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幹部會議發言稿

第二,關於勾畫產業布局,搭建生產力發展平台的問題。我來*工作這兩個月,一直在深深思考一個問題,*有這么好的條件,又是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又有江蘇唯一的濱海大港,為什麼與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相比發展滯後?我反覆想,看來還是港口拉動作用不明顯,看來還是臨港產業大項目落戶比較少。究其原因,從客觀上看,*這個地方離經濟輻射源比較遠,珠三角裡邊我們離廣州比較遠,長三角裡邊我們離上海、南京、杭州比較遠。我們本來離青島比較近,但是又不是一個省,山東半島城市群裡邊也沒有我們,離天津環渤海經濟帶也比較遠。另外一個客觀條件,就是臨港的近邊腹地比較小。從主觀上看,也有努力不夠的地方,就是對大的空間布局、生產力布局研究不夠,產業布局框架沒有拉開,許多大項目來了之後條件不具備,擺不下來。現在我們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很難迎來跨越式發展。儘管做產業布局,做重大產業基礎設施投入,是一件長遠才能見效的工作,但是必須做。哪怕就是五年、十年見效,我們也要把這個基礎打下去。所以我想要從根本上解決*的發展問題,必須儘快做好生產力布局規劃和與之配套的空間布局規劃,明確與之相適應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以便構築載體,匯聚優質要素,實現長遠的跨越式發展。

分析我國沿海地帶經濟發展走勢可以看出,從東北的遼東半島到環渤海經濟帶到山東半島城市群,越過江蘇再往南到浙江福建廣東以及中國整個沿海,都是產業隆起的高地,都是沿海發達地區,岸線資源基本上都得到相對飽和的開發,唯獨我們這一段還是產業發展窪地。但後發對我們來講不是劣勢,而是優勢,現在國際產業正向中國沿海轉移,南方產業正向北方轉移,關鍵是我們要有條件、有載體來承接這些產業。我們完全有必要、也完全有條件打破拘泥於現有狹小地區發展產業的舊思維,將視野擴展於162公里的寶貴沿海岸線以及後方廣闊的沿海灘涂和低產鹽田,為*長遠產業發展勾畫出一幅新的藍圖,構建好一個新的框架,搭建好一個新的發展平台。當前正在形成的初步構想是,立足我們的自身優勢,結合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和沿海經濟帶開發,以市開發區為中心,以現有一定基礎的贛榆經濟開發區、海洋開發區、灌南的堆溝港化學工業園為基礎,再行布點燕尾港,徐圩、板橋,海頭、柘汪產業區,形成沿海產業走廊。另一條仍以市開發區為主軸,著力提升海州、東海、灌南、灌雲都市型工業園區,形成沿東隴海線產業走廊,最終構築起t型產業框架。通過這兩大產業走廊,加快提升新醫藥、新材料、紡織、機械產業,著力培育重化工、精細化工、冶金、造船等臨港產業,加快形成產業集聚和企業集群,隆起新的產業高地。

當前需要推進的工作:一是整個東部沿海,從贛榆的柘汪到灌雲的燕尾港一線的產業總體布局規劃編制要加快進度,必須在10月份完成,這項工作由周保法同志牽頭負責。二是臨港產業區內的布局規劃要儘快完成,基礎設施建設要壓重兵上去,搞大會戰,爭取在10月份取得重大突破,這件事由郗同福同志牽頭負責。三是崑山工業園、江寧工業園要抓緊推進前期工作,要求8月份完成所有規劃選址和項目公司組建,爭取10月份正式開工,並逐步承接項目進區,一年之內必須出形象。與此同時,特種鋼城、東莞工業園也要同步考慮。四是中化工的dcc項目、萬海集團的石化項目要抓緊做好前期工作,這件事由郗同福、馬建國、施炎同志牽頭負責。

第三,關於突出龍頭帶動,構築組合型深水大港的問題。港口是*的核心戰略要素,*的發展必須依靠港口來帶動。建設億噸大港,充分發揮港口的龍頭帶動作用,提升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實力,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如何最佳化港口發展布局,如何提升港口與地方經濟的關聯度,強化港口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功能,是我們當前和“xx”期間必須面對的也是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前段時間的調研論證,也徵求了有關方面的意見,我們確立了建設港口群、發展組合港的思路。目前初步形成的想法是,即以現有港區為主體,跳出現有港池,向兩翼拓展,形成大、小“一體兩翼”的港口組合布局。大“一體兩翼”,就是以本港為體,北以贛榆柘汪岸線為翼,南以灌河口岸線為翼,在柘汪、灌河口布置重化工業區;小“一體兩翼”,就是以現有港池為體,西以海頭港岸線為翼,東以埒子口岸線為翼。我們就是要通過若干配套港口的建設,下決心將現有港區的煤炭、鐵礦砂等散雜貨逐步轉移出來,這樣不僅可以為港口的發展拓展新的空間,也能為城市的發展拓寬迴旋的餘地,更為臨港產業的發展開闢了新的更為廣闊的腹地。通過努力,把*港建成貨櫃優先發展的億噸大港,青島和上海之間最重要的幹線大港以及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組合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