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下鄉工作總結

(四)認真調查測評,走訪檢查驗收

根據市“萬名幹部下鄉”活動和檢查驗收培訓會議要求,我們抽調33名業務熟、素質高的同志,組成每組由一名正科級領導幹部帶隊的11個檢查組,分赴全縣11處鄉鎮和有關企事業單位,對70個下鄉工作組進行檢查驗收,並明確了具體工作任務和職責要求。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對檢查組成員進行了業務培訓,把驗收方案和有關評價表格印發到每一名成員,認真對照學習,還設計印製了滿意度測評表和調查問卷共8000餘份,增強了檢查驗收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準確性。檢查組每到一處,都認真聽取工作情況匯報,與下鄉幹部和工作點負責人深入交換意見,認真查閱有關資料,對縣統一印發的“四簿”使用情況,認真進行了檢查調閱,並組織部分老黨員、老幹部和民眾代表進行座談,聽取他們對工作組開展“萬名幹部下鄉”活動的反映和意見,發放調查問卷和滿意度測評表,全面了解工作組工作情況。同時,還通過個別走訪,進行滿意度測評。在此基礎上,檢查組成員會商填寫綜合評價表,確保客觀公正,真實準確。檢查驗收結束後,及時組織召開了各檢查驗收組組長碰頭會,逐個匯報檢查驗收情況,領導小組辦公室認真進行梳理匯總。據統計,驗收過程中全縣共發放滿意度測評表和個別調查問卷7561份,收回7535份,民眾平均滿意率為96.7%,反映意見建議68條。綜合評價900分以上的工作組60個,占85.7%,最低的830分。期間,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喬海順同志陪同市督導組巡迴督導檢查,確保了檢查驗收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工作成效

(一)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工作中,各工作組堅持把解決問題貫穿始終,邊查邊改,邊整邊改,不貪大求多,不追求形式花樣,著力解決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化解了部分突出矛盾。活動結束時,排查的461個問題中,有373個得到有效解決,77個因政策或客觀原因一時不能解決,並認真向民眾進行了說服解釋,其餘11個問題,全部協調轉交職能部門逐步解決,同時明確了解決時限和責任人,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二)培養鍛鍊了一批幹部。各工作組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加強對下鄉幹部的管理。絕大多數下鄉幹部都能做到顧全大局,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工作崗位,做到了吃住在鄉、工作在村。不計條件和待遇,風裡來、雨里去,聽民聲、查民怨、知民苦、解民難,白天深入調研,徵求意見,晚上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制定對策,全身心投入,湧現出一批對民眾有真情、為民眾辦實事的好典型。比如,駐冉固鎮工作組長何啟民、駐仿山鄉工作組長賈點玉、駐孟海鎮工作組長張同慶等同志,都嚴格按照縣委要求,自覺遵守各項制度,嚴格管理工作隊員,始終戰鬥在工作第一線,發揮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有的工作隊員自己掏腰包慰問困難民眾;有的家中親人生病,也無暇照顧探望;有的自己生病,打著吊瓶也不離崗。駐杜堂鄉工作組,在全鄉66個自然村設立服務監督台,把駐村工作人員的照片和電話號碼公開,方便了民眾聯繫和監督。

(三)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下鄉幹部轉變作風,帶著對人民民眾的深厚感情工作。換便裝,穿布鞋,深入到民眾當中,堅持雷厲風行,講實話、乾實事、求實效,耐心回答民眾提出的問題。自覺做到不擾民、不給基層添負擔,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民眾的支持和擁護。下鄉幹部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務實為民的實際行動,樹立了機關幹部勤儉、自律、務實的良好形象,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