戶3個,調解宅基糾紛4起;駐陳集鎮前沙海工作組解決10戶宅基地糾紛,捐贈價值5000元的健身器材;駐該鎮中沙海工作組捐贈價值近2萬元的籃球架和桌球台;駐該鎮保寧村工作組為殘疾民眾捐贈輪椅8輛,資助貧困大學生XX元;駐半堤鄉工作組出資8000元幫助村里更換了排水管道;駐張灣鎮工作組為呂溝村架設高壓線路1500米,為秦莊村開挖排水溝500米,為村國小翻修校舍7間,幫助與貴州一鋁廠達成了生產鋁合金鏡框條協定。駐定陶鎮孫莊工作組為該村建立了勞務輸出組織,組建了物業公司。據初步統計,全縣70個工作組,累計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92期,播放科技電影32場次,發放科技書籍1800多冊,提供致富信息345條,走訪慰問困難戶499戶,資助貧困學生43人,硬化路面13680米,開挖溝渠15390米,為民眾辦實事好事439件,幫扶資金物資折款60餘萬元。截至5月30 日,排查梳理出的461個問題,有373個得到有效解決,占總數的80.9%。

(三)注重宣傳推廣,強化督導檢查

幹部下鄉活動以來,充分運用縣電視台、《定陶採風》報等媒體,開闢專欄專版,大力宣傳幹部下鄉的相關情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通過各級《簡報》,大力宣傳駐村工作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共編髮《簡報》28期,市、縣電視台播發動態信息39條。為確保活動實效,我們牢固樹立“抓重點、抓特色、出成果”的意識,加強督促檢查,狠抓分類指導,並以檔案形式下發了《督導工作方案》。下鄉幹部由縣委統一管理,統一領導,具體日常管理工作由鄉鎮黨委負責。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由9人組成的督導組,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普查與抽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督查。先後共組織了8次大規模拉網式督導檢查。據鄉鎮反饋和督導掌握的情況,全縣下派的工作組,都按照市縣要求,做到了吃住在鄉鎮,沒有“走讀”現象。在市先後組織的13次檢查中,我縣未發現一起違規違紀現象。同時,縣領導及活動辦公室先後組織召開鄉鎮黨委書記、副書記和工作組長等參加的座談會、調度會9次,促進了面上工作平衡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