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主題黨課心得

第三,中國夢是對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通俗表達。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從黨的xx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到黨的xx大提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從黨的xx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到xx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提出: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些論述都充分表明,在當今中國,維繫民族血脈、建設人民精神家園越來越重要,越來越迫切。如何確立社會普遍認可的核心價值觀,維繫和強化全體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從根本上解決伴隨著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和快速實現經濟社會轉型所引起的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等問題,始終是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也是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的根本任務。一個沒有夢想、沒有理想信念、沒有精神追求和精神寄託的民族,注定是一個沒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一個沒有真正幸福感和吸引力競爭力的民族,一個缺乏創新和活力的民族。中國夢的提出,不僅具有豐富的經濟社會發展內涵,還有著深刻的精神文化內涵。這意味著,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和新的歷史條件下,樹立全社會共同的理想,確立我們共同的精神追求;就是要把個人的夢想與國家的夢想、民族的夢想聯結起來,把每個人的理想、信念和信仰聯結起來,構建全民族、全社會共同的精神家園。

二、把握中國夢豐富內涵的三個維度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其中既反映了我們在社會發展方面的雄心壯志,也反映了我們在人的發展方面的雄心壯志;既體現了我們在物質層面的理想追求,更體現了我們在精神層面的理想追求;既表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面復興,也表明這一復興是可持續的和不可逆轉的。全面認識和把握中國夢的豐富內涵,應當立足於以下三個基本維度:

第一是社會發展的維度。中國夢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之夢。具體說來,中國夢首先是中國現代化之夢。實現現代化,源於170多年來中國社會的積貧積弱和全面落後,源於“落後就要挨打”的切膚之痛和自強不息、不甘人後的民族氣節,源於中國尚未完成從傳統農業社會到現代工業社會的轉型,源於中國與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巨大差距。雖然經過100多年的努力奮鬥,歷經艱苦探索和艱難曲折,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已經取得巨大成就,越來越接近於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但畢竟這一目標還未實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實現現代化仍然是第一位和基礎性的歷史性任務。沒有現代化,民族復興永遠是一句空話。同時,中國夢還是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夢。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我們已經順利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並且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我們根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任務。雖然我們已經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但是我們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仍有明顯的差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尚未完全定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先進社會制度的優越性尚未得到充分展現和發揮。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作為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事實上肩負著與發達資本主義進行制度性競爭的歷史使命。按照鄧小平的判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任重道遠。因此,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和吸引力,是當代中國人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中國現代化之夢與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夢是融為一體的。我們所追求的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我們所追求的社會主義是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前者體現了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後者體現了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只有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全面體現中國夢在社會發展維度上的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