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菲利普·肖特的《毛澤東傳》有感

2024年是中國偉人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在這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日子裡,有關於這位如此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與世界進程的人物的作品紛紛出版,其中曾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北京工作的bbc資深記者菲利普。肖特寫的《毛澤東傳》引起我濃厚的閱讀興趣。

每一代人都是特定經驗與偏見的俘虜,歷史變成了不斷被重新詮釋的過程。試圖理解真實的歷史事件與人物變得困難。如果你置身其中,你可能會被自己的直接經驗所左右,而無法用更長遠、客觀的眼光觀察現實;但如果當你出生時,慘痛的悲劇早已過去,你獲得了新的觀察視角,卻又可能被一廂情願的抽象、膚淺所左右。沒有隱而未宣的資料,沒有刺激人心的陰謀論,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種距離感也使這本書獲得了其最重要的特色——如何在世界範圍內,用普遍性的意義來衡量毛澤東。

短短的20年間,毛澤東的故事仍不斷被談起。1980年代初,由於文革的傷痛,這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的聲譽受到了影響,鄧小平為他作出了七三開的評價。到了1990年代初時,他又重新獲得了普遍的讚揚,日漸加深的市場化進程造就的社會不公,使很大一批公眾忘記了歷史的傷痕,而懷念起毛澤東時代更公平的歲月;而當毛澤東110周年的誕辰紀念日到來時,紀念毛澤東成為了一種全國性的儀式,人們對於一段遙遠的、由信仰構成的歷史充滿情感。

西方描繪毛澤東的作品的普遍特色,卻是中國的傳記作品最為缺失的角度。菲利普。肖特的這本著作最吸引人之處在於避免了60年代大多數西方學者將毛過分浪漫化與神秘化的傾向,是典型的記者化作品,敘述生動、注重個性與歷史畫面的結合,外國人的角度使那些習以為常的材料煥發出生機。對於歷史最有趣味的描述,絕非是將一切歷史事件視作想當然的、必然發生的結論,而應採取一種向前看的姿態。構想你處於與歷史人物相似的境地,面臨各種選擇的誘惑,並最終作出帶有偶然性的結論。毛澤東絕非那種天生的偉大領袖,在192024年時,他對於中國充滿不成熟的憧憬,18歲的湖南青年構想的中央政府是孫中山成為總統,康有為是總理,梁啓超則是外交部長。一直到1920年,他仍不是一名馬克思主義者,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也沒有給他帶來足夠的衝擊,他是依靠被列寧批判的考茨基而非正統的馬克思獲知社會主義的。一直到1935年的遵義會議,中國革命似乎都不一定由他領導,來自蘇聯的年輕海龜派王明、博古才前途無量。他始終未能贏得革命的中心莫斯科的信任,一直到1949年,史達林都更傾向於蔣介石。而毛澤東對於美國的感情則在相當大時間內都如此熾熱,1940年代延安的官方報紙對美國民主的讚美達到了巔峰,在抗戰勝利後,他與周恩來都如此想去美國會見杜魯門;而在某一段時間內,他如此地討厭教條主義,他厭惡別人將馬列主義變成金科玉律;對於共產黨僅僅通過三年戰爭就戰敗了國民黨,他自己都覺得吃驚,他原指望更長的時間……毛澤東的前半生比後半生更容易描述,因為資料更為充分,觀點更為多元,而他的後半生儘管更富戲劇色彩,對此的記載卻不得不千篇一律。與1949年前不同,私人的情感更深刻地影響了他的公眾生活,絕對的權力則使他的任何行動都被放大出來。也因此,人們對於他的私人生活作出了更多的猜測,渴望在其中發現更多的歷史課本無法言說的秘密與謀略。在世界性的領袖中,沒有比他的後半生更難把握的題材。由於對普遍性歌功頌德的不信任與遭受的苦難,知識分子在描述毛澤東的後半生時,往往又滑向了另一個極端。對此,耶魯大學的歷史學家邁斯納曾作出過著名的判斷,即中國的主要工業能力、基礎設施,都是毛時代所建立的,這一切都為鄧小平的改革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基礎。

過遠與過近,都難以使人理解歷史。老一代知識分子常常擔心,對於文革歲月的遺忘,使年輕一代很可能重演錯誤。距離毛澤東逝世已經28個年頭,伴隨著越來越多私人記錄的出現,那個時代的形象正在變得日益豐滿起來。雖然對於這位在世界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的全方位研究仍未開始,但重要的是,我們研究的態度必須發生轉變,新的作家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研究中的過分強烈的情感與道德因素。在這一點上,菲利普提供了某種示範。儘管,我在作品中常常迷失自己,也感受不到這本書的基本坐標與準則是什麼,但是,它讓我看到了一個人物相對完整的成長過程與其歷史背景,看到了一個人精神氣質的轉變過程。對於不理解毛澤東的新一代人來說,這本書至少值得一讀。

更多文章
毛澤東傳讀後感1500字
關於毛澤東傳的讀後感1500字
八年級讀後感:讀《毛澤東傳》後的感想
初一年級讀後感:《毛澤東傳》讀後感言
初二年級讀後感:讀《毛澤東傳》有感
初一讀後感:《毛澤東傳》讀後的感想
七年級讀後感:《毛澤東傳》讀後感
初二讀後感:讀《毛澤東傳》後的心得體會
初一讀後感:《毛澤東傳》讀後感500字
優秀讀後感:《毛澤東傳》讀後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