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節水工作情況總結

2、不斷完善計畫用水管理,加大節水管理力度隨著我市統籌城鄉建設步伐的加快,新用水戶不斷增多,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計畫用水管理,適應城鄉發展的需要。今年在搞好原有計畫用水戶計畫用水工作的基礎上,又多次對新增用水戶進行調查和走訪,新納入362戶用水戶,提高了城區計畫用水率;合理制定了2011年城市用水計畫的編制,完成了總共7000餘戶用水單位的計畫報批和下達工作,確保了我市城市生產、經營、辦公等用水的正常進行;嚴格執行超計畫用水加價收費制度。加強對全市城區近百個單位的節水管理進行了檢查,並嚴格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工作,對城區新改擴建基建施工用水單位進行了檢查和督促,參與其工程的竣工驗收。

3、積極加強城市地下水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徵收工作今年除常規的收費工作外,重點完成了三項工作:一是按照成都市區劃調整要求,受水務局委託,順利完成了原雙流所管轄的中和、華陽片區地下水固定取水用戶的管理及收費的移交工作,將其納入管理;二是按照節水條例規定和水務局領導的相關指示精神,自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正式實施對地下水用戶超計畫用水徵收加價費的工作;三是年底前及時召開了中心城區地下水計畫用水工作會,向250戶用戶下達了2011年用水計畫指標。

4、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依託《成都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積極推進區縣城鎮節水工作的科學發展《條例》的頒布實施,為解決城鄉二元結構水管理體制的問題提供了機遇。由於我市各區(市)縣的節水工作發展並不均衡,我們充分利用既有的城市節水管理經驗,將節水工作向區縣拓展和延伸,起到示範和指導作用。如定期召開區縣節水工作聯席會,及時有效地交流各區縣節水管理經驗和教訓;定期派出技術管理人員深入區縣開展技術及管理指導等,在計畫用水管理、節水型企業(單位)創建、水平衡測試、節水型城市複查等方面對區市縣加強技術指導,使其建立和完善節水管理方式,推廣節水科技,為節水型社會的創建打下基礎。

5、大力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活動為提高用戶創建工作水平,今年分期舉辦了“創建工作”培訓班,特別加強了對區縣有關企業(單位)技術骨幹人員的培訓,共培訓人員130餘人,以使用戶單位通過學習,理解和明晰創建工作,為我市下一步大規模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工作,夯實城鄉一體化基礎建設,加快節水減排工作的推進奠定了基礎。今年由省建設廳、省經委、市經委、市水務局的有關領導專家和相關技術人員組成的二個驗收小組,對我市2011年度創建並申報的四川省林業中心醫院、成都市青羊區體育局、成都金同輝物業公司和成都信息工程學院4家企業、單位開展了節水型企業(單位)驗收工作。經綜合考評,現場打分,4個企業(單位)的評分均在90分以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到了省市相關部門的好評,並驗收達標。

6、積極推進科技節水工作依託《條例》規定,我們紮實開展了多項科技節水管理工作。一是加大水平衡測試。今年舉辦了1期培訓班,培訓人員近150人,特別加強了對區縣有關企業(單位)技術骨幹人員的培訓,全年共完成遠牧實業公司、亞光電子、成都捲菸廠等20個單位的水平衡測試工作;二是積極推廣節水技術,使用節水設施器具。採用檢查服務和資金補助等辦法,指導和支持一定數量的用水大戶開展技術改造,促進向節水型方向轉變,實現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對居民住宅中使用的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器具,採用加強宣傳和贈送少量節水器具的辦法,以點促面,以小帶大,引導和鼓勵居民儘快淘汰更換,並提供有效的服務。運用多種措施促使企業、單位定期檢漏,按規定進行供水管網的技術改造,降低管網漏失率,目前,共完成洗車場污水處理循環使用、節水技改工程項目10個,推廣節水設備、器具約16680件(套),指導、幫助20餘個單位開展了管網測漏和改造工作;三是加快創建節水型社區(小區)步伐。按照《關於規範公共建築及住宅小區水景觀循環式供水的通知》(成水務發〔2011〕78號)檔案的要求,為規範城市公共建築及住宅小區水景工程的循環用水模式,改善人居環境,節約水資源,今年與排水管理處、市自來水公司共同審查了塔子山一號’、包江片區配套中學等十家建築項目建設報建中有關水景觀循環用水的設計圖紙;四是大力開展洗車場循環用水設施推廣工作。按照《節水條例》規定和局領導要求,召開了2011年洗車場安裝使用循環水設備工作會。中心城區數十家備案洗車場的業主參加了會議。市水務局供水處(市節水辦)、市城管局機動車沖洗管理處和市城市節水辦的有關領導出席了會議並講話。會議總結了一年多來推廣安裝工作的成績和經驗,對中心城區已備案仍未安裝循環水設備的洗車場提出了設備安裝要求。