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工作總結

三是加強地下水資源管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在蘇錫常地區限期禁采地下水的決定,對全市763眼深井按要求實施了封填。為鞏固禁采封井成果,嚴格抓好省政府批准的16眼特殊行業用水保留深井的限采和日常管理,一方面更新安裝了遠程抄表系統,並把限采指標分解到每眼深井,按月抄表,保留深井的開採量控制在年百萬立方米左右;另一方面繼續抓好保留深井的封填工作,近二年對因搬遷的8眼保留深井實施了封填,目前我市還剩保留深井8眼;建立完善了“蘇州市地下水位自動監測系統”,並定期安排對地下水位、水質進行監測和檢測;強化日常的監督管理,對取用淺層地下水的12家農貿市場發放了淺層地下水取水許可證,並落實計量收費。嚴肅查處違章取用地下水的行為,維護地下水資源管理的正常秩序。

四是積極開展節水技術改造。蘇州市經貿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先後出台了推進科技發展計畫、推進新型工業化扶持項目(循環經濟)資金補助政策,扶持企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積極推廣套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多年來,共完成節水技改項目285項,項目總投資720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補助1100萬元,年節水量達8255萬立方米。蘇州金華盛紙業有限公司投資3400萬元自建中水回用設施,使得每噸紙的用水量從20立方米下降至11立方米,每天減少廢水排放7000噸,企業在生產能力不斷增加的同時,單位水耗不斷降低,取得了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六、創新管理措施,加強節約用水監管工作

一是切實抓好建設項目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制度的落實。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明確各自的責任分工,建設項目審批機關在審查立項檔案時,對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涉及節水設施的內容進行審查;初步設計審批部門和施工圖審查機構在審查設計檔案時,對涉及節水設施的設計進行審查;施工監理部門以及質量監督部門應當按照審查合格的設計檔案,進行施工監督管理;年設計取水量在2萬噸以上的建設項目,按要求編制節水評估報告書,2萬噸以下的編制節水評估表;同時還規定節水設施竣工驗收合格的,用水單位在3個月內將竣工驗收報告送節約用水管理機構備案,核定其用水指標後,供水部門方可正式供水。

對於“三同時”管理制度實施以後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嚴格按照節水法規和檔案的要求,一個不漏,實施“三同時”管理,對於以前的建設項目,按照考核指標的要求,加強對資料的收集、整理,XX—2011年共有316多家單位按要求進行了審核。2011年,為進一步強化節水“三同時”管理,我市將建設項目的節水設施、節水器具等審查內容納入市行政服務中心審查項目。

二是組織用水審計試點工作。制訂了《蘇州市工業企業用水審計規範》(試行)。為積極探索科學提高用水效率新途徑,蘇州市創新管理模式,試點推行用水審計工作,《蘇州市節約用水條例》規定年用水量20萬噸以上的用水戶實行用水審計,審計對象的取水量約占全市工業用水量的90%以上。通過用水審計分析評價企業生產、生活用水的合理性、合規性、先進性,完善取用水管理,挖掘節水潛力,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單位產品水耗與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減少廢污水排放。

三是積極開展水平衡測試工作。自1986年起,我市根據省建設廳的有關要求,結合本市節水工作實際,在全市工業企業開展了水平衡測試工作。XX年,我市發布了《關於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的通知》、《關於開展水平衡測試的通知》,出台了一系列針對被測試企業(單位)的補助和優惠政策;對全市年取水量在2萬立方米以上的用水企業(單位)制定了分年度實施計畫;XX至2011年,我市累計完成了262家企業(單位)的水平衡測試工作,其中XX年--2011年共完成181家企業(單位)的水平衡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